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弑君篡国第一案:卫国州吁之乱,青壮派对守旧派的失败

 益之道 2022-09-24 发布于湖北

               01州吁其人

       卫公子州吁是《春秋》绕不过去的人物。他是《春秋》这本历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弑君篡位的人。他的下场并不好,篡位成功不久又被大臣阴谋设计杀死了。

       卫国的始封君是康叔。周公平定武庚禄父造反后,意识到需要一个宗亲来管理殷商的余民,就以成王的名义封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为卫君,国都建在殷商的原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这里原是商朝的政治中心。卫,就是拱卫、保卫的意思。卫国就是为拱卫周王朝新都雒邑和管理殷商余民而建国的。

      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卫国的春秋史几乎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内乱构成的。苏辙说:“卫之大乱者再,皆起于父子夫妇之际。”其中 ,卫国的第一次内乱就是“州吁之乱”。

       州吁的父亲卫庄公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为夫人,她就是庄姜。庄姜有多漂亮呢?《诗经》中描写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说的她,而且她还长得十分欣长。庄姜是齐国的公主,齐庄公的嫡女,齐僖公的妹妹,典型的高富美。

        但是,人生总是有缺陷的,庄姜虽然漂亮,又是夫人之位,却生不出孩子。她只好与卫庄公商量,将庄公另娶的一位妻子戴妫所生的儿子“完”,作为自己的养子。戴妫是姐姐厉妫的陪嫁女,地位很低,在国君与夫人的权势之下,只得舍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当然,以庄姜的地位,完作为她的养子,比跟着她这种地位只是妾的母亲,也许前途会更好,极有可能继承国君之位。

      这里的妫(gui)是陈国的姓,厉妫、戴妫都是卫庄公娶的陈国国君之女。“厉”和“戴”都是她们的谥号,至于她们自己的名字,只在娘家有效,出嫁后就没有用了,我们也就无从知道了。

       卫庄公有这么多漂亮得不得了女人,并不意味着他就消停了,他还宠幸许多其他女人,其中一个他特别喜爱的妾就是州吁的母亲。因为州吁母亲的地位太低,史书都懒得记载她的名字,连谥号也没有。

       州吁从小就对行军打仗很感兴趣,这让卫庄公十分喜爱,很宠爱这个小儿子。这让庄姜很不高兴,庄姜本是将养子完作为依靠,希望完将来继承国君之位。现在卫庄公天天与那个贱妾之子州吁搞得火热,万一哪一天一高兴,就将国君之位给了州吁,那她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庄姜拉拢老大臣,卫大夫石碏(què)帮忙,让他作为完的老师。

       石碏很忠心于庄姜,他找到庄公,对他说道:“我听说疼爱孩子就应当用正道去教导他,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骄奢淫逸就是导致邪恶的原因。孩子为什么会骄奢淫逸呢,就是因为你给他的宠爱和俸禄过了头了。如果你想将州吁立为太子,那就早作决定;如果没有这个想法,那就得要防范因为宠爱州吁可能带来的祸患。受宠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下位,地位下降而不怨恨,有了怨恨而能克制的人,那是少之又少。况且低贱妨害高贵,年幼欺凌年长,疏远离间亲近,新人离间旧人,弱小压迫强大,淫乱破坏道义,这是六种背离道理的事。国君仁义,臣下恭行,为父慈爱,为子孝顺,为兄爱护,为弟恭敬,这是六件顺理的事。背离顺理的事而效法违理的事,很快就会招致祸害。您作为卫国统治民众的君主,应当尽力除掉祸患,但是您现在的做法是在加速祸患的到来,这恐怕是不对吧?”上面这段话是《左传》记载的。

       可惜呀,石碏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谏,并没有说动庄公。不仅如此,石碏的儿子石厚也跟州吁打成一片,成了州吁的铁哥们,根本不听他这个父亲话。

       不过卫庄公总算对得起庄姜,没有立州吁为太子,而是立完为太子。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第二年,庄姜的养子完被立为国君,他就是卫桓公。石碏认为,庄姜的养子完终于当上了国君,他也放心了,石碏就此告老还乡了。

       卫桓公即位后,州吁仍掌管着卫国的军队,替卫国带兵打仗。

       公元前722年,卫桓公即位的第十三年,郑庄公打败他的弟弟共叔段。共叔段和他的儿子公孙滑逃到了卫国。公孙滑与州吁交好,州吁马上就领着卫国军队攻打郑国,并且把郑国的边境城邑廩延给占去了,打了郑国一个措手不及。

       郑庄公反击,率领周王朝的王师以及西虢国的军队,还联系邾国,请求邾国也派兵参战,一同讨伐卫国。卫国仍是州吁率领军队进行抵抗。有郑庄公亲自参加,且率领的是联合国军,也只攻打了卫国的南鄙,并没有占领南鄙,也没有夺回廩延,更没有追讨回引起叛乱的侄子公孙滑。

       由此可见州吁的指挥作战的能力确实很强。

                 02弑君窃国

       公元前719年,卫桓公即位十五年的三月十六日,《春秋》记载的第一个弑君篡位的事件终于发生了,州吁杀死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至于州吁是怎么杀死桓公,事件的起因、经过史书并无详细记载。《史记》说是州吁收聚卫国逃亡之人袭杀了卫桓公,且说卫桓公即位的第二年就将州吁罢绌了,州吁因此出逃出了卫国。这个说法明显与《左传》等记载的不同,也与州吁一直指挥卫国军队的事实不相符合,并不可信。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州吁作为一个庶子,多次带后打败,积有军功,最终不如一个被收养的养子,且性格也不是很强壮的公子完,他内心必然是不甘的。正如老大夫石碏此前所预料,州吁不会甘于屈居公子完之下。

       州吁虽然夺得了国君之位,但是国内反对他的势力很大,特别是那些老旧势力一直不怎么支持州吁。他想发挥他的长处,率领卫国军队打几场胜仗来获得国内支持。

       这时刚好发生了一个国际事件,让州吁找到了机会。

      卫国的邻居宋国发生了内乱,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早年在郑国作人质。而宋穆公是继承他哥哥的国君之位,现在他要将国君之位还给他哥哥的儿子与夷,也就是宋殇公。宋穆公的儿子冯就害怕了,老爹去世不将君位传给他这个合法继承人,却要还给与夷。“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那与夷会放心他吗?会让好过吗?他还不整天担心公子冯会夺他的君位。于是,三十六计,他逃到了以前作人质的郑国。

      果然,与夷并没有打算放过公子冯。州吁知道这件事,马上派出使者自告奋勇地对与夷说:“国君如果想讨伐郑国以除国君的祸害,以国君为主帅,我们卫国愿意出兵出物,联合陈国和蔡国一起跟随国君去攻打郑国。”

       这正中与夷的下怀。于是,宋殇公、陈侯以及蔡国人连同州吁率领的卫国军队一起,浩浩荡荡讨伐郑国,鲁国的公子翚也带领鲁国军队参战,将郑国的都城都围了整整五天,将郑国的粟米也收割了,联合国军才撤兵。

       州吁可以率领卫国的军队出征,也能够联合其他诸侯国,可见他不仅在国内受到青壮派的支持,在国际上也有不少的拥趸。

              03州吁之败

       州吁的表现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其中鲁国更是早就预见他将失败。

       鲁隐公就询问他的大夫众仲,这个弑君篡位的州吁能否成功坐稳国君?众仲问答是州吁“必不免矣”。原因就是州吁不去亲近和治理百姓,而是选择对外用兵,役使老百姓为其拼命,“弑其君而虐其民”,必然会失败。

       州吁毕竟只是会领兵的武夫之类,对于国家政治并不了解。看到国内的反对势力较大,老百姓仍不是很支持他,他有些着急。

       州吁的铁哥们石厚想给他帮忙,但是不知道如何帮,他就去问他的父亲石碏。石碏正愁找不到机会除掉州吁,以报他的学生完被杀之仇。于是,石碏给石厚出了一个主意,说:“周王是天下共主,如果州吁能够去觐见周王,得到周王的肯定,那国内就没有人能够有异议了。”

      石厚一听,这个主意好。就接着问道:“那该如何能够觐见到周王呢?”

      石碏说:“陈国的国君妫鲍正受周王宠信,而陈国与卫国之间的关系现在也正交好,如果州吁能够先去朝见陈国,请妫鲍出面请命于周天子,必能成功。”妫鲍就是陈桓公,姓妫名鲍,谥桓。

       石厚大喜,连忙向州吁汇报此事,州吁也很高兴,马上安排他们两人去往陈国。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是老奸巨猾的石碏的计谋。卫桓公之母亲是陈国的公主,卫桓公被州吁杀死,他们怎么会帮助州吁觐见周王呢?再者,春秋时期的诸侯,一般是不轻易出国境朝见另一个诸侯的。州吁还是年轻气盛,完全意识不到危险。

      石碏在州吁到达陈国之前,派出使者告诉陈国说:“州吁与石厚两人,是杀死我们卫国国君的人,请你们就此机会擒拿他们。”

      陈国果然听从石碏的意见,将州吁和石厚两人抓起来了,然后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此事。

       公元前719年九月份,卫国派名叫丑的右宰到达陈国,在濮这个地方直接将州吁给杀了。石碏还派他的家臣獳羊肩到陈国,将石厚也杀了。史书大多认为这是石碏为了国家而“大义灭亲”。

       濮,陈地,即夷濮,在今安徽亳州东南,不是卫国的濮水。

       从公元前719年三月,州吁弑卫桓公自立,到九月被杀,当了六个月的短命国君,卫国人根本不承认他是国君,因此他死后连个谥号也没有,史家称他为“卫前废君”。

              04州吁之后

      州吁之后,卫国经历了五世大乱。

      州吁虽然弑君自立,但是他在国内还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的,即使庄姜、石碏等反对他的老旧势力,在卫国也不敢公开处理州吁。只是在老谋深算的大夫石碏的谋划之下,诱使州吁离开卫国,到了仇敌卫桓公母亲所在的陈国,才将州吁抓住,终于杀死了州吁,顺便还杀死他的死党石厚。

       州吁死后,卫国匆匆忙忙从邢国将公子晋迎接回卫国,立为国君,他就是卫宣公。公子晋是卫庄公的儿子,卫桓公的弟弟。卫宣公之立,从礼制上讲也有不合礼,按礼法,卫桓公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应当是卫桓公的儿子,而不是他的弟弟。

       卫宣公并不是一个好的国君,他从公子时,就与其父亲的妾夷姜私通,还生下一个儿子伋,寄养在民间。宣公即位,立伋为太子。伋成年之后,欲娶齐僖公之女宣姜为妻,结果宣姜来到卫国,被公公卫宣公看中了,直接纳为自己的女人,还为宣姜在淇河边建造一座新台,卫宣公与宣姜在新台一住就是三年,连生了两个儿子。

      如此一来,夷姜失宠了,公子伋也成了多余之人。

      宣姜与卫宣公生的两个儿子性格迥然不同,公子寿天性孝友,而且与公子伋感情很深;而公子朔则天性狡猾。他不仅想害死公子伋,连他同母的哥哥公子寿也憎恨。

       公子朔与卫宣公合谋要杀死公子伋,公子寿知道后,将他们的计谋告之了公子伋。没有想到公子伋不听,坚持按父亲的派遣前往齐国。公子寿见公子伋不听,就盗取公子伋出使齐国的信物白旄,代公子伋先行,到了卫齐边界,遭遇公子朔派遣的刺客杀死了,公子伋赶到后,悲愤恸哭,对刺客说:“你们杀错了人呀,你们应当杀死的人是我呀。”结果,刺客将公子伋也一并杀死也。

       公子朔被立为太子,后继位为卫惠公。

       总之,卫国在州吁之乱之后的这些狗血剧就层出不穷,冠绝春秋。

       那么,如果州吁不死,卫国是不是就不会如此混乱不堪呢?守旧派设计杀死州吁的做法就一定是对的吗?

       历史没有如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