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国博误读的马家窑舞蹈纹盆

 丁成绪 2022-09-25 发布于浙江

一.缘起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闲暇时间普遍增多,可自由支配时间成为了另一种财富;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出现了审美旨趣与消费选择的融合。这种对精神性消费的追求,在客观上使得博物馆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在类型、方式和质量等方面均需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需要朝着更高标准的文化服务、更多元化的文化选择、更有参与感的文化体验等方向发展。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我们也有必要对博物馆的前世今生作个简单回顾。博物馆的诞生与精英主义密不可分,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收藏保存珍贵物品为首要目的,兼为贵族、专家、学者等提供研究、展示和教育服务。而近代思潮推动了博物馆社会职能的逐步转变,更多地关注于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目前国际通行的博物馆定义将“教育”取代“研究”成为了博物馆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对博物馆社会责任的强调,其核心理念就是实现从重“物”到重“人”的变化。既然是突出“教育”的功能,那么官方学者对于“物”的内涵阐释就极其重要,不能信口开河,凭主观随意捏造;一定要依托华夏传统文化的主线,讲好东方故事。我们国家的许多馆藏与民藏文物,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坚固基石,是实现中国梦、融合世界的有力依托。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笔者呼吁:作为研究文博方面的学者及爱好者,要有在文化上正本清源的使命感与急迫感;要有敢于发声且不畏别人嘲讽的勇气。当然,这个“敢”要建立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基础之上。既不妄自菲薄,亦不妄自尊大。虽然每个人,每个论点的提出,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反映事物的本真,但也要尽可能遵循逻辑三洽原则——即他洽、自洽、通洽;亦戒华而不实、望形生义、胡说八道之风;同时,遵循“十年数木,百年数人。”之古训。已故的南怀瑾先生曾言:文章不可以随便乱写,要慎之又慎。但也不能谨慎过头,正所谓“学问乃天下公器”,只要本着公心,少点名利,多点赤诚,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基于上述缘由,笔者觉得有责任对一些被官方长期误读,且已经形成固化认知的馆藏重器予以纠偏,重新阐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还器物以本来面目。同时,也让大众对东方的史前文化,不再停留于“茹毛饮血”的简单认知;只有将史前社会的先民智慧釋读出来,大众才会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有信心。基于这样的想法,本文将着重论证官方早已定义的“马家窑舞蹈纹盆”真正内涵,以期相关方面在读了本文之后,能将以前的错误定义予以改正。为了方便本篇文章接下来的讨论与读者的理解,文中将继续采用博物馆的解读词汇:“马家窑舞蹈纹盆”、“先民”等官方定义术语。


二.马家窑文化及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20世纪初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据碳14测定距今6000年左右,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

其中的舞蹈纹盆,目前就笔者所知,官方博物馆所藏共有三件,其中两件出自青海,一件出自甘肃省。笔者全文引用青海省博介绍:青海出土的彩陶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可称之为“彩陶的故乡”、“彩陶的王国”,名副其实的。在年深岁久的史前时期,彩陶可谓承载着先人远古记忆与审美情趣。在流行的时间长久以及陶器器型和装饰内容上,都是十分悠久、十分丰富和十分发达的,尤其是黄河上游的青海马家窑文化彩陶更是精品众多。

第一个盆,那是在1973年秋天,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发掘甲区第20号汉墓时,在墓道西侧清理了一座被严重破坏的马家窑类型墓葬,编号M384,在出土的文物当中,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兴趣和重视。

当年文物考古所的工作者们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将这件宝贝挖掘并清理出来。和这件陶器一块儿出土的还有骨纺轮、海贝、穿孔蚌壳、骨珠和烧焦的人骨残块、木炭、牛蹄以及牛尾骨等。这是第一件被发掘的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舞蹈纹盆。

这件器物的器形比较大,敛口,唇向外卷,上腹部微鼓,下腹部内收,呈小平底,唇面饰有三组图案,由勾叶、圆点及弧边三角组成,各组之间填以斜平行线纹。上腹外壁饰有三线扭结纹。上腹内壁饰有三组以五人为一组的舞蹈图案。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距今约4100年到5200年,新石器时代;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平底,鼓腹;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第二个盆,1995年出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多年,是黄河上游最有代表性的文化。


盆高12.5厘米,口径24.2厘米,腹径24厘米,底径9.9厘米。敛口,卷沿,小平底,黑彩纹饰。


口沿处有成组的对顶三角纹和成组的斜线纹,外壁绘有三道平行弦纹,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群舞的人体图形,一组11人,一组13人,共24人,人物的头部戴有宽大的头饰,腰部以圆球形为装束,人物之间以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相隔,人物的脚下饰有四条平行弦纹。


整个画面看似静止,却似乎能够感觉到那种有节奏的舞动。一件小小的彩陶体现出了远古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也让我们看到原始先民的审美能力。此盆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第三件盆藏于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笔者亦全文引述武威市博物馆官网文字。介绍如下:马家窑类型陶器器形丰富多样,彩陶纹饰精美,常见漩涡纹、水波纹、平行线纹等。武威地区发现多处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出土的陶器有显著的地域特征:陶质偏红,黑彩更加亮丽,陶盆多深腹,出现较多的竖条带纹,其中以舞蹈纹彩陶盆最具地方特色。这件舞蹈纹彩陶盆,武威新华乡磨嘴子出土,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甘肃省发现的唯一一件舞蹈纹彩陶盆。红陶黑彩,敛口鼓腹,下腹内收,小平底,内外饰彩,外壁口沿边有一圈黑色宽带纹,内主体纹饰为两组对称的舞蹈纹图案,每组双连9人,以圆点为头,头下一些线条代表躯体部分,两侧各画一条斜线互相交叉,表示手拉手之意。躯体下另有一圆点,组成和上面相同的舞蹈者,以示内外两圈共同跳着集体舞。画面笔调简单明快,艺术表现生动活泼,人物造型概括力极强,简单几笔勾画出了舞者的翩翩舞姿,真实地再现了五千年前原始先民们载歌载舞的场景,给人以欢快,逼真之感。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看见这件舞蹈纹彩陶盆,就仿佛看见先民们敲着陶鼓,哼着乐曲,跳着原始的舞蹈,正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从馆藏舞蹈纹盆的三家博物馆表述来看,它们有一个共识:原始先民载歌载舞的场景,而这个共识的理由猜测是:手牵着手的图形是人体的抽象画。当初提出这个纹饰是“人”的学者,笔者已经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他的依据是什么?实在找不出原理来,只能揣测他可能是依据《周易》系词语:“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吧!主观感觉它像什么,它就是什么吧!这种判断事物的方法,也是当今许多学者的通病,嘴巴里喊的响:要科学论证,可一临到自身就主观臆断。笔者从上文官方的表述中,提取到的关键词是“原始先民”,也就是“人”的内涵表述。按照官方的逻辑,首先得证明它们是“人”,然后才可以推测它们手牵着手是干什么的。是舞蹈?亦或是集体游戏比赛?都可以自由想象。


三.人形之惑

由于舞蹈纹盆距今已经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若想证明它里面绘画的手牵手图形是否为“人”?必须要把它们放在史前、世界范围内、且与“人”形有关的器物进行比较,用归纳或推理的方法来验证其是否有关联性。依据“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原理,对于史前器物是“人”形的认知,可分为具象与抽象两大类。至于表现方法就比较丰富了,有彩绘、捏塑、刻画、雕塑等等。为避免有人提出具象到抽象之间类型的质疑,笔者就先列举两个,界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人形案例,以期寻找它们的相同之处。


1111-2图,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木雕“人”形像,它是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发现的希吉尔木雕神像,我们一起来看相关资料表述。

德国下萨克森州文化遗产部托马斯·特伯格教授表示,这种雕刻着象形文字的木像,制作于1.1万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雕。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欧亚大陆文明的起源就不仅仅是中东地区,乌拉尔地区也应包含在内。

这一木像于1890年自乌拉尔山脉的泥炭田中被发掘出土后,一直被搁置。现存的木像长约2.8米,据说最早被发现时其长度为5.3米。不过木像上的图案仍未被解读,有关它的一切还是未解之谜。从以上的表述中,笔者也籍此希望相关研究方,能从舞蹈纹盆研究中得到解读的灵感。

我们如果从这一木雕的“人”造型上看,与彩陶盆里的人,主体上比较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圆形的头,长条身子。当然,木雕上没有四肢,但依然可以直观判断它是“人”形。


1111-3图,距今约12000年左右的土耳其哥贝克利遗址,一个石圈中间人工磨平的基石地面上,刻划着一个裸体女人的形象图。我们从这个图形上与舞蹈纹盆比较,亦有似像非像之处。


接着看具象案例:1111-4图,它是中国史前陶器收录最早的彩陶,命名为:彩陶人首器口瓶,高31.8厘米 腹径12厘米,出土于甘肃省秦安县邵店大地湾遗址,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器物,距今6500年。采用泥质红陶捏塑。瓶口塑一少女头像,微鼓腹瓶身细长,腹中部置双环耳(残缺),平底。瓶身用黑彩分为三层,绘出流畅的斜线与弧边三角纹组合图案,与清秀俊美、逼真生动的面庞相互辉映,是仰韶文化罕见的人物雕塑艺术精品。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由于这件器物对人的头部捏塑的过于逼真,我们没有理由去质疑其是否为人形。


接着继续看第二件,1111-5图,具象人形彩陶罐,四坝文化,公元前2000——前16000年,1988年玉门火烧沟遗址征集。这件器物造型,毫无疑问是人的造型。


接着再看抽象类史前人形图案例,抽象类以岩画表达最为显著,比如在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区域,存在着一个宽约20米,深约8米的洞穴,岩壁上绘制着丰富的史前岩画,根据测定,这里的岩画绘制于大约8000年前,由于这些岩画中绘制着很多野兽,因此人们将其命名为“野兽洞穴”。我们看1111-6图,这幅岩画图中的人形图,与舞蹈纹盆里的人形图表达方式上很接近。


既然比较抽象类型的人形纹饰,就避不开马家窑彩陶里的神人纹彩陶罐,如1111-7图,请看甘肃省文物局官方网上资料:神人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一级文物。高42厘米,口径13厘米,腹径43厘米。口沿饰网格纹,上腹部突出表现黑红相间的两组大圆圈及两组神人纹,空间填以大小圆点。半山类型是神人纹的起始阶段,头部、躯干及四肢往往完整无缺。现藏会宁县博物馆。这件彩陶罐上描绘的“神人”纹饰,与舞蹈纹盆上所描绘的“先民”纹饰之间相类比,笔者认为其相似度接近。当然,这个神人纹的定义也是有争议的,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神蛙纹,因为其抽象造型很像蛙类。之所以有争议,原因依旧是感观认知的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将它说成外星人你也没法反驳,总不能造出时光机器,回到四五千年前找到原创作者问个究竟。


关于史前“人”形材料,不论是出土的还是征集的,可移动的或不可移动的,东西方都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仅从选取的上述几例相互比较来看,就很难证明它们之间是或不是一个内涵。

既然从个人感观上不能证明,那能不能从文字材料上证明:它是个“人”或像个“人”字造型呢?从《甲骨文合集》中,笔者找到了编号为26911拓片图,即2222-1图。从这张甲骨拓片图上看,我们也很难将它与舞蹈纹盆的“先民”形象划等号。


《甲骨文合集》编号26911即2222-2图,拓片釋文。


我们再看人字字形演变图,即2222-3图,也与舞蹈纹盆里的“先民”图形象相去甚远。


我们接着再看日藏本《说文解字》里关于人字的注释,我们发现许慎是从两方面来说明的。2222-4图:天地之性最贵者,这句话把人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也与“天地人三才”的传统理论一脉相承。


2222-5图: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这句话是从字的外形上来阐述。除了许慎的注释,现代有位研究甲金文的学者对“人”字是这样注释的:人,象形字,行走之人的象形勾摹:带弯曲的长竖表示从头到腿足的人体,歧出的一撇表示挥动的手臂。“人”与“壬”同一音系,包含穿行而过的意思。从上述的关于“人”的文字一些表述来看,也找不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四.羽人与鸟之惑

在上面章节里,笔者认为:舞蹈纹盆里的“先民”与神人纹较接近,而图1111-7的神人纹却相对抽象,这就使得我们不太容易知道:其本源形象究竟出自哪里?众所周知,凡抽象皆是由具象演化而来。我们看3333-1图,其为半山遗址出土的“神人纹双耳壶”(官方定名),而在笔者看来,这个图上的神人纹相对具象,他除了有完整的头部及身躯外,还有一双展开的翅膀及四个爪子。这个形象很像羽人,那么它是不是历史传说中的羽人呢?所谓羽人,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与其他的仙人不同,有翅膀。《楚辞·远游》:“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顾名思义指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称羽民。王充称“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体,更受(爱)异形。”张华说:“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道教将道士称羽士,将成仙称“羽化登升”。由于秦汉时期仙风气盛行,人们渴望跨越死亡,永住神仙爰居的乐土,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与不死同义,因此汉代墓室壁画上出现了大量表现升仙的场景,尤其是羽人引导的乘龙飞升图,如洛阳西汉后期卜千秋墓、西安交通大学附小西汉晚期墓、乐游原西汉晚期壁画墓等。此外,洛阳博物馆和开封市博物馆都收藏有升仙画像石棺等。这一时期羽人与道教关系密切,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佛教对道教的依附与借鉴,羽人含义和造型逐渐变化,先变成能升空的神仙,后来演变为飞天、飞仙和天人等佛教形象。佛教对道教羽人进行改造和取代,逐渐完成了由道教——佛道混合——佛教成为主流信仰的过程,而南朝墓葬壁画中的羽人和神仙代表了这个转变过程的中间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从上文对羽人的相关表述来看,信史以来较早出现的物证则为3333-2图。此图形为内棺侧板图像的一个局部,棺侧纵132厘米,横249厘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5月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人面鸟身,头着两尖的帽冠,双翅舒展,一手持戟,腹部装饰着鳞纹,尾翼呈扇形散开,是传说中引魂升天的'羽人'的典型形象。

又一说,是蚩尤所领袖的九黎族中的一族,崇拜鸟、兽,并认为是自己的祖先,从良渚文化出图的文物看,良渚先民崇拜鸟兽,所以瓶窑人(良渚古城其实在瓶窑)和部分良渚人就是羽人的后裔。

通过对羽人的了解,我们虽然知道这些都是神化传说,不太可信。但依然可以从古人这些文字描述与图像作品呈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即两个形象关键词:一,翅膀;二,鸟。笔者假设3333-1图不是羽人的描绘,那么它会不会只与鸟有关呢?


我们亦不妨将3333-1图的羽人,提取出来并解构成3333-3图,再通过对3333-3图的反复对比,发现它竟与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残片非常接近,换句话说:它们之间是有过渡关系的。


大河村遗址发现于1964年,地处河南省西南浅山区和丘陵与豫东大平原接壤地带,位于郑州市东北部、连霍高速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南隅。遗址的年代从史前一直延续到夏、商时期,跨度长达3300多年,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距今6800—3500年。大河村彩陶第一二期的特点,施淡黄和白色陶衣,用黑、红或褐色绘彩,主题是圆点、弧线和钩叶组成的图案花纹。例如3333-4图,就是其典型特征。我们看这个图的两侧,是一个黑色圆点,圆点下面衍射出三条弧线,中间 红色,两侧黑色,最外侧是一圈射线,也可看成是毛状物或羽翼的简化。由这个圆点所形成的侧面解构图,整体上还是可以看成是3333-1图的进一步抽象描绘。


3333-4A图为3333-4图的一种变体表达。


3333-1图与3333-4图至3333-5图的解构过程。


也许有人会问:3333-1图是封闭式羽翼,3333-4图是敞开式羽翼,两者不能类比。那么请看3333-6图,临洮马家窑文化博物馆的一件藏品,它与3333-1图的特征、意涵大体相同,但羽翼却与3333-4是一致的。


大河村遗址的3333-4图,整体是表达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其表达内涵,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凤朝阳象牙雕件表达内涵一致。关于这个认知,学界其实已早有共识。河姆渡遗址双凤朝阳图,请参考3333-8图。3333-7图为世界各地,关于太阳及太阳鸟崇拜的古遗址表述图。


河姆渡遗址双凤朝阳牙雕件高清图片。


关于彩陶上鸟形纹饰的演变,王仁湘先生在器唔中有一组图很值得参考,请看3333-9图,其中有几个纹饰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与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上的“先民”纹饰有没有可比性呢?


3333-10图为3333-9图的旋转方向图,红色箭头指示方向上的鸟形纹,与1111图上的“先民”纹饰几乎一致。文章分析到这里,笔者有理由这样推测: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盘里的“先民”纹饰,也可能是一只鸟,它不再具有人的属性。


除了东方文化系统里的这样鸟形纹饰,世界上其它地方有没有相类似的呢?请看3333-11图,此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岩画,岩画形成的时间没有相关考证资料参考,但从该岩画的表达方式上看,与马家窑舞蹈纹盆里的“先民”纹饰有相似性,也希望研究该岩画的学者们,能借鉴一下马家窑舞蹈纹盆的资料,或许从中也可得到思想启迪。


通过一系列证据,笔者把羽人推断为鸟,可依然有人会质疑:如果羽人是鸟,那么鸟怎么会有四肢呢?笔者认为:这是古人将其神格化的一种体现,将其画出四肢,赋予人的理想。那有没有实证呢?例如3333-12图,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品。它是杨官寨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上面发现了鸟形纹饰——上腹部用黑彩绘制了镂空的身躯,具体表现为圆头尖嘴,身躯瘦长,尾巴拖曳,四肢伸展,三爪张开的形象。因此,我们亦不能因其画有四肢,就否认它不是一只鸟的造型。


五.三垣

笔者在上文推测了,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里面的“先民”纹饰,有可能是鸟形纹的结论。那么它是只什么样的鸟呢?为什么每一个盆里鸟的数目都不一致?数目与鸟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有规律还是随性乱画?等等这些疑问该如何解答?若依据河姆渡遗址的双凤朝阳牙雕件看,这只鸟应该是太阳鸟,即大家常说的三足金乌。那么舞蹈纹盆里面的“先民”(鸟形纹)也是太阳鸟吗?笔者认为:太阳鸟,也只是人们感性认知模式条件反射的结果,并没有认真、具体的去分析。如同人们对“十”字纹的认知,世界各地曾出现大量“十”字纹,而这些“十”字纹也形态各异,学者解释起来也是五花八门。

近些年来,学界对于“十”字纹大致形成一个共识,普遍认为这是人们对太阳神崇拜的一种图腾表现形式。这样的认知其实比较局限,笔者认为如果再谨慎一点,定义它们为“旋转的天体”则较为合适。关于“十”字纹图案的史前表现方式,在3333-1图与3333-6图上都表达的极为明显。同理,我们也可以把鸟形纹当成广义的天体来看待,而不仅仅是狭义的太阳神代言人形象。

假若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里面的“先民”纹饰是天体,那它们又是什么样的天体呢?众所周知,所谓天体,除了我们熟知的日、月外,其余的我们总称其为“星”。那么盆内“先民”纹饰是“星”吗?笔者先试着从“星”这个字的文字上来分析。


关于“星”字,我们从《甲骨文合集》拓片图上,即4444-1图,看一看它与舞蹈纹盆里面的“先民”纹饰是否接近。


4444-2图为4444-1图釋文。


4444-3图为《说文解字》日藏本,许慎注释“星”从晶之形,生声。晶字则是用三个圆圈的日字来表示的,这三个圆点与1111图,2222图,6666图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圆点。而生这个字,如向上生长的叉形小树叉,其与1111图、6666图的三条腿俯视图也有相似之处。


4444-4图,为“星”字演化图。如果仅从“星”字字形上,找出与舞蹈纹盆“先民”纹饰之间的相同点,似乎太过牵强,很难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关于“星”的其它文献资料还有没有呢?1973年,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中,出土了一种占验吉凶的帛书。在这部2200多年前的迷信著作中,记录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彗星。这幅图共29幅,形状各异。那长长的像扫帚一样的是彗尾,圆圈或黑点代表彗星头。在每幅彗星图的下面,都有占文,开头记有彗星的名称,其中还包括有著名的哈雷彗星。关于这幅帛书星图材料复制图,请参考4444-5图,从这幅星图上,我们很容易将它与中国史前彩陶,那些在纹饰上曾被认定为是变异鸟形的图案对应起来了。其中标为“星”字的图形,与1111图、2222图、6666图中的“先民”纹饰基本接近。这也从文献资料上进一步明确了:其是“星”的纹饰结论,同时也宣告了其是“先民”纹饰认识论的破产。也许有人会问:古人为什么要把星体描绘成:似鸟、似人、似各种奇奇怪怪活物的样子?那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天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包括星星,它们也会生、老、病、死,比如天空时常划过的流星。


4444-6图,是王仁湘先生在器唔中提供的参考资料,图中的民和胡李家B式纹,可以对应4444-5图里的蒲慧星。


4444-7图,是蒲慧星纹马家窑类型彩陶实物图。综上所述,既然得出了舞蹈纹盆内“先民”纹饰是“星”的结论,那么笔者就接着来分析盆内星辰数目,与古代天文系统的星宿数目、星象构型等是否能对应的上?若两相吻合,则这个推论无疑是正确的。由于笔者对古代天文系统知识有一定基础,因此对古星宿纹饰也就极具敏感性,所以很容易就判断出:1111图为三垣星图中的太微垣图;2222图为三垣星图中的天市垣图;6666图为三垣星图中的紫微垣图。若要将这个结论立的住,还是需要把三垣星宿的相关内容说清楚。


三垣是环绕着北极和比较靠近头顶天空的星象,分紫微、太微、天市三区,各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绕成墙垣的样子,因而叫做三垣。从三垣的大体情况来看,设立当时,似乎以太阳东升的方向为观察星象的标准。首先仰观天顶,把北极周围的广泛范围,定为紫微垣,作为中宫;在垣内东北、东南方向所记的星数较多,而西南、西北方向的星数稀少而且不大详备。中央部分定了之后,向它的东北角观察,把某一定范围定为太微垣,再向它的东南角观察,也把某一定的天空,定为天市垣。

由于天市垣的东西两藩,都用战国时代的国名为名,有学者认为它的创立应该在战国或其以后,肯定比二十八宿为晚。有关这种臆测,笔者认为毫无依据。例如:三垣的名称,始见于隋丹元子的《步天歌》,但巫咸、甘德、石申三家,已有属于三垣范围内的星座,不过它们的星数都不一样,根据《清会典》所载的三家属于三垣星座星数如下:巫咸——紫微垣星座4个,星数18个;太微垣星座1个,星数1个;天市垣星座4个,星数8个。甘德——紫微垣星座21个,星数102个;太微垣星座7个,星数15个;天市垣星座2个,星数10个。石申——紫微垣星座13个,星数64个;太微垣星座6个,星数42个;天市垣星座8个,星数41个。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星象家们对星座与星数的划分与认定是有不同表述的。关于三垣的一些资信内容,笔者主要选择陈遵妫先生整理的一部分资料,再辅以其它学者的观点。

5555-1为《步天歌》中所载的太微垣星图,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它在紫微垣下的东北角,位北斗的南方,横跨辰巳午三宫,约占天空六十三度的范围,北自常陈,南至明堂,东自上台,西至上将,下临翼、轸、角、亢四宿。大抵相当于室女、狮子和后发等星座的一部分。有人认为《史记》所载“南官朱鸟权衡”的“衡”就是指太微垣。它包含二十个星座,正星七十八颗,增星一百颗,主要由十星组成,以五帝座为中枢,成屏藩形状。太微是政府的意思,所以星名多用官名,例如左执法是廷尉之象,右执法是御史大夫之象,东西藩星名则是东西上丞相、次丞相、上将军、次将军等。

左垣和右垣:《观象玩占》称:“太微宫垣十星,东西各五星”,史籍除载左右执法外,其他八星只有四个星名。为了实测便利起见,东藩五星从南起,顺次叫做左执法、上相、次相、次将和上将,西藩五星则称右执法、上将、次将、次相和上相。有的把左执法和右执法叫做南藩二星,中间叫做端门,右执法东叫做左掖门。

谒者:《乾象新书》称:謁者一星在太微垣内,左执法之北。

三公:《宋史.天文志》称:“三公三星在謁者东北。”紫微垣内也有三公座,不可混淆。

九卿:《晋书.天文志》称:“三公北三星为九卿。”

五诸侯:《晋书.天文志》称:“九卿西五星为五诸侯。”

内屏:《观象玩占》称:“内屏四星,在太微垣门中,五帝座南,靠近左执法。”

五帝座:《史记.天官书》称:“太微三光之廷,其内五星为五帝座。”《宋史.天文志》称:“四帝星夹黄帝座,四方各去二度。”

幸臣:《晋书.天文志》称:帝座东北一星为幸臣。

太子:《观象玩占》称:“太子一星在幸臣西,帝座北,是天子的储贰。”

从官:《晋书.天文志》称:“太子北一星叫从官。”

郎将:《宋史.天文志》称:“郎将一星在郎位北,”即《史记.天官书》所谓“郎位傍一大星,将位也。”

虎贲:《观象玩占》称:“虎贲一星在太微西藩之外,上相之西,下台之南。”

常陈:《晋书.天文志》称:“常陈七星如毕状,在帝座北。”

郎位:《史记.天官书》称:“太微三光之廷,复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并称“傍一大星,将位也。”

明堂:《晋书.天文志》称:“太微垣外,西南角有三星曰明堂。”

灵台:《晋书.天文志》称:“明堂西三星曰灵台。”

少微:《史记.天官书》称:“廷尉西隋星四曰少微。”

长垣:《观象玩占》称:“长垣四星向西北,在少微南。”

三台:《史记.天官书》称:“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苏林》称:“能”音“台”。《索隐》称“即泰阶三台,分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


通过对太微垣的简釋,再仔细观察5555-1太微垣星图,我们很容易就能与5555-2图(1111图扫描展开图)上的“先民”(星)纹饰对应上。也就是说这些手牵着手的“先民们”(星),分别对应东藩五星、西藩五星、五诸侯三个星象。这样看来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上的星象划分,是与《史记.天官书》、《步天歌》中的划分是有所区别的,它是将五诸侯也作为独立一藩,整个太微垣就形成三藩拱卫的局面了。文章写到此也完全可以得出1111图,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舞蹈纹盆,为马家窑类型太微垣星象彩陶纹盆。


5555-3为《步天歌》所载天市垣星图,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它在紫微垣下的东南角,横跨丑寅卯三宫,约占东南天空五十七度的范围,北自七公,南至南海,东自巴蜀,西至吴越,下临房、心、尾、箕四宿。它包含十九个星座,正星八十七颗,增星一百七十三颗。十九个星座名称及距星。主要由二十二颗星组成,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形状。《晋书.天文志》称:天市是“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所以东西藩各十一星,都用各地方诸侯名;这些星名都是战国时代的国名,因而它的制定一定在战国时代以后。其它星座名称,也都各有其意义。例如根据《晋书.天文志》所载,帝座“主伺阴阳也”。宗正是“宗大夫也,宗室之象,帝辅血脉之臣也。”,它是执政的皇族,而宗人则是贵族。斛和斗“主量者也”,而斛量固体,斗量液体。帛度是尺度。屠肆是屠宰市场,列肆“主宝玉之货,”是宝玉市场。车肆“主众货之区”,是商品市场。市楼“市府也,主市价、律度、金钱、珠玉”等。

天市垣大体相当于现今的武仙、巨蛇、蛇夫等星座的一部分。兹把它所含十九星座简釋如下。

左垣:即东藩。从南算起,顺次为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和魏十一星,《新法历书》中的图,在燕和东海之间偏西多列一星,遂以东藩为十二星,以致东西藩共二十三星,但史籍都称二十二星。《星象统笺》认为它是把吴越分开为两星,故多了一星。

右垣:即西藩。从南算起,顺次为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和河中十一星。《石氏星经》称天市垣五十六星,若指东西藩而言,则和现今所谓二十二星或二十三星,相差甚多,这说明星座星名变迁的复杂,特别是在分野说成立时代,为了配合分野,变更最为剧烈。

市楼:《史记.天官书》称:“旗中四星曰天市,市中六星曰市楼。”但《天元历理》仅绘五星,而《历法新书》则只绘三星。

车肆:车肆二星在左垣宋星的西北。

宗正:《晋书.天文志》称:宗正二星,在帝座东南。

宗人:宗人四星在宗正东。

宗:《观象玩占》称:“宗二星在宗人东北,侯星之东。”

帛度:《现象玩占》称:“帛度二星,在宗星东北,天市中。”

屠肆:《隋书.天文志》称:帛度东北二星曰屠肆。

侯:《晋书.天文志》称:“侯一星在帝座东北。”

帝座:《晋书.天文志》称:帝座一星在天市中,侯星西。查我国星座以帝座为名的有五个,即在北极、紫微垣、天市垣、角宿和心宿,所在区域,各不相同。

宦者:《晋书.天文志》称:宦者四星,在帝座西南。

列肆:列肆二星,在斛星西南。

斗:《宋史.天文志》称:斗五星在宦者西。

斛:《隋书.天文志》称:市楼北四星曰天斛。

贯索:《观象玩占》称:“贯索九星,在天市垣外,七公之前,即在七公之南;又称连索、连营、天囤或天牢。”

七公:《晋书.天文志》称:七公七星,在招摇东,天之相也。

天纪:天纪九星在贯索东。

女牀:《石氏星经》称:女牀三星在天纪北。


通过对天市垣的简釋,再仔细观察5555-3天市垣星图,我们亦很容易将它与5555-4图(2222扫描展开图)相对应。唯一不同的是在右垣即西藩,《步天歌》星中是11颗星,与左垣星数相同,共22颗星。而在舞蹈纹盆时期,笔者推测其应该是将车肆二星划在右垣范围之内,这样就形成了一侧11个“先民”公(星),另一侧13个“先民”(星),共24个“先民”(星)构成的图形。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上文所指出的星座、星名、星数变迁的复杂性。综上所述:可以得出2222图,即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的马家窑舞蹈纹盆,为马家窑类型天市垣星象彩陶纹盆。


5555-5为《步天歌》所载紫微垣星图,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或称紫宫垣简称紫垣。又称紫微宫简称紫宫。

紫微宫是皇宫的意思,各星给以适当的官名和其他名称。主要由十五颗星组成,分东西两区,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形状,好像两弓相合,环抱成垣。东藩八星,西藩七星,从南起各称左枢和右枢,其间好像关闭的形状,叫做阖闾门。五月黄昏,北斗在南,这时左枢等星在东,而右枢等星在西,冬至斗在北极下,则左枢在西,右枢在东,如两弓相合,紧贴在斗口之上。紫微垣共含星座三十七,另有附座两个,正是一百六十三,增星一百八十一。

紫微垣可以说大概相当于现今所谓恒见圈,即天球上北极距离等于某一地方纬度的赤纬圈,在它里面的星,属于拱极星,即永不落入地平线下的星。紫微垣包含现在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垣内有很多星都当过北极星。例如:右枢,最近北极年代:公元前2824年;天乙,公元前2608年;太乙,公元前2263年;少尉,公元前1357年;帝,公元前1097年;勾陈一,后2105年。

兹将紫微垣三十七星座,简釋如下:

北极:一般指天球北极而言,即古所谓北辰。这里北极是指星座名称,它含太子、帝、庶子、后宫、北极五星。

四辅:《宋史.天文志》称:四辅四星,又叫四弼,《管窥辑要》称:“四星各去极四度,抱北极枢。”

天乙:在紫宫门外,右枢稍南些。

太乙:在天乙之南。《史记.天宫书》称:“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即指这星。

左垣:东垣八星,从南起,各叫做左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卫、少卫和少丞,即左枢密、上宰相、少宰相、上辅弼、少辅弼、上侍卫、少侍卫和少丞相的意思。

右垣:西垣七星,从南起,各叫做右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和上丞,即右枢密、少廷尉、上辅导、少辅导、西上侍卫、西少侍卫和上丞相的意思。

《宋史.天文志》称:“东藩八星,西藩七星”,而《石氏星经》则称:“东西两藩共十六星”。请注意这个资料,东西两藩的星名、星数亦有不同之处。

阴德:《晋书.天文志》称:“尚书西二星,叫做阴德、阳德。”《宋史.天文志》称:巫咸星图已有阴德二星。

尚书:《晋书.天文志》称:“门内东南五星为尚书。”

女史:《石氏星经》称:女史一星在柱下。

柱史:又叫柱下史。《观象玩占》称:“柱史一星在北极东,靠近尚书。”

御女:《石氏星经》称:“御女四星,在钩陈北。”

天柱:天柱五星靠近东垣。

大理:《观象玩占》称:“大理二星在垣门之左,靠近阴德。”

勾陈:又作钩陈,共六星。勾陈一(小熊座a星),即现代的北极星。

六甲:六甲六星,在华盖下,杠星旁。

天皇大帝:《石氏星经》称:“天皇大帝在钩陈中央。”《晋书.天文志》称:钩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

五帝内座:《石氏星经》称:“五帝内座是华盖下帝座。”

华盖:华盖十六星在五帝内座上,华盖的柄叫做杠,由九星组成。《中西经星同异考》,以华盖为九星,杠为七星。

传舍:传舍九星在华盖溪仲北,靠近天河。

内阶:《晋书.天文志》称:文昌北六星叫做内阶。

天厨:天厨六星在紫微垣东北,传舍之北。

八谷:《观象玩占》称:“八谷八星,在紫微西藩之外,五车之北,华盖之西。”

天棓:《史记.天官书》称:“紫宫右五星曰天棓。”

内厨:内厨二星在紫微垣西南。《史记.天官书》、《汉书.艺文志》都没有内厨二星。

文昌:《史记.天官书》称:斗魁戴筺六星曰文昌宫。《石氏星经》称:“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

三师和三公:三师三星和三公三星,分列北斗南北,位置不同,但旧籍所载的方位和占验相同,是否有误值得商榷。

天牀:又作天床 。天牀六星在紫微宫阖闾门外。

太尊:在斗魁西。

天牢:《隋书.天文志》始载“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

太阳守:《晋书.天文志》称:“太阳守在相星西。”

势:《晋书.天文志》和《隋书.天文志》都称:太阳守西北四星叫做势。

相:《晋书.天文志》和《隋书.天文志》都称:相一星在北斗南。

玄戈:又作元戈。《石氏星经》称:“一名臣戈,在招摇北。”

天理:《史记.天官书注》称:“天理四星在斗魁中。”即在北斗杓中。

辅:《晋书.天文志》称:辅星博乎可阳,所以佐斗成功。《宋史.天文志》称:北斗第九星曰:辅,在第六星左。《仪香考成》把辅附属于北斗,故紫微垣共三十七座。

北斗:《晋书.天文志》称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是七政的枢机,阴阳的元本,所以运于天中,控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魁四星叫璇玑,杓三星叫玉衡;又称一到四为魁,五到七为杓。《石氏星经》称:第一星为天枢,二为旋,三为玑,四为权,五为玉衡,六为开阳,七为摇光。《史记.天官书》称:北斗是帝车之象。天枢是七星的枢,天璇掌旋转,又叫天睿,是美玉的意思。天机是变动的机构,又叫天机,是耀珠的意思。天权掌权衡,玉衡是衡平轻重,开阳是开阳气,摇光是摇光芒的意思。

天枪:《史记.天官书》称:紫宫左之星为天枪。


通过对紫微垣信息资料的了解,我们亦发现紫微垣左右两垣的星名、星数都有不同之处。仔细观察5555-5《步天歌》所载紫微垣星图,其左右两垣与6666图甘肃武威博物馆所藏舞蹈纹盆,“先民”(星)人数亦不能完全对应。笔者根据5555-5图左垣连线位置推断:6666图舞蹈纹盆时期,左垣可能包含了柱史一星,这样左垣从南起左枢至少丞相共九颗星。右垣亦可能将就近的天乙、太乙两星包含进去了,关于这个可能性,我们可通过天文软件,把时间上朔到5000年左右,进行推算。如果这个设想成立,那么右垣从南起右枢至上丞相九颗星。这样左右两垣加起来共十八颗星,这样就与6666图“先民”(星)数完全对应上了。综上所述,可确认6666图,即现藏于甘肃武威博物馆舞蹈纹盆,为马家窑类型紫微垣星象彩陶纹盆。


上述的三个结论,笔者虽然推断正确,但依然会有人提出质疑,比如:2222图以及6666图上“先民”(星)数,与《步天歌》星图不能完全对应,是推测的结果,不能完全采信等。那么还有没有其它什么辅助资料,可以证明三垣星象在马家窑文化类型时期存在呢?请看6666-1图,马厂类型,该器物上被马厂先民钻了11个圆孔。一般学界认为是陶器不小心打碎了,打孔是起修补作用的。可是笔者跟据该孔的布局来看,他们不是依据裂纹走向打孔,而是按照特殊的图形布局打的孔。由于笔者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所以很快就判断出来,这是太微垣里的长垣、灵台、明堂星图,至于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就不在本文讨论,另文专论。


再请看6666-2图,这在甘青之间,被当地老乡称之为麻石型材质的巨型石斧,其身上被钻出大小不一,九个圆形窝点,其分布形态则与天市垣星图中的斗、斛两星宿完全一致。


接着请看6666-3图,这类带星纹的石刀在马家窑遗址里常有出现,至于其是什么星象?本文不多再讨论。当然,同时期带星纹的各类器型很多,材质亦非常丰富,本文就不一一例举。仅从这三个辅助性资料案例看,就更加可以坐实了:至少在马家窑彩陶类型时期,即5000~53000年前,东方先民就已经对三垣星象有了足够认知。换句话说,马家窑彩陶纹盆里,出现三垣星象图不是先民心血来潮之作,而是当时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其诞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后记

撰写该文实属不易,酝酿多年方下决心草就完成。因还有许多几何纹饰不能在本文展开说明,所以论证起来略显单薄,这个问题需要另行文解决。且因笔者仅是个文博爱好者,又身处民间,所能获取的资料也极其有限。论证材料皆是处处留心、点滴累积而成。写作期间,亦曾得到许多同仁无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对于文中所引用古籍,笔者因未能一一核对、考证,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望方家多批评指正。亦希望本文发出,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引起人们对史前彩陶器的足够重视;同时呼吁官方能打破固有观念,不执着于一己之见,对其重新釋读,恢复其历史本来意涵。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彩陶纹饰就是一部史前史书,其文化意义与甲骨文同等重要。如何釋读好它?任重而道远!另文中很多图片资料都来源于网络,有些是民间文博爱好者提供,笔者因不能说明图片来源,在此深表歉意!若有侵权之处,还望告之,立刻删除。

补充

补充一下伊朗舞蹈纹彩陶盆与马家窑彩陶盆对比图片,其上面的人物亦是两河流域史前星象图的表达。若想证明,需要一系列证据及材料进行推导,需要独立研究。其星象学亦非常发达,只不过在星宿的划分与运用上,与华夏的系统稍有不同罢了。


就全世界范围来说,目前世界公认最古老的星纹实证器物,是3600年前的一件青铜盘。请看6666-4图,它现藏于德国国家史前博物馆,2013年,该星图青铜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计划”,专家称该文物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系列,如一旦重新被世界认知,必将改写“世界最古老星纹器物”的历史,同时将人类对星象的明确认知,提前1400~1700年。


丁成绪系自由画者,自由撰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