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年初,解放才半年多的上海百废待兴,上海市市长陈毅整日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 有一天,市政厅外来了一位年近半百、面容清瘦的落魄中年男子,提出要见陈毅。 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询问陈毅是否会见这名男子。 ![]() 上海市长陈毅 当时,陈毅正在办公室里处理着一份重要的文件,听完工作人员的汇报后,下意识想先婉拒掉。 此时,工作人员突然报了来者的名字——彭育英。 陈毅听后立刻改变了主意,连声招呼工作人员:快将这位客人请进来。 见到彭育英后,陈毅的情绪变得十分激动。他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彭育英的手,眼眶里饱含热泪。 两位故友相见,有着诉不尽的辛酸与泪水。 在战争年代,彭育英曾是国民党委任的江西省大余县的县长,而陈毅则是奋战在深山的红军游击队领袖。 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因为一段特殊的经历建立了坚定的革命友谊。 彭育英向陈毅诉说了自己这些年来的辛酸血泪,求助陈毅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陈毅听完当即表示:我们共产党人不会忘记帮助过我们的朋友! 陈毅坚守纪律,从来不“搞特殊”,为何会帮助这个曾经的“国民党县长”? 这一切都要回到长征时期说起…… ![]() 陈毅 一、这个县长不好当彭育英出生于江西省万安县,早年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在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中,留过洋的彭育英算得上是一位“高材生”。 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彭育英结识了同样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的国民党要员张群、熊式辉等人。 他的政治思想和立场,都受到了熊式辉等人的影响。 因此,彭育英在回国后,未经考察就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了江西省大余县的一名县长。 在当时,这个大余县的县长可不好当。 红军长征撤离中央苏区以后,留守的红军游击队以及中共中央分局在国民党的“围剿”下,不断后撤,一路撤到了赣粤边界的油山一带。 ![]() 红军长征 彭育英所在的大余县,成为了当时国民党打击红军的据点之一。 陈毅、项英率领的红军游击队利用山高林密的地形,与国民党军队巧妙周旋。 而彭育英,只能狼狈应对。 后来,国民党转变了战术,软硬兼施,想从共产党内部瓦解红军的意志。 国民党“进剿”和“招抚”双管齐下,一方面向红军施加压力,一方面给自己的“招抚”政策套上“抗日”的花环,以此来获取民众的信任。 这下子,国民党开始大张旗鼓地喊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在他们的假意宣传下,被“围剿”的红军队伍反倒被污蔑成“不配合”的那一方。 ![]() 红军游击队 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于1937年8月,成立了“招抚委员会”。 彭育英出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区招抚委员会副主任,负责改编江西省各地的“残匪”,加入抗日义勇军。 由于国民党对油山地区进行了军事和经济封锁,所以陈毅的消息没有那么灵通。 再加上唯一的电台也坏了,陈毅和党组织也失去了联系。 中央对于国民党这一政策进行了新的安排,却无法及时传送到陈毅那里。 好在,山下派出的侦察员和秘密交通员带回了一些报纸。从这些报纸中,陈毅察觉到了国民党的蛛丝马迹。 他当即在油山上召开了会议,针对新形势进行了分析,最终决定将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改名为赣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主动出击。 ![]() 红军时期的陈毅 同年8月8日,赣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发表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宣言,向外界传达了我军愿意和国民党军队尽释前嫌,合作抗日的愿望。 得知红军态度后,彭育英大受震惊。 在此前的革命斗争中,国民党军队不顾国家内忧外患,一意孤行地向共产党发起“围剿”。 于情于理,红军都有不和国民党合作的理由。 但是国难当头,红军队伍竟能有如此觉悟和胸怀,这让彭育英对共产党的印象产生了极大的转变。 从此以后,彭育英不再称呼红军为“共匪”了,改称为“友党”、“爱国志士”。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彭育英亲笔写了一封信送到了油山上,希望可以和红军游击队的负责人当面洽谈。 ![]() 大余县老照片 同年8月底,彭育英又联合起江西的多位县长,向红军队伍发了一封“快邮代电”。 他希望在这国家危亡之际,与中共同志共商北上抗日大计。 彭育英的诚意,陈毅也有所感。 大余县四处张贴着“欢迎游击队下山”的标语,中共的同志去大余县政府送信还得到了彭育英的盛情款待。 形势的变化,让陈毅看到了机会。 陈毅决定趁此机会扩大影响,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与国民党联合起来,将日寇赶出中国! ![]() 陈毅(前排左一)与战友合影 二、建立了坚定的革命友谊初秋时节,凉爽的秋风缓缓吹过梅岭山脚下的钟鼓岩寺。平日里静谧肃穆的寺庙,此时却变得喧闹起来。 大余县县长彭育英、管印文书赖志刚、秘书鲁炯雯等人驱车,来到了钟鼓岩寺。 随后,赣粤边特委全权代表陈毅等人,也准时抵达了约定地点。 这注定是一次历史性的会面。 彭育英早早就看到了大步走来、气宇轩昂的陈毅,连忙快步迎上去。陈毅的大名,彭育英早有耳闻。 初次会面,彭育英便觉得十分亲切。他走上前去紧紧握住陈毅的手,主动说道:“敝人大余县县长彭育英。” 陈毅也回握住彭育英的手,爽朗地说道:“哈哈,我就是那个游击队的陈毅!” ![]() 陈毅老照片 在此前国民党的宣传里,战斗力超强、久“剿”不倒的陈毅早已被“妖魔化”。 今日一见,彭育英只觉得眼前的魁梧男子率真坦诚、豪气十足,和谣言里所描述的陈毅完全不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彭育英看着眼前的陈毅,故意打趣道:“你们的队伍搞得我们好苦哦!” 陈毅哈哈一笑,没有因为彭育英的自谦而感到骄傲,而是坦诚地说道: “不再打内战就好了,从今以后,我们就是朋友!” 听到这话,彭育英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 红军时期的陈毅 随后,陈毅和彭育英并肩走进寺内,开始了正式的会谈。 陈毅的幽默爽朗让本次会谈的气氛,进行得十分融洽。 彭育英也在心中,不断地称赞陈毅,对陈毅产生了由衷地好感。 两人谁都没有想到:此时不同阵营的两人,将在日后建立下深厚的革命友谊。 会谈结束后,彭育英拍拍胸脯,向陈毅许诺:“你们下山、进城的安全和给养问题,我负完全责任!” 有了彭育英的这句话,陈毅也觉得踏实了许多。 几日后,在彭育英的牵线搭桥下,陈毅又前往了大余县池江镇再次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这一次,彭育英特意安排了师生代表在街道两旁迎接,还在当地的医院准备了一间病房供陈毅休息。 ![]() 国共合作宣传标语 彭育英还安排了许多本地和外地的士绅名流与陈毅会面,给了陈毅宣传共产党政策的机会。 就这样,陈毅一边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国共合作相关事宜的谈判,一边与军政界名流宣传共产党的一致抗日的主张。 由于陈毅长期居住在山上,生活条件很差,所以得了一身的疥疮。 此次来大余县谈判,陈毅刚好住在医院,便找了医生为自己看病。 彭育英得知陈毅的病情后,十分上心,立马动用起自己的人脉关系,从广州买来了当时非常昂贵的进口特效药。 这小小的疥疮折磨了陈毅好几年,请医生看病吃药花了不少钱,却始终无法治愈。 没想到,彭育英买来的特效药一下子就治好了。为此,陈毅十分感激彭育英。 在彭育英和陈毅的双方配合下,本次谈判进行得十分顺利,很快就签订了关于红军游击队下山的协议。 ![]() 蒋介石 彭育英是真心希望国共可以联合在一起共同抗日的。 此前蒋介石不顾外敌入侵,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围剿”红军的时候,彭育英心中就产生了不满。 如今国共达成了合作关系,彭育英是真心感到高兴。 红军下山以后,赣州保安司令部给红军发了被子和衣服,结果不少战士发现发下来的服装都是破旧的,甚至还有血污。 陈毅知道后,为此大发脾气。 彭育英当即赶往赣州,找到了保安司令马葆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马葆衡。 最终在彭育英的动员下,马葆衡将发给红军的一半服装换成了新的。 那些破旧脏污的全部都清洗干净,缝补好以后,才被交给了义勇军办事处。 ![]() 抗日义勇军 后来,抗日义勇军开赴前线后,彭育英释放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对于留守的党组织成员均予以关照。 在红军最困难的时期,彭育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分别之际,陈毅再次紧紧握住彭育英的双手,不舍地说道:“后会有期!” 在这充斥着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中,一句“后会有期”便是最好的祝福! 陈毅内心十分感谢彭育英的付出和帮助,两人之间也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只可惜今日一别,日后便是天南海北,谁都不知道归期。 ![]() 陈毅 三、倾家荡产也要帮你!1939年,蒋介石撕掉“伪装”的面具,再次掀起了反共高潮。 在此等事关国家危急存亡之际,蒋介石不断地寻衅滋事,我军不仅要对抗日军,还要应付国民党。 此前受到共产党赞扬的彭育英,此时也成为了国民党针对的对象。 顽固派和反动派多次向国民党政府控告彭育英“蹂躏地方,搞赤化”。熊式辉念及旧情,多次替彭育英开脱解释。 一时间,彭育英成为“万夫所指”。 他看着被日寇践踏的华夏大地,饱经战争摧残的无辜百姓,还有那些野心勃勃、信口雌黄的“国民党政治家”,突然觉得此等官场也没什么意思了,便主动向江西省政府辞职。 熊式辉极力挽留,然而彭育英去意已决。 最终,彭育英离开了政界,转入金融行业工作。 ![]() 裕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1949年,彭育英出任裕民银行副行长。同时期,共产党指挥人民解放军南下渡过长江,向江南进军。 被解放军追得仓皇逃窜的胡链部队退到了赣南一带,败军宛如土匪一般四处洗劫。 裕民银行也被这些“强盗”洗劫一空,彭育英抓住机会逃了出来,求助于自己曾经的部下赖志刚。 在赖志刚家住了几天,彭育英整日愁眉不展,为自己以后的出路而担忧。 彭育英出生于1893年,当年已经56岁了,中年失业,该如何养活家人? 赖志刚劝他投靠人民政府,彭育英却考虑到自己当年在大余县当县长的时候还公开“围剿”过红军,现在去投靠共产党,共产党会尽释前嫌帮助自己吗? ![]() 陈毅出任上海市长 后来,赖志刚在报纸上看到了陈毅出任上海市长的消息,连忙兴冲冲地找到彭育英,劝他去找陈毅: 咱们当年在大余县的所作所为还有为共产党提供的帮助,陈毅将军是最清楚的。 彭育英兴奋地看着报纸上刊登的关于陈毅的消息,眼神里再次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他激动地说道:“对!对!去找陈毅将军!” 很快,彭育英就来到了上海市政厅找陈毅。 他主动向工作人员说起了自己的名字。但彭育英当时的穿着打扮很落魄,很担心陈毅是否还记得自己。 没想到,不一会儿陈毅就派人出来迎接了彭育英。 ![]() 陈毅在工作中 这次两人相见,都已到中年。 彭育英激动地握住陈毅的双手,陈毅也紧紧握住彭育英的双手,和当年在梅岭山钟鼓岩寺初见时的情形一模一样。 再见故友,彭育英不禁红了眼眶。他哽咽着说道:“陈将军当年说得好,真是后会有期啊!” 随后,彭育英向陈毅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艰难遭遇。 陈毅感慨万分地说道: “我们共产党人不会忘记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当年大余、赣州谈判,彭先生申明大义,拥护国共合作,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情。 现在,解放了,我们欢迎彭先生参加恢复国民经济的建设,为人民再作些贡献。” 在陈毅的帮助下,彭育英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提篮桥区任职。 后来,他还出任过上海文史馆馆员、市政府参事等职务。 陈毅(左一)和毛主席 结语:陈毅帮助彭育英,并没有破坏自己坚守的纪律和原则,更没有“搞特殊”。 彭育英虽然曾经是国民党的人,但却在共产党最困难的时期伸出援助之手,向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帮助。 共产党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帮助过自己的恩人的! 彭育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恩人,当我们有条件的时候,一定会尽己所能地帮助恩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忘的行为准则! |
|
来自: Loading69 > 《南方各省游击队/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