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世纪澳门文学:从历史走来,正青春

 关外大雁 2022-09-25 发布于辽宁

权威文学资讯,深度作品解读。

文章图片2

新世纪澳门文学:多元之美

郑海娟

澳门与文学的因缘始自明末文人的南迁。明清鼎革之际,澳门这片化外之地成为明遗民逃避清王朝的桃花源。迨至清末,一些前清遗老又再度流离隐居于这座濠镜小城。南来文人结社酬唱,传统文学也随之“移植”入澳门,其后“雪社”等本地文学团体的成立和郑观应等思想家、文学家的出现,则进一步促成了传统文学在澳门的生根发芽。新文学在澳门的发展同样迟缓,战时内陆作家的驻留,曾短暂地充实了澳门文坛,然而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才出现《新园地》《红豆》等文学刊物,聚集起新文学的第一批开垦者。

到了八十年代,澳门文学方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界常将作家韩牧1984年关于“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的倡议,视为澳门文学拥有自觉意识的标志。澳门文学至此开始获得长足发展,本土作家、新移民作家涌现,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的创办也为文学传播提供了绝佳的平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从葡萄牙的“飞地”到特区政府,经过蜕变的澳门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文学上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发展趋向。总体而言,新世纪以来,澳门文学的发展与趋势大致呈现出三个特点。

从过客文学走向自身内在成长

如前所述,南来文人曾经一度是澳门文学起源、发展的主要推手和依靠,这些因种种原因旅居澳门的作家留下了观光式的文字,其中不乏怀乡思国的情感,他们本身是澳门的“过客”,其创作也多为“过客文学”,与澳门本地缺少更深的连结。八十年代文学自觉时代开启后,澳门开始有意识地拓展适宜文学生长的环境,加强对本地作家的支持与培养。特别是回归后,在政府文化机构的大力扶持下,澳门文学迅速发展,本土作家与移民作家一起,共同推动着澳门文学建设。

在今天的澳门,本土作家和移民作家联手为澳门文学界定着新的意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澳门视为自己的家园,用深情的笔墨书写这里的历史和现实。资深作家如李鹏翥(2014年去世)、李观鼎、鲁茂、淘空了、林中英等人,在新世纪仍笔耕不辍;同时新一代作家也在崛起,廖子馨、穆欣欣、姚风、黄文辉等,堪称实力派作家的代表;而更年轻一代的作家,如寂然、梯亚、吕志鹏、袁绍珊、陆奥雷等人也已崭露头角。

文章图片3

诸种文类中,散文创作在澳门数量最多,其中常见倾诉生活情境的日常小品。诗歌创作最受瞩目,新世纪以来,新一代青年诗人包括袁绍珊、沈慕文、海芸、雪堇等人在诗坛崛起,这些年轻诗人的作品,尤其是“后回归时代”诗人群体,不但书写对澳门特定历史和地理空间的感悟,也留心勾勒和反思澳门当下的社会图景,其诗作不拘一格,为澳门诗坛带来一股新气象。

澳门文学的特色之一是拥有发达的文学社团,社团的组织形式让文学与读者、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一些大型社团,如澳门笔会、澳门中华诗词学会等,在推动文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以澳门笔会的作用最为突出。笔会以鼓励写作、繁荣文学为宗旨,着力凸显文学上的澳门特色,塑造澳门文学形象。今天的澳门笔会已经凝聚起澳门主要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并定期出版会刊《澳门笔汇》,主办澳门文学奖、澳门中篇小说征文,还组织编写澳门文学中学补充读本、推行儿童文学计划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学社团在与读者互动方面的优势,在澳门文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归之后,澳门中文报刊迎来了发展机遇,其中以《澳门日报》销量最大。《澳门日报》的纯文学副刊《镜海》副刊,可以说是当代澳门文学意识勃兴、发展以及文学观念演变的缩影。它兼具文艺报纸和研究刊物的双重身份,在文学性、思想性和社会性诸方面均发挥着重要意义,《镜海》副刊的作者大多是活跃在澳门文坛的文学创作者、研究者。进入21世纪后,《镜海》副刊上出现大量反思社会文化的文章,成为引领社会文化转向的旗帜。《澳门日报》以及前述《澳门笔汇》等报刊充当着澳门文学在本地发表的重要平台。以诗歌为例,自2000年起,原来曾发挥重要角色的五月诗社淡出澳门诗坛,《澳门现代诗刊》停刊,新诗发表的平台则由《澳门日报·镜海》《澳门笔汇》《湖畔》等报刊承担。

作家的培养、文学社团的壮大和报刊媒体的支持使得澳门文学在新世纪走向自身内在成长成为可能。澳门文学终于摆脱了寄生状态,逐渐发展健全成为自成系统的有机体。

从地域文学走向汉语文学世界

长期以来,澳门的文学空间相当狭窄,离岸作家、离岸作品的现象一度极其普遍。受限于此,澳门文学作品曾经多是流于表面的本地生活经验,很难引起更大范围内读者的共鸣。近年来,随着回归后澳门文学的蓬勃发展,澳门与内陆、港台和国际社会之间的文学交流不断增强,澳门作家作品开始注重吸收最新的创作理念,深入关注人类普遍性问题,在形式和主题两方面深度开掘,彰显出澳门文学兼具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色。

以小说为例,澳门新生代小说家近年来尤其关注小说书写的创新,其中既有对人的生存经验的格外关注,也有对叙事方式的积极探索。阅读澳门小说作品,每每会看到其中浓烈的现代意识,以及突破传统、探索多元表达的尝试。例如,寂然的《夜黑风高》系列以及《岛屿的语言》等作品采取多重主题,颇具实验性。梯亚的小说如《陶渊明研究》则突破固有的小说形式,并带有浓厚的后设意味。

文章图片4

盛世多文事,在今天的澳门,既不乏五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展览,也常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回归之后,澳门本地的文学活动相当兴盛,绚烂缤纷的文学奖和形式多样的征文,为培养和挖掘澳门作家提供了契机。其中,文学奖评选堪称一年一度的澳门文坛盛事,历年获奖作品题材丰富、各具特色,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深挖澳门历史文化的作品渐趋多见,例如第六届澳门文学奖一等奖小说《刺客》,就以澳门历史上著名的刺杀亚马留总督事件为主题。“2008澳门中篇小说征稿”获奖作品《迷魂》则刻画了17世纪发生在澳门的葡荷之战,藉由文学书写去重构历史现场。可以说,当代澳门文学作品的历史感日益浓重,这种历史感又与澳门作为国际化都市的现代感交错互现,构成澳门文学书写的特色之一。

1999年回归之际,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曾推出第一套《澳门文学丛书》,共计20卷本。2014年开始,作家出版社推出新一套“澳门文学丛书”,截止2019年,已分四辑出版。这套丛书体量可观、题材广泛,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均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它从文学的角度,全面再现当代澳门的社会生活,代表了澳门文学在近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甫一问世即引起内陆文坛关注。与澳门相关的大型系列图书还包括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澳门人文社科研究文选》,这类丛书的出版既帮助澳门文学走出了狭小的岛屿,也给澳门与内陆的文学对话提供了更多机会,有助于打开澳门文学建设的视野和格局。

此外,截至目前,澳门基金会、文化局已连续九年精选本年度小说、散文、新诗和古典诗词,结集成册,逐年推出《澳门文学作品选》,这套丛书汇总和展示了澳门各年度的文学创作成果,不但体现了澳门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而且便于增加澳门文学对外交流的机会。这套作品选目前已逐步开始产生效应,引起了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总体而言,近年来,澳门文坛一方面致力于挖掘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关注瞬息万变的现代城市症候,努力尝试从中深化自身特色,同时不断走出岛屿边界,与世界不同地区的华文文学展开对话和互动。新世纪,澳门作家正在不断地突破地域限制,以历史感融合现代表现手法,针对人类当下命运的普遍性问题发问和书写,这既是新世纪提出的挑战,也为澳门文学凭借自身特质加入中国文学大家庭,以及更深刻地融入汉语文学世界提供了可能。

从业余文学批评走向专业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二者相辅相成,澳门的文学批评者最初往往本身也是文学创作者,他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同作品进行真诚的对话,发表吉光片羽般的感悟和评点,常常温和有余,而批评力度不足。今天,伴随澳门文化地位的提升和文学创作的发展,澳门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氛围渐浓,业余的、感悟式的文本解读与阐释开始转向更富学理性的分析和艺术规律的概括。

近年来,朱寿桐关于澳门文学的系列研究与批评颇值得关注,他从汉语新文学的总体视野返观澳门文学,站在汉语文学研究的高度,去把握澳门文学的特色和问题,并通过对澳门文学的研究,进而深入到整个汉语文学的研究中去。相关研究、评论视野宏大,格局开阔,有助于培育澳门文学的环境,促进创作与批评、学术研究之间结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不仅如此,澳门的批评视野也逐渐挣脱开地域限制,寻求向外发展的空间,其批评的对象不再拘泥于澳门作家、澳门文学,而呈现出立足澳门、放眼世界的格局。荒林的《中国女性文学读本》便囊括了海峡两岸不同历史阶段的女性作品,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现代性经验。类似的尝试有助于进一步打破澳门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地域性色彩,进而为文学建设提供更深的滋养。

文章图片5

值得一提是,内陆及港台批评界今天对澳门文学的关注也日益增多,内陆出版的文学史中,澳门文学所占的篇幅呈增长趋势,介绍、研究澳门文学的报刊文章数量也在大幅提升,汇聚两岸作家、学者的文学研讨会更是益发频繁。内陆和港台批评界对澳门文学生态的把握普遍比较准确,他们的参与既提供了“局外人”的视角,也提升了澳门文学评论的总体水平,在促进澳门文学批评理论建设、开拓澳门文学批评格局、营造开放的批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内陆及港台批评界的加入,为澳门借鉴其他地区的汉语文学经验、丰富自身文学形式与内涵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成就了澳门独特的身份,也为它塑造了中西交汇、多元包容的文化格局。回归之后,澳门刚刚走过二十个年头,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在今天仍然焕发着新的活力和别样的光彩。文学在澳门根柢相对孱弱,回归后的澳门,文学生态仍存在不足,例如,文学市场依旧狭窄,读者数量有限,但整体状况趋向良性发展,澳门与内陆、港台在文学上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此外,澳门文学写作群体虽无职业作家,但创作者整体素质高、年龄梯队适宜,且相关群体还在不断扩大。澳门作家来自各行各业,其创作本身带有跨界性,笔下体现的写作流派、风格各具特色,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之美,由此构成的“鸡尾酒”景观仍在持续发酵当中。应该说,回归后的澳门文学彻底摆脱了先天的寄生性,逐渐成长为岛内与岛外积极互动,创作与批评齐头进步的有机体,为澳门文学在未来的进一步长足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1999年回归以来,澳门文学创作群体既传承过去,努力转化本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又面向未来,以创新的方式再现这一地区特殊的生活和思想样态,塑造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在评论界、文化事业机构的共同推动下,澳门文学兼具本土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质变得越来越明显,并以其独有的特色镶嵌在汉语文学的版图之上,为汉语文学世界增彩。展望下一个二十年,澳门文学的土壤必将更加肥沃,澳门文学作品也将更加受人瞩目。

编辑 | 魏英婕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