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怡颜悦让我知道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濠上三寻 2022-09-25 发布于河北

颜怡颜悦是脱口秀大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只因为她们是一个双胞胎,更多是她们段子产生的后劲。

听她俩的脱口秀,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消化能力。

比如在脱五(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淘汰赛中,她们提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我完全没听说过,不知道该笑不笑。

那个段子结束于“张嘴就能搞定你…”,非常突兀,明显没有讲完。我怀疑后面还有内容,应该是和“张嘴--核酸”有关,可惜没办法看到文本。

不过我主要还是好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搜索出几篇相关推文,发现是一种类似于“恋PUA”情结的精神症候群。

其来源是,两个绑匪打劫一家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银行,并劫持四个银行职员做人质,在与警方对质六天后,绑匪放弃抵抗,交出人质,法院起诉两人,四名人质却拒绝出庭作证,更离奇的是,其中一名女人质竟爱上一名绑匪,在后者收押期间还与他订了婚…

他们不但拒绝作证,还凑钱请律师为绑匪辩护。绑架他们的匪徒成了他们爱戴和保护的对象,法律反倒成仇人。

这种反常行为引起一些心理或神经学家的关注,经过系列社会调研,他们发现这种“人质依赖心理”广泛存在于普罗大众之中。

于是,他们将这种心理或精神症状统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种症状在独-裁专制体系下犹为普遍,比如法西斯和斯大林时代,大力宣扬个人崇拜,极度压制人性。

当独立与自由被吞噬殆尽,暗无天日成为常态,民众已习惯水深火热,偶尔一点小恩小惠就会让百姓感激涕零,大唱赞歌。

结合切身经历、真实处境,我想自己极可能已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这个以“感恩的心”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我找不到一条缝隙去安放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就像中国美术馆里艺术节获奖作品,几乎每件都是“紧扣主题”。

颜怡颜悦的段子,已成了脱口秀大会最后那点血性和“刺世”,她们勇敢提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和欲望再生产,然后一群“讳疾忌医”、受欲望奴役的病人,集体把她俩“淘汰”。

两姐妹大概预料到段子会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消化难度,但她们还是选择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种执拗,结局一般不会讨好,但过程真的很迷人。

这是青春该好的锐气和风貌。

颜怡颜悦尽管比赛排名靠后,但她们无疑是青年思想先锋。

比赛就像烟花,一年一声绽放,放完烟消云散。但思想却是大树,一年一圈年轮,长出根深叶茂。

我现在已记不得那些脱口秀大王的烟火段子,但会永远记得YYYY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告别舞台时,颜怡哭成泪人,小姑娘还是太年轻,太单纯,太理想,太相信。

幸好你们是一个双胞胎,拥有天才的朋友和完整的灵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