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阳昭公主

 zqbxi 2022-09-25 发布于江西

大唐人物志·平阳昭公主列传

与唐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普通女子大多遵从三从四德,富贵的养尊处优,贫穷的做些女红补贴家用,有儿子的就相夫教子。平民尚且如此,何况一个正统皇朝的公主公主?

然而,有一位唐朝的公主却表示反对。她不像一般公主,呆在皇宫或府邸中,整日无所事事,也不像同是唐朝的武则天那么野心勃勃,而是征战四方,为国家的大业立下汗马功劳。

平阳昭公主(?~623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建国初期的公主,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同为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

平阳昭公主虽然贵为公主,但毕竟是女儿身,因此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她的名字,一些武侠小说说她叫李秀宁或三娘子,但只是杜撰附会。“平阳公主”是她在世时的封号,“昭”字是她去世后的谥号,由于历史上实在是太多“平阳公主”了,为了不把这些“平阳公主”搞混,故称她为“平阳昭公主”。

平阳昭公主像

平阳昭公主在李渊尚未起兵时,嫁给了晋州临汾人、时任隋朝元德太子杨昭(隋炀帝杨广嫡长子)的千牛备身柴绍,定居长安城。柴绍出身官宦世家,他爷爷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柴烈,父亲是隋朝太子右内率柴慎。柴绍后来为唐朝的大业立下了很大的贡献与功劳,名列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柴绍像 

按常理来讲,平阳昭公主的一生就这样平平无奇地度过了,相夫教子,四世同堂,最后平安离世。然而,不久后的一件大事却彻底地打乱了她的生活。

公元61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平阳昭公主的父亲、柴绍的岳父、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正式决定起兵造反。由于李渊一旦公开造反,当时居住在长安城的平阳昭公主与柴绍夫妇肯定会被隋朝廷挟持或杀害,因此李渊在造反前夕,派使者秘令两人迅速回到太原。

由于担心柴绍和平阳公主两个人一起离开长安会引起隋朝探子的注意,从而使李渊的造反意图暴露,所以柴绍就对平阳昭公主商量说:“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这句话是《旧唐书》中的说法,《新唐书》中是“尊公将以兵清京师,我欲往,恐不能偕,奈何?”)。意思大概是说,“岳父马上要起兵反隋了,我想要去迎接他。可是若我与你一起去太原,可能会被隋朝探子注意,我一个人走却怕你会有危险,到底该怎么办呢?”看来柴绍也知道自己家老婆极其聪明,于是就向平阳昭公主请教。

平阳昭公主却道:“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这是《旧唐书》中的说法,《新唐书》中是“公行矣,我自为计。”)

柴绍拗不过平阳昭公主,于是只好兵分二路,柴绍偷偷跑回太原李渊处,平阳昭公主则去李家在鄠县(今陕西户县)的庄园,散尽家财,招收了南面山中的亡命徒几百人,声援在太原起兵的李渊,成了反隋群雄的一员。

而此时的柴绍则跟随着李渊打天下,屡立功劳,是李渊手下的大将。真可谓是“反隋夫妻兵”。

平阳昭公主继续拓展势力。当时有个西域的胡商叫何潘仁,后来天下大乱,何潘仁也聚众于司竹园,落草为寇,自称总管,劫持了隐居的隋朝高官李纲(后入唐朝)当自己的长史,势力庞大,却未有所属。平阳昭公主于是派遣自己的家僮马三宝(明朝的郑和原名马三宝,两人刚好同名)前往说服何潘仁归降自己。马三宝见到何潘仁后,好说歹说,用尽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了何潘仁归降(当时平阳昭公主的势力还没有何潘仁的大)。于是,平阳昭公主得到了几万兵马,大大地涨大了自己的势力(史籍中没有记载何潘仁率领了多少兵马归降,某推测,何潘仁至少也率领了一两万士兵投降)。

何潘仁归降平阳昭公主后,马上就立了功,攻占了鄠县,平阳昭公主终于有了她的基本盘。

接着,马三宝又劝降了大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人,他们各带着数千属下来投奔平阳昭公主。

这时,隋朝廷不断派兵来攻打平阳昭公主,但每次都被公主手下大将马三宝、何潘仁击退。不但如此,平阳公主还攻占了盩厔、武功、始平等地。

平阳昭公主治军非常严格,军纪严明,令出必行,又禁止兵士抢掠,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于是很快平阳公主的军队就发展到了七万人。《新唐书》载“勒兵七万,威振关中”,可谓威风凛凛。

另一边的李渊在得到了平阳公主的密报后简直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女儿以一界女儿身,居然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后来李渊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关中,李渊便派柴绍率几百骑兵迎接平阳昭公主。平阳昭精挑细选了精兵一万多与兄弟李世民在渭河北岸会合。一起围攻长安。与她的丈夫柴绍平级,两人各置幕府,均为李渊手下大将,军中都叫她的军队为“娘子军”。这在以前,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久,长安城破,李渊入主长安,登基为帝,平阳昭被封“平阳公主”。由于平阳昭有赫赫的战功,因此每次被李渊赏赐,都与其他的公主大为不同。

攻克长安后,并不代表李渊的势力就稳固了。当时虽然长安已被拿下,但唐朝四周都是敌人,例如薛举、李轨等,因此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守住大唐大本营山西的人。这个时候,平阳昭公主被选上了,她防守的地方就是在今天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的苇泽关,苇泽关是出入山西的咽喉,守住了苇泽关,就几乎等于守住了山西。后来由于平阳昭公主长期镇守苇泽关,苇泽关便易名为“娘子关”。(详见下文)

在此之后,平阳昭公主便一直镇守娘子关。这段时间,平阳昭公主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任何记载,因此,我们无从知晓平阳昭公主在这段时间究竟做了什么。

直至六年后,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六年)二月初,史书上才又有了有关平阳昭公主的记载,但这一次不是平阳昭公主得胜的消息,而是她的死讯。

平阳昭公主的葬礼十分特别,是以军礼下葬的,“诏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这时,太常(掌管祭祀、礼仪的礼官)有意见了,他说:“"妇人葬,古无鼓吹。",意思是说,按照礼法,女子的葬礼不能用鼓吹这种军乐。李渊怒了,我tm给自己能征善战的宝贝女儿搞点特殊不行啊!但他毕竟是一代明君,于是道:“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新唐书》中这句话是“鼓吹,军乐也。往者主身执金鼓,参佐命,于古有邪?宜用之。”)

意思是说,昔日平阳公主在司竹园起兵以应大唐,亲自上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想当年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皇后、成王的母亲邑姜,虽然只是一界女流,但却被列入周武王的“十乱”(即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十个有才能的人)。平阳昭公主“功参佐命”,这种奇女子,自古以来都少见,因此以军礼葬之,有何不可?

于是“遂特加之,以旌殊绩”,按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而平阳昭公主也成为了古代中国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性。值得一说的是,平阳昭公主死时,留下了丈夫柴绍、两个儿子柴哲威与柴令武,自己独自战死,因此我们不得不为平阳昭公主的忠勇与气节而拍案赞叹。

平阳昭公主作战图 

平阳昭公主的生平至此结束,下面是对公主的一些分析。

1、平阳昭公主在初起兵时,劝降了何潘仁、李仲文、丘师利、向善志等人。看似轻松,其实这些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强盗,丘师利的弟弟丘行恭(唐太宗大将)后来还吃过谋反者的心肝。因此,平阳昭公主让这些人诚心归附自己,是非常危险和不容易的。《新唐书·裴寂传附马三宝传》中曾载“(何)潘仁入谒,(马三宝)以百兵为主卫(护卫公主)”,可见一斑。

其实这些人会投靠声名不显的平阳昭,主要是因为在当时,投降平阳昭公主和投降李渊没有区别,也就是说,投降了平阳就等于投降了前途无量的李渊。但是,平阳公主能让这些大盗悍匪心服口服地服从自己的调遣,把这些本来不互相统属的乌合之众在短时间内变成一支善战精旅,战无不克,都是因为她自己的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和魅力。

2、死因问题

对于平阳昭公主为什么会突然死亡,学界有不同解释。比较主流的是她战死在当时唐朝平灭刘黑闼之战中,因为平阳昭公主镇守的娘子关正好在双方交战的前线,而平阳昭很有可能会参加该次战役,最后在战争中不幸战死。

不过,近来又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例如说她是在与突厥的作战中身亡,当时中原大乱,突厥常常入侵中原国家(虽然说李渊跟突厥结了盟,但突厥还是会搞些动作);

第二个解释是平阳昭公主旧伤复发,不幸去世;

第三个解释是平阳昭公主牵扯到了李唐皇子内斗中,从而被关系较差的太子李建成刺杀身亡,这个解释也有道理,当时太子李建成(皇四子李元吉)与皇次子李世民为了争夺下代帝位反目成仇,平阳昭公主曾经与李世民曾经并肩作战,倒向李世民一方并非不可能,于是就被太子李建成或者皇四子李元吉派刺客刺杀,最后不幸身亡;

还有人说是因为李家有家族遗传的心脏病,平阳昭公主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死,这个也能说得通…………

总之,平阳昭公主的真正死因是什么,现在有许多种说法,至于那种说法才是真的,那就只能穿越回去亲自问她了。

3、年龄问题

史书上没有记载平阳昭公主的生卒年,所以我们只好通过只言片语来推断平阳昭公主去世时的年龄。

首先,平阳昭公主跟李世民,谁大谁小?考《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中的记载,李世民亲口叫李渊的第五女————长广公主为姐姐,而平阳公主是李渊第三女,那么平阳公主就是李世民的姐姐。而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9年,所以平阳公主肯定出生在这以前。

然后,李建成出生于589年,柴绍出生于588年,由于平阳公主和李建成乃是一母同胞,因此不可能在同一年出生;假若平阳公主比李建成大(589年以前),那么就是说平阳公主与她的丈夫柴绍(588年或以前)一样大或更大,可这在古代封建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能得出,平阳公主大于李世民,小于李建成。

于是乎,我们就能知道平阳公主出生年份的大概范围,即590年-598年(平阳公主与李建成、李世民都是一母同胞,不可能在同一年出生)。那么最后的结论是李渊起兵之时(617年)平阳昭公主约为19岁-27岁,她去世时约为25岁-33岁。

但是个人认为,平阳昭公主在李渊起兵时的表现,不是一般19 20岁古代女子能做到的。但是也许平阳昭公主自幼聪颖过人?其弟李世民在历史上崭露头角时是在隋末雁门之战中,当时他才大概16岁。因此这也不能作为理由。

4、平阳公主与柴绍生有二子。

大儿子名柴哲威,继承柴绍谯国公的封爵,后弟弟柴令武谋反,被连坐,流徙岭南,又被起用为交州都督,死于任上。

小儿子名柴令武,迎娶了巴陵公主(后追赠为北景公主),唐高宗永徽四年,与房遗爱、薛万彻等人谋反,欲立荆王李元景为帝,事发后自杀,其妻巴陵公主也被赐死。

5、前面提到平阳昭公主攻破长安后,长期镇守娘子关,直至去世。但这并没有被正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记载,而是记载于清朝《平定州志》中,“娘子关,在州东北九十里,即古苇泽城。唐平阳公主驻兵于此,故名”,《辞海》中亦云“娘子关亦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尝统娘子军驻此,因名”。

不过“娘子关”名字的得来却还有一种说法,明朝《永乐大典》中载“承天镇,在平定州东北九十里,古妒女祠在焉,故俗谓娘子关”,不过被平定州志反驳“俗传因妒女祠得名者非也”。而《平定县志》(1992年版)则把两种说法都列出来“一说唐太宗李世民之妹率兵驻守,创建关城,故名;一说春秋时期介子推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筑妒女祠得名”。

到底平阳昭公主有没有在娘子关镇守过,娘子关的得名原因究竟是什么,目前学界众说纷纭。

山西娘子关图 

6、附新旧唐书中,柴绍的记载

《新唐书·柴绍列传》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幼矫悍,有武力,以任侠闻。补隋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妻以平阳公主。将起兵,绍走间道迎谒。时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亦自河东往,遇诸涂。建成曰:"追书急,恐吏逮捕,请依剧贼,冀自全。"绍曰:"不可。贼知君唐公子,必执以为功,徒死尔。不如疾走太原。"既入雀鼠谷,闻义兵起,谓绍有谋,乃相贺。授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领彀骑,发晋阳。先抵霍邑城下,觇形势。还白:"宋老生一夫敌,我兵到必出战,可虏也。"大师至,老生果出,绍力战有功。从下临汾、绛郡,隋将桑显和来战,绍引军缭其背,与史大奈合攻之。显和败,遂平京师。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高祖即位,拜左翊卫大将军,累从征讨,以多,进封霍国公,迁右骁卫大将军。吐谷浑、党项寇边,敕绍讨之,虏据高射绍军,雨矢,士失色。绍安坐,遣人弹胡琵琶,使二女子舞。虏疑之,休射观。绍伺其懈,以精骑从后掩击,虏大溃,斩首五百级。贞观二年,平梁师都,转左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加镇军大将军,徙谯国。既病,太宗亲问之。卒,赠荆州都督,谥曰襄。

二子:哲威、令武。哲威为右屯卫将军,袭封。坐弟谋反,免死,流邵州。起为交州都督,卒。令武尚巴陵公主,迁太仆少卿、卫州刺史、襄阳郡公。与房遗爱谋反,贬岚州刺史,自杀。公主亦赐死。」

《旧唐书·柴绍列传》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也。祖烈,周骠骑大将军,历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慎,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绍幼趫捷有勇力,任侠闻于关中。少补隋元德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微时,妻之以女,即平阳公主也。

义旗建,绍自京间路趣太原。时建成、元吉自河东往,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绍曰:"不可。追既急,宜速去,虽稍辛苦,终当获全。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建成从之,遂共走太原。入雀鼠谷,知已起义,于是相贺,以绍之计为得。授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大军发晋阳,兼领马军总管。将至霍邑,绍先至城下,察宋老生形势,白曰:"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及义师至,老生果出,绍力战有功。下临汾,平绛郡,并先登陷阵,授右光禄大夫。隋将桑显和来击,孙华率精锐渡河以援之,绍引军直掩其背,与史大奈合势击之,显和大败,因与诸将进下京城。武德元年,累迁左翊卫大将军。寻从太宗平薛举,破宋金刚,攻平王世充于洛阳,擒窦建德于武牢,封霍国公,赐实封千二百户,转右骁卫大将军。吐谷浑与党项俱来寇边,命绍讨之。虏据高临下,射绍军中,矢下如雨。绍乃遣人弹胡琵琶,二女子对舞,虏异之,驻弓矢而相与聚观。绍见虏阵不整,密使精骑自后击之,虏大溃,斩首五百余级。贞观元年,拜右卫大将军。二年,击梁师都于夏州,平之。转左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七年,加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改封谯国公。十二年,寝疾,太宗亲自临问。寻卒,赠荆州都督,谥曰襄。

子哲威,历右屯营将军,袭爵谯国公。坐弟令武谋反,徙岭南。起为交州都督,卒官。令武尚巴陵公主,累除太仆少卿、卫州刺史,封襄阳郡公。永徽中,坐与公主及房遗爱谋反,遣使收之。行至华阴,自杀,仍戮其尸。公主赐死。」

7、附新旧唐书中,平阳昭公主(柴绍)家僮、后为唐太宗大将的马三宝的记载。

《新唐书·裴寂传附马三宝传》

「马三宝,性敏狯。事柴绍,为家僮。绍尚平阳公主,高祖兵起,绍间道走太原。三宝奉公主遁司竹园,说贼何潘仁与连和。潘仁入谒,以百兵为主卫。三宝自称总管,抚接群盗,兵至数万。唐公济河,授三宝左光禄大夫。秦王至竹林宫,三宝以兵诣军门谒,遂从平京师,拜太子监门率。别击叛胡刘拔真于北山,破之。从平薛仁杲。与柴绍击吐谷浑于岷州,先锋陷阵,斩名王,俘执数千,以功封新兴县男。后高祖幸司竹园,顾谓曰:"汝兴兵处邪?卫青大不恶。"贞观初,拜左骁卫大将军,进爵为公,卒谥曰忠。」

《旧唐书·柴绍传附马三宝传》

「马三宝,初以平京城功,拜太子监门率。别击叛胡刘拔真于北山,破之。又从平薛仁杲,迁左骁卫将军。复从柴绍击吐谷浑于岷州,先锋陷阵,斩其名王,前后虏男女数千口,累封新兴县公。尝从幸司竹,高祖顾谓三宝曰:"是汝建英雄之处,卫青大不恶!"累除左骁卫大将军。贞观三年卒。太宗为之废朝,谥曰忠。」

马三宝(唐)像 

8、历代对平阳昭公主的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平阳昭公主之胞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

明朝官员、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有诗《娘子关偶成》云:“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现当代文学家钱世明有诗《雨中登娘子关》云:“乱山微雨间,按剑仰雄关。 娘子今何在?绵河去不还。 泉声思铁骑,春色想红颜。 一自供游赏,险隘笑登攀。 ”

今人青萝有诗《燕歌行————怀平阳公主》云:“山北烟尘起,山南乌云低。君生当立业,妾岂重别离。 且去莫为怀,重逢会有期。明月照秦川,罗裙换铁衣。 一挥百军和,帷幄破贼兵。方才攻鄠县,转瞬下始平。秋风吹瑟瑟,渭水唱行歌。都言丈夫勇,岂可轻红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