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室内软装设计:中式瓷器发挥点睛效果的摆放小规律

 一目了然古陶瓷 2022-09-24 发布于湖北

现在家居摆设有个行业化的说法叫“室内软装”,就是家庭空间或公共空间中所有可移动元素的配置,挂画、窗帘、灯饰、瓷器等等都是软装的重要元素之一。

随着文化的积累、资产的增长、年龄的沉淀,很多中国人越来越喜欢将自己的居家或经营的场所设计成中式风格,网上可以看到的名人家的照片,比如马未都、王刚、李成儒、郭德纲、赵忠祥等先生,都是中式家装风格。但现实中,我们很多人的家,设计完了中式风格,总是感觉味道不正宗,风格不地道,也说不出什么原因,只好对这种迷失了中式的风格取了个新名词——“新中式”。

不论是刻意的新中式还是被迫的新中式,起码要知道正宗的中式体现在哪里,才能做到刻意选择新中式,不是因为雾里看花才弄出了不伦不类的“中式”摆设。

至于中式瓷器在室内的陈设规律及风格,曾经专门写过《实例图说:怎么摆设中式瓷器才显韵味(上)》、《实例图说:怎么摆设中式瓷器才显韵味(下)》,算是与室内软装有一点关系的内容吧。

这阵子看过很多中式软装,有的确实在谱,有的明显反映出软装设计者没找到“中式”风格的点睛之笔。

今天只对前面几篇补充两点中式瓷器摆设的小规律:

一、陈设瓷瓶不是花瓶

生活中经常看到漂亮的陈设瓷瓶里都插着一束花。这里切忌切忌切忌!用来陈设摆放的瓷器(也称“艺术瓷”),是让我们欣赏它的造型、工艺和纹饰的,虽然这些陈设瓷诸如“梅瓶”、“天球瓶”、“玉壶春瓶”等等都有一个“瓶”字,那是因为制作的时候借鉴了瓶的造型而烧制出的艺术品,设计之初,不是为了插花的,不是所有的瓶型器物都是放花的。

下图来自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

如果这个青花天球瓶里塞上一束花,就大煞了唯美的风景了。

用于花艺的瓶子都是为了插花效果而发挥衬托作用的,往往花艺的花器颜色、造型都很简洁不抢镜:

试想一下,这些色彩、构图用尽巧思的插花,如果配上一个御窑工艺的隆重瓶子作为花器,是不是就没法看了?

当然,宫廷里插花的花瓶也是很奢华的名品古瓷,那种可陈设可插花的瓷瓶,一般也都是不抢镜的单一淡色。

通常我们买了陈设瓷,尤其是纹饰比较丰富的,建议您还是单独展示它的顶级工艺、优美造型和传统纹饰为主。

故宫体和殿:陈设瓷不插花

二、陈设瓷加底座(木托)

同样在柜格类家具里摆上陈设的瓷器,不知您发现没,如果加个木底座,就显得瓷器的精致,衬托出瓷器的档次了,宫廷里的家具也是如此。

宫廷里很多家具的腿脚都不直接触地,以显示其高贵、高级。一般皇家家具下面的这种托的装饰叫做“托泥”。

日常生活中瓷器往往直接摆在家具上,有的为了防止滑脱,垫了方巾增加摩擦。这样看上去,本该展现“讲究”的瓷器,变得“将就”了,再把它当花瓶插上花……虽然很多人已经熟视无睹,但已不伦不类了:

宫廷或文人商贾家里的陈设瓷器都是配有一个量身制作的底座,有的器物因为摆放不稳,还专门做了可嵌入的底座: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酷爱汉文化,有个随手写诗的嗜好,常会给最喜欢的古瓷赋诗,并命工匠将诗刻在瓷器上。其实不止是刻在瓷器上,还要刻在为瓷器专门配套定制的底座上。乾隆皇帝的霸气和任性可见一斑。

上面几个图也可以对比看到,配有底座的瓷器更显高贵、精致的效果。再欣赏几个陈设瓷的对比,看看有没有底托的不同感受:

为了瓷器异形底足而制作的底座:

底座不是千篇一律,可简也可以做的很复杂、很中式

三、其他“纯中式”的规律

1、没有窗帘。古代宫廷或文人商贾家都有庭院,深院窗前没有帘,帘子都安装在卧榻前。如果现在房间营造中式风格,又需要窗帘的遮挡,窗帘适合选择淡雅单色的薄纱或浅灰浅棕的厚帘,不打扰中式设计的整体效果。把窗帘弄的很隆重,各种皱褶加悬垂,还有的加上中式服装上的盘扣或建筑上的垂莲等装饰,不但白白烧钱,还过于繁缛花哨,少了中式的稳重典雅。

2、传统材质。中式房间一般是字画(画框与画轴不要有金属)、竹木家具(硬木深色无漆)、瓷器(传统经典器型)、玉器、铜器……材质上最好不使用玻璃、不锈钢、塑料、大理石等现代及西洋材料。

3、中式家具的抽屉柜门把手等铜制配件,不要用铜钱、爱心等造型(亲眼见过,惋惜!),您懂得。

4、现代线条色块风格、欧美宫廷别墅风格还是比较容易区分,但中式风格要有别于古朴田园和极简禅意的风格,可以参考以前写过的《多图品析古典中式、新中式、禅意、田园风的居室风格差异

古话说:居,无瓷不雅。《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雍正十二美人图) 》之一的博古幽思图,展现了陈设瓷在居室中的大雅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