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人不举,补心宁神14剂愈,治病不是粉饰太平,而是刀光剑影

 言午文摘 2022-09-24 发布于陕西

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作为中医,我并不反对西医,西医在现代化医疗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反对的是对抗式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动辄切除器官。而恢复式治疗,从宏观入手,重在恢复整体之协调运作、相互制约的平衡,若整体康健,则局部也不易恶化,形成良性循环。

中与西并无对立,但资本的本质是掠夺,医学的本质是治病救人,这才是根本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就像阳痿,据统计40-70岁男子发病率达到52%,若只求一时之快,那永远离不开药片,若能从整体恢复,则能一劳永逸,其中利害,明眼人一眼便能看穿。

今日且说说如何辩证,辩证对了,治愈便是临门一脚而已,那么痿症如何辩证呢?

无外乎两个方面,一辩有火、无火,二辩虚、实。

有火的痿症可见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或脉弦;无火的痿症可见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者。

若从脏腑虚实来看,虚者可见恣情纵欲,思虑忧郁,惊恐所伤,多为脾虚、肾虚、命门火衰等情况。若是实者,由于肝郁化火,饮食不节,湿热下注,宗筋驰纵而发此病,实证患者见效很快,有时3剂即可恢复大半。

据粗略统计,全然虚者、全然实者比例不大,虚实夹杂者较多。治疗原则很简单:补火助阳,泻火坚阴,实则泄之,虚则补之。

回顾一则医案,此例患者因行进途中受惊吓,自此一蹶不振,难以雄起,故而来诊。因惊恐所致痿症不少见,安其心神是常见治法,再结合患者情况,因人制宜辩证施治。

患者33岁,病程2个月,受惊后难以再起,之后每思及此事便心悸不宁,食欲不佳,排尿余沥不尽,舌淡苔白,脉细弦。

辨证为心神不安,肾虚不固,治则补肾宁心。

组方:合欢皮,白蒺藜,远志,酸枣仁,炙黄芪,党参,蜈蚣,菟丝子,山萸肉,川断,煅龙牡。

药进7剂,排尿不畅减轻,心悸减轻,续服7剂,诸症消失,已能满意。

肾在志为恐,猝然受惊或持久恐惧皆可伤肾,肾伤则不能做强;心为五脏之大主,五脏皆听命于心,精神内伤,突受惊恐,气乱则血行失常,心肾失交,阳道不振,宗筋不充,则痿软不起。

可见一派心神不宁、肾虚不固之像,治以补肾宁心为法,心神安,阳道充,气机宁,自然阳道振奋,安有不愈之理#男性健康##家庭健康守护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