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经脉辨证论治方法(七)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及病候意义辨析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9-24 发布于甘肃

一、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意义辨析

《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1、“脾”

经文虽只言一“脾”字,而阅者读此,当知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特点。

(1)主运化,五味所藏

脾气健运:脾脏功能,赖于脾气作用。水谷是人出生之后所需“气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气血的生成来源于脾与胃共同消化吸收之水谷精微,这一过程是由脾气所主管的。《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就是说气能生血。脾气充实,运化功能健全,则能消化水谷,吸收其精微,变化为精气津血,并将其转输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血之生成,必赖于脾的运化。王冰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此之谓也。

脾气升清:《灵枢·营卫生会》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这就是说脾气将水谷精微转输,上升至心肺而化为气血,以濡养全身。同时,脾气升清才能保持人体内脏的位置稳定,防止其下垂,故曰脾气升清,以上升为健,气血升发,发挥濡养作用,必赖于脾的散精。

(2)主统血,营气运行

血行脉中:脾为脏,脏者藏也,藏而不泻。血行脉中,必赖脾气统摄,方使之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外溢。说明血液的生成运行,赖于脾气的升发统摄、心气的推动(主血脉)、肺气的输布、肝气的疏泄,周流运于脉管之中,环周不休,是心、肺、肝、脾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脉有“血府”之称。

血主濡养:《难经·二十二难》云:“血主濡之。”营气布行于血脉之中,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故常“营血”并称。营气运行不息,环周不休,布散全身,以供给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需要。

(3)主四肢,经脉运行

在体合肉:脾主一身之肌肉。《素问集注·五脏生成》云:“脾主中央,土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说明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清者为营,通过血脉循行推动,输送到全身肌肉中去,为之营养,使其丰满,臻于健壮。脾气输运,营养充足,则四肢肌肉丰满,活动轻劲有力。所以说胃腐熟水谷,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必靠脾的散精,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所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开窍于口(唇):《灵枢·脉度》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素问·五脏生成篇》亦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是说脾气通过经脉运输营血,上达于口唇,人之食欲、口味、唇色与脾气功能盛衰密切相关,所以说“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综上可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运营血,全赖于脾气功能的盛衰,脾气旺则功能健。另外,脾之营血,还赖于肺气的输布、推动循行于脉管之中。故足太阴脾经的生理特点,为“多血多气之经”;手太阴肺经的生理特点,亦为 “多血多气之经”;大肠与胃二阳明经则是“多气多血之经”,居于二太阴经之间,是为阴阳转化,四经平衡气血,多气多血为气血化生、升发之源。因而其生理功能特点表现为气多宜宣发、血多宜收藏。肺、大肠、胃、脾四经有序排列衔接,以肺经携中焦气血,宣发布散而朝百脉为始;以脾与胃、大肠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源,最后脾气升清,行使输运气血之职。故脾经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脾气的运化、升清、固摄失职,不外乎表里虚实,如泛滥耗减等(详见病候)。

图片

2、“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

这是足太阴脾经衔接足阳明胃经的循 行,由阳转阴,在足大趾内侧端,开始为本经有腧穴的体表路线,在此分布有足太阴经气所出之井穴隐白。脾气有统摄血液和运化之职,若脾虚固摄无权,血液自溢,则月经过多;脾气不能健运,升降失调,则腹胀便血;脾胃升降失调,血源不足,则多梦鬼魔。针刺隐白能调其升降,艾灸能固摄血液。

3、“循指内侧白肉际”

足太阴脾经循行于足大趾内侧,在此分布有足太阴经气所溜之荥穴大都、足太阴经气所注之输穴太白二穴,阴经的荥、输穴主五脏病。脾应升清,反使营血下溢,则出现崩漏;脾气反陷,营血随经不能上 达,则舌本强,取此处腧穴针之灸之,可使营血升发,发挥濡养之功。

4、“过核骨后”

足太阴脾经循行经过第一跖骨底的前缘,在此分布有脾经络穴公孙,其别走足阳明经,入络胃肠,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而冲脉循行于胸腹部,厥气上逆则易直接经冲脉上冲心胸,故其主病多在脾胃与胸腹部。若脾胃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升降失调,厥气上逆,则易出现胃腹胀满硬痛、食不化而呕吐等症,刺之则中焦畅行,气血化生,脾胃协调,厥逆自平。

5、“上内踝前廉”

足太阴脾经循行于此分布有脾经所行之经穴商丘。若本经在体内、体表路线的气血发生不和之症,如脾胃湿热熏肌,营血失畅之黄疸、食不化,营血反下注大肠、滞而不畅的痔疮、泄血后重,宜取此穴,使营气疏通。局部刺之,并能治疗足踝痛。

6、“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

足太阴脾经上行在三阴交处和肝肾二经交会,至小腿肌腹内侧,沿着胫骨的后缘,交叉穿过肝经而循行于前。 在此分布有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之经穴漏谷,足太阴经之郄穴地机,足太阴经经气所入之合穴阴陵泉四穴。若肝脾肾虚,气血化源不足,则月经不调;脾虚血浊,渗溢水湿,则遗精白带;脾气虚弱,营血失调,则月经反常;湿淫血脉,外溢水气,则腹胀水肿,宜取此处腧穴,以滋补三阴,健脾祛湿,养血活血。局部刺之,尚能治疗膝、踝、足内侧肿痛,使营气布散,濡养四末。

7、“上膝股内前廉”

足太阴脾经循行于此分布有血海、箕门二穴。若脾不统血,营血失约,则崩漏、瘾疹;营气不行,阻滞血脉,则腹股沟肿痛,宜取此处腧穴治之。

8、“入腹”

足太阴脾经从股内侧上入腹内,是体内、体表路线出入结合循行之处。在此分布有足太阴经与足厥阴经、阴维脉的两个交会穴冲门和府舍, 然后从府舍折向任脉的中极、关元(均为任脉、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再返回沿腹上行分布有足太阴经与阴维脉的三个交会穴腹结、大横、腹哀,经胆经的日月(足太阴经、少阳经、阳维脉之交会穴)、肝经的期门(足太阴经、厥阴经、阳维脉之交会穴)上行。

阴维脉,主一身之里,有维系手足六阴经和任脉的作用,足之三阴经循行于“胸脘胁腹”,会于任脉、阴维脉。若营气与肝经不和,则出现脐腹痛之疝气;营气与肾经失调,则腹寒泄利积聚,宜取此处腧穴,刺之能调理本经和阴维脉及任脉之经气,治疗足太阴脾经体内循行路线之疾患。

9、“属脾络胃”

足太阴脾经由期门折入任脉的下脘(足太阴经、任脉之交会穴),经此走向无腧穴的体内路线,联属于脾脏,络于相表里的胃腑,并从此分出两条支脉,体内和体表路线同时分头循行。脾气应以上升为健,胃气应以下降为顺,脾胃升降协调,则中焦平衡。如脾气反降,则见腹胀之食不化,是为脾不与胃和。

10、“上膈”

足太阴脾经向上过横膈部,沿乳线外侧,是为一支有腧穴的体表路线,在此分布有食窦、天容、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五穴。若邻近脏器营血不舒,可见胸中满痛、咳逆上气、唾多脓秽等症,可取此处腧穴治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纵,若瘀血凝结于体表络脉之症,刺大包治之。

11、“挟咽”

足太阴脾经从周荣穴处上出,与肺经的中府(手足太阴经之交会穴)相交会,内行挟食道两旁,为进入食物之门户。如脾气受阻,则有噎塞之症,宜刺之。

12、“连舌本,散舌下”

脾主升清,运营血归心,心开窍于舌。若脾气不足,气血营运不到舌根、舌下,则舌体肥厚而言謇,宜刺脾经之输穴太白、脾经之经穴商丘,使脾气充实,营血畅行,心苗得养。

15、“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足太阴脾经另一支无腧穴的体内路线,从下脘的胃脘处,再别上横膈,流注于心脏。阴经交阴经在胸,衔接手少阴心经。脾气充足则生化有源,而归心所主之血自能充盈;此外,归心之血须赖宗气贯心脉而为之推动,才能运行经脉之中。因此,有“补脾生心血”之法。

二、足太阴脾经经脉病候意义辨析

脏腑组织经络气血,某一方之营气、卫气所发生之疾病,不外乎“是动”与“所生”两大类。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1、“是动则病”

这是指脾脏之原气、经脉之营血,受邪动乱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在机体内外反映下列病候。

(1)“舌本强”

外邪直中,阻逆脾经体内之路线,脾郁不达,营气不能升运,则舌根强硬疼痛,阴经井、荥治在内脏,故宜取其荥穴大都治之。

(2)“食则呕,胃脘痛,腹胀”

寒邪直中太阴,脾之升降运化失职,脾失运化之力,食物难消,胃满而溢,故进食则呕吐恶心、胃脘满痛、腹胀,宜取其输穴太白、络穴公孙治之。

(3)“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脾胃升降有序,则运化如常。若脾经受邪,运化失常,升降失序,则噫气频频。排便与矢气,则气机得利,运化得畅,故邪去症减,腑以通为用故耳。

(4)“身体皆重”

脾主运化水谷,外合肌肉,喜燥恶湿。若湿邪过盛,湿困脾土,脾气不营,则全身沉重兼酸胀疼痛,宜刺脾经合穴阴陵泉、脾之大络大包。

以上列举脾经受邪,脾气运化、升清失职或不振,体表肌肉受湿邪侵袭之症,治疗以祛邪为主。

2、“是主脾所生病者”

脾脏、组织、经脉、营气所自发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邪盛正衰、虚实夹杂之症。

(1) “舌本痛”

阴经井、荥治在脏,脾为多气多血之经。如脾经气盛,营气有余,瘀血阻于舌窍,则舌体疼痛,宜取其荥穴大都治之。

(2)“体不能动摇”

脾经气盛,精微营养不敷于周身肌肉(大络),症见身体活动沉重,宜取其输穴太白及脾之大络大包治之。

(3)“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

脾气虚弱于中,脾气不足以为胃行其水谷,胃不能受纳,则不思饮食;脾气不足以注营血于心中,则心胸烦闷;脾气不足以行血,血瘀心下,则心下急痛;脾阳虚不能温运水土,湿盛困脾,则大便溏薄;寒凝血积,则癥瘕飧泄;运水无权,水走肠间,则小便不通,宜以健脾之法治之。

(4)“黄疸,不能卧”

脾气不足,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聚为湿,郁而化热,则腹胀阴黄;湿热不化,熏蒸于内,胃不和,则卧不得安,宜取其阴陵泉、三阴交二穴治之。

(5)“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病连经,反应于体表路线,不能勉强站立,否则,经脉所过之股膝内侧经气有余,则发生肿胀;经气不足,则多见厥冷;营血不足,大趾失于濡养,则麻木不仁,甚则不能运用。

以上所举脾气有余、不足,体内体表失和之症,以“扶正”为主。

综上所述,肺、大肠、胃、脾四经,为水谷生化气血之来源,气血由脏腑达于经脉之始端。肺经与大肠经相合,胃经与脾经相合,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阴行阳、从阳行阴的表里络属关系。肺经与脾经位于二阳经首尾,而大肠与胃之阳经居中,阴者藏精而起亟,上升以应阳用;阳者卫外而为用,下降以应阴需,阴阳互根,消长转化,就这样阴阳协调,共同完成气血之生成,司“后天之本”之职,以备脏腑经脉之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