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恶之分

 谢明德 2022-09-24 发布于广东

善恶之分

善恶既存,势必分之。世人皆悦善而恶恶。

尼采说:“善恶皆是上帝的偏见。”意思是说,善恶并不是指事物的本身,是由自身价值观判定产生的。

关于善恶之说,我还是欣赏王阳明的观点:“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告诉我们,人心最初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有了善恶,就要知善知恶,为善去恶。

同一人,同一事,同一物,说善者有之,说恶者亦有之,由此以知,无绝对之善,无绝对之恶,善亦变恶,恶亦变善,善恶乃一体两面,相对立而存在。

何为善?何为恶?如何区分?

《了凡四训》上说:益人是善,益己是恶。大公无私是善,谋求私利是恶。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至善若水,滋养万物而从不与万物争利。换言之,是利他人之心,利万物之行为。起心动念不为一己之私利,不为一己之私欲,公而忘私则为善;反之,则为恶。

天下有美丑、善恶之分,但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善恶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立场而不同,因认知而拘束。

人皆有善心、善念,人亦有私心、恶念。如阴与阳,如明与暗,一念为善,一念为恶。驱除心魔,战胜欲望,善行出之;欲火膨胀,私心横行,恶行出之。老子有言曰:“善人者,吾善之,不善人者,吾亦善之。”但,善行不一定有善果,恶行一定是恶果,善恶分明,方为真善。东郭先生施恩于狼,险遭厄运;农夫迂腐怜蛇,反被蛇咬;善者,必分清对象,否则可能被自己善行所害。

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苦苦修行,去羞弃恶,去是弃非,恭敬待人,心安理得。善行者,发呼于心,动之于情,去伪存真,则必有善果。善其心,必善其果。古有尧舜之治,天下大顺,民风淳朴,道德盛行,为而不争,利而不害,莫不交口称赞。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善恶的出现,皆源自于自身的意念。一个人做善事并不难,只要有利他之心,付之以行动即为善。如何甄别行为的善恶呢?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既视其言行,观其所因,察其动机,则善恶自辨。

善也有真假之分,关键看发心。为善不就利,积阴德,善行善言,为真善;为善不缘道,重名声,暗中趋利,为假善。

一个人避免做恶事的最好方式是多做善事。古人有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的就是善之与恶的因果报应吧。

恶中有善,善中亦有恶,善恶有分矣。

善心者必有善行,善行者未必善心。

                                         谢明德 拙笔

                                           2022.9.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