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舞人间|宋韵 瓷器背后的宋代生活

 RK588 2021-11-26

遂宁市博物馆,

与“四川宋瓷博物馆”,

两座是一体。

国家二级博物馆

遂宁市博物馆

拥有

   馆藏文物10056件,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1件,

国家二级文物342件,

国家三级文物1063件。

遂宁金鱼村窖藏


1991年和2003年
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
先后发现

两处南宋窖藏,
出土文物

共计1343件,
其中瓷器达1243件。
龙泉窑瓷器

共计402件,
景德镇窑瓷器

784件,
另有定窑、耀州、磁峰窑、
清溪窑瓷器及
部分黑釉瓷器。
窖藏

还出土了铜器、石器。

遂宁

金鱼村窖藏瓷器
是考古界的

重大发现,

迄今为止

国内已发现的

最大一宗宋瓷窖藏

这更是遂宁
引以为傲的

城市名片。

这里,

遂宁市博物馆团队
  以窖藏瓷器为切入点,
力图将瓷器

融入宋人的

插花、饮茶、

焚香、祭祀、

饮宴等生活场景中,

讲述中国故事,

展现宋人日常生活。

对于馆方来说,
这种陈展理念和

表现形式

尚是一种探索与尝试~

本篇主要

为大家呈现

“插花”。

我们不妨

通过这些瓷器

去感受一下

宋人生活的“乐趣”所在。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合理合规转发文章


名都花市

宋代城市发展

不仅体现

在街道市井的

发展变化上,

还反映在代表

城市经济活跃的

商铺、集市等方面。
随着种植业技术的

显著提高,

这时,

专业的花会、

花市和

专门的花铺

都在全国大小城市

纷纷涌现,

鲜花种类

更是洋洋大观。

南宋龙泉窑 青釉贯耳瓷瓶

瓷瓶圆唇、直口,
颈部上端附

两个管状贯耳,
腹部圆鼓,

除圈足底外
通体内外施青釉,

釉色莹润、
釉层较为均匀,

腹部及足部
呈较为清翠的梅子青色,
整器规整端庄。

花朝节


花朝节,

又名百花节、扑蝶会等,
是唐宋时期流行的

民间传统节日,
与中秋节并称

“花朝月夕”。

文献记载,
西京(今河南洛阳)、

东京(今河南开封)和
临安(今浙江杭州)

每年农历二月
都会举办花朝节,
士人与百姓

纷纷外出种花、赏花。

南宋王镃《涌金门》
涌金门外看花朝,步去船归不见遥。
一派笙歌来水上,鹭鸶飞过第三桥。

花入深巷

宋人爱花

风气浓厚,
上至皇室,

下到平民

都十分喜好鲜花,
对花的欣赏与喜爱
已经渗透到

宋人生活的

各个细节之中。
宋人主要通过
观花、簪花、

鲜花装饰等方式
来表达对鲜花的喜爱。

瓶花意趣

宋人花事中,
瓶花和盆花并重,
而瓶插鲜花更显优雅。

在寺庙佛前的供桌、
富贵人家的庭堂、

士大夫的书房、
大家小姐的闺阁,
乃至于道边的小店
都可见到瓶花的身影,
点缀生活空间,
意趣盎然。

宋代插花

器具种类繁多,
风雅之人

多用铜、瓷花瓶,
而平民之家

用粗制小坛,
也别具韵味。

瓶花起源

瓶花出现于
魏晋南北朝时期,
多与宗教艺术有关。

随着宋代桌椅

家具的发达,
瓶花

因陈设的需要

而兴盛起来,
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
几乎不可或缺的点缀,
并由此发展成

精致的生活艺术。

龙泉窑烧制的

青釉竹节形瓷瓶。
器身呈现出

竹子的形态,
因此被称为“竹节瓶”。
您看,瓷瓶最上端的口部,
造型是不是

有点儿像一个盘子,
所以这也被称为“盘口”。

“鼓腹”
则是比喻瓷瓶的
下半部分,
看上去就像
人圆滚滚的肚子。

南宋时期,
龙泉窑青瓷

以高雅的艺术和
青翠如玉的釉色

而闻名于世。
龙泉窑瓷器

以生活用具为主,
特点是
器型高大、胎体厚重、
光泽较强、造型规整。


龙泉窑瓷器
从北宋便开始对外输出,
外销到亚非许多国家,
成为古代对外贸易中
一类重要的产品。

您看到的

这件瓷瓶,

可以作为花瓶,
也可以作为精致的
陈设品使用。

它胎质细腻,

釉色明亮,
是一件龙泉窑青瓷的
典型器物。

这件贯耳瓶
是效仿古代投壶的
式样设计的。

“投壶”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岀现,
最初是一种礼仪仪式,
投壶者站在距离壶
约六尺左右的地方,
将箭杄投入壶口中。

投壶所用的器物
从最开始的酒壶
逐渐演变岀专用的壶、瓶等,
材质也由铜质变为瓷质。
到了宋代,贯耳瓶,
也就是投壶,

甚至变成了单纯的陈设品。
投壶用具的造型变化也很大,
就像这件瓷瓶的两只“耳朵”
是在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
增加双耳

是为了在投壶活动中,
增加玩法,

比如“依耳”、“贯耳”、
“倒耳”等等。

在宋代比较流行
瓷质的贯耳瓶

常常作为厅堂、
案头的装饰,
可直接作为陈设器,
也可用于插花。

在南宋窖藏中,

这类器物仅在遂宁发现,

有大小两种,

其中大瓶4件,

小瓶23件,

造型挺拔,

是南宋龙泉窑珍品。

肩部堆塑

五根细长的管子。
对于这种奇特器物的功能,
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
根据它的造型,
我们把它

叫做青釉五管瓷器。

这件瓷器肩部的

五根管子与内部相通,
腹部刻划装饰着

双层19瓣莲瓣纹,
通体施梅子青釉,

釉层较厚,
釉面光洁莹润。

五管瓶的造型
最早来源于东汉时期,
当时叫做五联罐,

是一种明器。

宋代的五管瓶
吸收了五联罐、

五角瓶的风格,
并有了自己的创新。
宋代的五管瓶

更加简洁精致,
并且由于

宋代制瓷技术的

迅速发展,
宋代五管瓶无论
从造型纹饰

还是胎质釉色上
都比前代

要规整精细很多。

这件五管瓷瓶

造型规整,
釉色莹润,

纹饰精美,
很有可能就是

用来插花装饰的,
是一件难得的
宋代龙泉窑精品。

多管器

在宋代越窑及龙泉窑

均可见,

但器物的功能及

定名、寓意,

学术界未达成

一致意见。

曾有多种说法,

如花插、灯具,

或为随葬器,

或为佛前供器等,

多嘴

象征多子、

五子登科之意等等

对其用途

以及其反映的

时代审美风尚

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南宋 琮式瓶
是仿古玉琮造型,
通常作为礼器。

玉琮是我国古代

最受欢迎的玉器形制之一,
属于礼玉,

现在我们所说的琮式瓶,
便是在原有玉琮

造型基础上

进行改造的,
玉琮是内圆外方、

上下通透,

而此瓶则增加了

底和圈足。

宋代

复古之风大为盛行,
仿古器物也大量出现,
琮式瓶

就是其中典型。
宋代人

用瓷器模仿玉琮形制,
又为其加上底和圈足,
演变成一种瓶,
不仅承袭了玉琮的
原始与神秘感,
又融合了宋代瓷器的

清雅温润,
琮式瓶在当时
深受朝廷和

文人士大夫喜爱。
琮式瓶还与宋代的

统治阶级思想

息息相关,
他们将对“礼”的

崇尚精神
寄托于器物中,
正是“器以载道,藏礼于器”。

瓷质的琮式瓶
发源于宋代,
可用于插花。

还有一件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的

目前在成都博物馆

参加临展。

在南宋窖藏中,

琮式瓶

目前仅见于四川遂宁。

铜瓶
插花在宋代

也很常见,
其中还包含着

宋人的养花经验与知识。
铜瓶主要用于春冬季节,
避免天寒冻裂,
若是出土的古铜器,
还可以达到
“花色鲜明如枝头,

        开速而谢迟”的效果。

南宋 铜觚

目前已知最早的铜觚

出现于二里岗时期,

由陶觚演变而来。

铜觚是商代

常见的器物,

可以作为

酒器用来盛酒,

也可以作为礼器

在祭祀场合使用。

进入西周后
铜觚的数量慢慢减少,

逐渐被另一种酒器,

觯(zhi)

所取代。


西周之后,

铜觚渐渐淡岀

人们的视野,

直到宋代金石之学兴盛,

铜觚又开始出现

在人们的生活中。

在宋代,

铜觚被人们

把玩、欣赏和收藏,

已经不再具有

商周时期

铜觚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

宋代已出现将觚

作为花器的使用方式,

明代、清代将之

称为“花觚”。

人们不仅制作铜花觚,

也用瓷觚代替铜觚,

用来插花观赏。

本篇部分文字参考

该博物馆相关介绍展板。

乱世遗珍 — 四川地区宋代窖藏瓷器

乱世遗珍—四川地区宋代窖藏 金属器

城事慢游|华侨荣光 开平碉楼

东川巨邑|遂宁市博物馆 基本陈列

江淮擷英|安徽省博物院 珍宝馆

颐养之道|成都市博物馆 特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