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圈决定认知层次,认知层次能改变生活圈

 新用户12603780 2022-09-25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大约30年前,应好友邀请参加他奶奶的葬礼。

我的这位好友家庭条件当时是村上数一数二的

他的父亲是我们一中省重点中学总务处主任;叔父是村中学副校长大哥是市二中老师二哥是村长他是村煤矿会计。

我想他奶奶的葬礼上,吃的肯定比别人好多了。

没想到他们酒席与村上其他人一模一样。

当时我很不解,就问了一个家庭条件很不错的好友。

他给我解释,人家这么做非常明智一不当出头鸟,不会被枪打二按习俗办,不破坏规矩,不会招人骂人家没有多花一分钱,还不会落下骂名。

有人花钱比人多,却招来一堆骂名你说谁聪明谁笨蛋

我当时似懂非懂

上大学时,学校有个教授穿得像个农民,大家都对他指指点点。

参加工作后,单位有个司机,整天西装革履打扮跟领导似的

有次送领导开会,主办单位把他当成了领导,毕恭毕敬地接待。而把真正的领导当成了司机,冷落一旁。

事情在系统内迅速传开

有人领导不对,太不修边幅

也有人骂这个司机爱扎势,不知自己是干什么吃的

看来,司机再有钱,再爱打扮,也不能比领导穿的气派,这是普通群众穿衣的上限。

领导朴素,不爱打扮也不能比司机穿的还差,这是领导干部穿衣的下

北京有个女青年,家境特别富裕,母亲是上市公司高管。

上大学时,每月有1万元的生活费。

从不在学生食堂吃饭不穿几百元的衣服

她的手提包价值一万多。

同学、同事对铺张浪费、奢华生活,非常不满

一个月就6000多块钱的工资,花费都要上万这样的败家子”,谁能交往得起若嫁人养得起?

不久,母亲来北京看她

发现她的衣服那么低档,包包那么廉价。就直接给买了几件价值上万元的衣服,换了个十几万的包包

感慨道,同事眼中爱慕虚荣的败家子,在母亲眼中,我却是不会生活的巴佬。

我真的不知道我该向同事靠拢,还是按母亲的要求生活?请大家帮帮我。

图片

有个在城里工作的妹妹给在农村生活的姐姐,买了一件1000多元的上衣,但姐姐一直没有穿。

妹妹很生气

问姐姐,难道衣服的款式、颜色、大小不合适吗?

姐姐说,非常合适。

难道是衣服的牌子名气不大太便宜吗?

不是太便宜,而是太贵了穿出去别人会骂我

你穿衣服又没花别人的钱他们凭什么骂你

不理他,穿出去气他们

不是一个人接受不了,是所有人都接受不了。

我穿出去,就成了大家的公敌。

我们平时穿衣服也就是50到100元标准

你这1000多元比大家的标准高出了十几二十倍。

穿上它干家务不方便,干农活不合适。

我们这里到处尘土飞扬这件衣服确实没办法穿。

如果弄脏了,弄破了,我心疼

穿在大庭广众面前,特别刺眼,大家都难以接受,我就成了另类。

不知自己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

我生活的圈子,真的容不下这件衣服啊。

我真搞不明白一件衣服还有这么多讲究

妹妹只好不再逼姐姐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圈子都有一个无形的地板,也有一个无形的天花板。

图片

低收入群体如农民、农民工、城市低收入者穿衣的标准大概是50到300元。

若低于50元,就成了乞丐。

大家都没有车,出行靠步行、骑自行车骑电动摩托车坐公交

基本上不去大饭店吃饭

办婚丧嫁娶酒席每桌200到300元

抽烟不超过五元一包,喝酒不超过20元一瓶。

村上人亲友间行礼,一般为1020块

打麻将是12

说话的主题,是吃喝拉撒睡

直来直去不绕弯子

中等收入群体,穿衣平均是300到1000元

有私家车但不会超过20万元

婚丧嫁娶酒席每桌300到600元

抽烟10块一包,喝酒100元一瓶

亲友行100到300元。

打牌五块十块

说话主题有吃喝拉撒睡,还有时政和八卦

一部分直说,一部分要绕着弯说。

高收入群体如高级知识分子、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企业高收入群体,穿衣平均2000元以上

有价值50万以上的小车

有大于150平米的住房

办婚丧嫁娶酒席一桌不低于1000元

抽烟一包50元以上喝酒每瓶不低于500元。

亲友1000元起步

打麻将100块200块为主。

说话很少涉及吃喝拉撒睡,基本不谈八卦,时政、人生感悟、生意经、职场经为主。

主要是绕着说,一般不会直来直去。

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阶层标志呢?

首先取决于每个群体的收入水平不同

收入水平决定支出水平。

其次,学历水平决定认知的理论水平,阅历的丰富程度决定认知的实际水平。

图片

学历和阅历就是认知的收入水平,也是认知的输出水平

认知的收入水平决定认知的支出与输出水平。

认知的输出水平就决定了一个人交往的生活圈层

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与农民群体普通工薪阶层没有共同语言

主要是因为,高级知识分子输出的认知,农民、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接受,无法产生同频共振。

普通工薪阶层与农民群体也没有共同语言

还是因为输出认知农民群体难以接受,无法产生同频共振。

农村的父母与城里的孩子没有办法一起生活

还是因为认知差异太大。

一位农村来的父亲住在城里的儿子家

儿子是某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

父亲每天下楼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说话的人

他也没有什么爱好特长,就去捡废品卖钱,希望能减轻儿子的负担。

儿子知道后很生气

父亲让自己很丢脸,别人还以为他不给父亲吃饭,不给父亲零花钱,父亲无奈才去捡破烂。

父亲说,我干不动重体力活,干不了技术活,只能捡破烂

我在老家一直都捡破烂。

捡破烂一不犯法,我是自食其力不丢人

双方争执不下,父亲一气之下老家。

有人说,打破底层人士的观念和认知,就像了他们家的祖坟他会跟你急

认知是所有人赖以生存的思想根基,是每个人的精神大厦,是思想的家。

每个人的生活都建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之上。

打破底层人士的思想观念和认知体系,如同捣毁了他们居住的唯一家

他们的精神会严重受伤,他们的精神就无家可归就不得不到处漂流浪

他们不你急才怪呢。

中高层人士精神丰富好比有多套房子

拆了这套还有另外几套可以,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艺多不压身的道理

一个人有多种手艺,生活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危机。

唐山某收费员宣称36岁,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收费站撤了,他的生活马上面临危机。

如果他会开车,可以跑滴滴

如果会做饭,可以开饭馆

如果他会弹琴会打乒乓球书法、会画画,可以当老师。

技能是改变阶层最强劲的跳板。

学习是提高技能唯一的手段。

古时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靠的是科举考试,考上了状元。

图片

如今的高考是改变生活圈层的最普遍方式

若高考不成,学一门独门绝技,就像浙江的那位篾匠师傅,他给来杭州参加APEC会议的37个国家元首及夫人编制、竹制小提包,很多人出高价都买不到

一汽的电焊工师傅可以将两根针焊在一起

全国的非物质遗产继承人,人人都拥有独门绝技。

他们都是从底层人群直接走向了中高层人群的榜样

生活圈决定认知层次,是客观规律

认知层次决定生活圈,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认知层次能改变生活圈

只要我们加强学习训练,提高认知层次,按照自己理想灯塔,拼搏奋斗就能打破原有阶层的束缚,就有进军更高层次的希望曙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