分享

明城砖里的时光印记

 止闲居 2022-09-23 发布于江苏

明城墙砖又有新发现了。

11月3日,外郭城门高桥门附近一拆迁工地发现了大批南京明城墙砖。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随即赶到,对即将拆除的城墙砖进行了考察鉴定。

据统计,这批城墙砖约有一千余块,均被作为建筑材料砌筑在高约2米的围墙上。大部分城砖保存较好,铭文清晰可见。砖文有“九江府彭泽县”“瑞州府高安县”“武昌府蒲圻县”“总甲…甲首…小甲…”等字样。根据城砖的尺寸、铭文内容、书写格式等,专家们推断这批城墙砖烧造时间应为明洪武十年(1377年)之后

(“明州府窑匠周壬四”铭文城砖)

这批城砖中,一块带有“明州府窑匠周壬四”铭文的城砖让专家格外兴奋。

这块砖有什么稀罕呢?

“外援”

这块砖长43 厘米,宽 11.5厘米,高21.5厘米,重20公斤,属黏土砖。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朱明娥研究员识别出这块城砖铭文一侧为:

宁国府提调官同知阑善司吏李时中

宁国县提调官主簿安信司吏胡友仁

另一侧城砖铭文为:

总甲胡文康甲首□□小甲□□

明州府窑匠周壬四

烧砖人夫胡□□

朱明娥介绍,这块城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窑匠前面加上了“明州府”三字。

明州府,即今天的浙江宁波市。据史料记载,明州府原名庆元路,1367年,因朱元璋忌讳“庆元”二字,认为有“庆贺元朝”之意,遂更名为明州府。府治设在鄞县(今宁波市),领鄞县、象山、慈溪、定海四县和奉化、昌国(舟山市定海区)二州。 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改明州府为宁波府。

据此,朱明娥推断此块城砖的烧造时间下限为洪武十四年。

窑匠是确保南京明城墙砖烧制质量的关键技术人员,一般由当地人充任。安徽宁国府与浙江明州府相距约300余公里,为什么在宁国府宁国县烧制的城砖中,会出现“明州府”的窑匠呢?

朱明娥认为,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由于当时宁国县窑匠人手不足,于是出资邀请明州府的窑匠前往参与指导,但因南京城墙砖烧制实行严格的“物勒工名”制度,即使外地参与烧制的窑匠也必须注明原籍;二是窑匠仍为当地人,而其籍贯是明州,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特意加上了“明州府”三字。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的外郭多为夯土砌筑,仅在城门等关键部位使用砖石材料,故又俗称“土城头”。这批城砖出现的位置紧邻明朝外郭城门——高桥门,因此很有可能是用于砌筑外郭城门高桥门的建筑材料。

“砖”家

从事城墙工作近30年,城墙研究员朱明娥可谓是真正的“砖”家。现任藏品保管部主任的她,对馆藏的千余套文物如数家珍。她说,第一次见到明城砖上的铭文,便被深深震撼了,铭文中体现责任制等文化信息,引发了她研究城砖的浓厚兴趣。在2013年启动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她经过信息采集,发现了一块“错版砖”,这块在2008年城墙修缮时发现的“错版”城砖,在南京城墙上属首次发现。

在她看来,明城墙砖上那些斑驳的文字,有的清晰可见,有的漫漶不清。辨析着城墙砖上的名字,似乎在和六百多年前的工匠对话,听他们诉说着这个城市的过往。

明初,为了建造明城墙,朱元璋先后征调全国各地工匠、人夫和罪犯百万余人,到南京建造城池。巨量的城墙砖除了一部分在南京城附近就地烧制外,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据统计,参与制作的达到了37个府、162个县级单位,其中江苏有5府,湖北7府,江西达到15府等。

由于五省土质有差别,城砖也显出不同的质地。粘土砖呈青黑色,沙土砖呈灰黑色,它们质地细密,透水性比较强。高岭土砖也称瓷土砖,大都来自江西省,这种城砖为米黄色或奶白色,表面光滑,质地尤为紧密细腻坚固,是城砖中的精品。

那么,这些城砖又是如何千里迢迢来到南京的呢?

明代南方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城墙砖的烧制地区均在长江流域,有舟楫往来之便,故所烧大批城墙砖便自各地区经长江源源不断地运至南京城。城墙砖每块平均重量约20公斤,当时记载,“每漕舫搭四十块,民舟半之”。成千上万的城墙砖,一般的平底船每次能装40块,普通的民船只能装20块,可见运输所需的船数和船工数量多么庞大。

南京城墙前后建造了20多年,每年数百万城墙砖的运输,的确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

为保证品质,城墙砖的烧制不仅有十分严格的操作规范,还需很高的制作、烧造技术。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造砖的工艺。

(《天工开物》烧砖介绍)

烧砖的第一步要选好的土。书中写道,烧砖土质的选择十分考究,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将土堆至场地中央,经日晒雨淋,使其颗粒分解而无硬块。然后过大小筛各一遍,经泥地过滤为泥浆,池满后,待其自然沉淀。

第二步称为“炼泥”。从滤地中取出泥,驱逐牛反复践踏,或者由人用脚在泥中踩踏,使其稠而均匀。

第三步为制坯。从炼好的泥中取出一块约60公斤重的泥料填满木框,平面之后去框,将砖坯风干。砖坯需棱角分明,六面平正,最后一步才是入窑烧制。

城墙砖因燃料不同、泥土材质不同,烧制结果多呈现青黑色和灰白色,南京城墙砖就以青黑色居多。

“砖”也有身份证

南京明代城墙有城砖约3.5亿块,其中95%以上的城砖落有铭文,多者69个字,少则1个字。这些铭文原本是作为城砖的身份证明,现在无疑成了研究南京明代城墙最佳对象。城墙砖被分为纪年砖、寺庙砖、吉语砖、简化字砖等十五大类城砖铭文

寺庙砖是指当时除了军队和工部烧制砖外,一些寺庙也参与了烧制,如雨花台附近的天界寺、建初寺(大报恩寺)等。

纪年砖主要记载城墙砖烧制的年号、年代等,南京城墙已收到的明代纪年砖有洪武元年、洪武四年、洪武五年、洪武六年和洪武十年。

南京城墙砖文中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五书俱全,还有一些过渡字体,同时城墙砖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简化字。原本简化字被普遍认知为民国时期才有的,其实在600多年前的墙砖上,就出现了简化字,比如“刘”“万”“庐”“实”“窑”等16个字。

为了防止粗制滥造、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城墙砖的品质,明朝政府还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生产责任制。出现在城砖铭文上的监制人官职有通判、主簿,在其之下是各地的乡村组织责任人,有总甲、甲首、小甲等,再接下来才是造砖人和烧砖人夫。城砖上的铭文落款最多的竟达11级。尚若城砖质量不过关,按名追责,会被罚以重新烧造,严重的会被判罪,乃至杀头。

(一块砖上信息量这么大……)

湖南岳阳许市镇曾发现过一块保存完好的南京明城砖,上面刻有“总甲石继先、甲首金受七”的铭文。总甲石继先因当时组织制砖有功,官府特将其出生地命名为“石继先村”,以资奖励,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而在当地一部《金氏族谱》中又记录金受七是当时的秀才,其老辈于元末从江西迁来湖南的。

有人受奖励,也一定有人受罚。

筑墙工匠生病耽误的工时一律要补上,征调来参加筑城的囚犯死亡了,其家人需顶上……徭役太重,以至南京附近和明太祖故乡凤阳县引发过农民起义。1957年在一次拆补城墙的劳作中,民工从一块刻有“怀宁县”烧造的断裂城砖内心中,剥落出一颗鸡蛋大小的泥制人头。人头表情古怪,充满恐惧。

烧制者出于什么目的?是对大明皇帝劳命伤财筑城的一种诅咒吗?

砖背后的故事

有趣的城墙砖铭文还有很多。

除了比较正的记名式铭文和纪年式铭文,记录城墙砖烧制所在地地名和城墙砖烧制作坊老板和窑匠的姓氏,以及城墙砖烧制的年号、年代等信息,还有“黑后袁”、“飞前王”、“宝二”、“宝四”、“宝九”、“黑前 ”、“黑左”、“万万年”、“天下王”、“石城七号”、“淳字六号”、“信”、“幕府三号”、“火”、“正后孔”、“八月”、“九十”、“神东”、“四山”、“太上”、“七月”、“号”、“殷”、“寿”……这种不着调的文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有专家猜测,其中一些标记着方位,还有是吉语式铭文,比如“万万年”、“天下王”等,便是典型的吉祥用语铭文。除此之外还有随笔式城墙砖铭文,曾有一位参与烧制城墙砖的军人写下一首打油诗:“似从工作到如今,日日挑柴吃苦辛。一日称来要五百,两朝定是共千斤。山高路远难行步,水深堤滑阻工程。传与诸公除减少,莫叫思苦众军人……”

“洪武元年造”城砖是一块纪念砖,为了纪念明朝的建立而烧造。同时,它还是一块样砖,是明太祖为了统一造砖标准的样版。应该出自皇室指定的工匠之手,是最具价值的城砖之一。

月牙湖城墙段还有这样两块城砖,看似平凡,但两厢对比却隐藏了造砖史上的一段佳话。

(“洪武元年造”纪念砖)

左侧城砖上第一列写的是“袁州府宜春县提调官通判隋贇” ,而右侧城砖上的名字则变成了“袁州府宜春县提调官主簿高亨”。隋贇的名字为什么会在城砖上消失?原来,他在这期间发明了一种新的造砖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烧造效率;而且他在建筑城墙时,把江西烧造的高岭土白色瓷砖砌在墙中心,因其坚硬,起到了现代建筑中的钢筋固墙的作用。隋贇受到了朝廷的赏识,从原六品官升至三品,因此在右侧城砖铸造的时间,即洪武十年,隋贇已不再担任袁州府提调官,他的名字也就不再出现在城砖上了。

图片来源于《周末》报2017年11/0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