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说话2》:改变影响他人决策

 竺冰落 2022-09-25 发布于河南

文/竺冰落

马东出品的《好好说话2》告诉我们,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本质不过三个原因:(1)基于本能的逆反心理,别人不愿被你改变;(2)由于缺乏信任,别人不敢被你改变;(3)出于不同的思考方式,别人不能被你改变。所以,相应地,我们就有三方面可以锻炼说话技巧::(1)如何降低对方的抗拒心态;(2)如何增加对方的信任感;(3)如何引导对方思考问题的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用“选择”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是非题让我们思考对与错;选择题则是在对的基础上让我们进行选择。毕竟,对于人而言,有了选择,我们就感觉到尊敬,进而愿意去做出一个选择。这样,也会延伸对方的思考。有时候,一个选择,对彼此都有利,我们往往是可以接受的。

当一个人犹豫时,我们不要急着去催,而是告诉对方现在做的决定可以后悔。这样,其实就降低了对方选择的压力,就像现在的“无理由退换货”。记住:一个人只要踏出第一步,往往是不会轻易回头的。

有时候,人不愿意轻易尝试,不过是担心代价太大。 那么,我们在想要他人出场时,可以提前把对方担心的事情说清楚,我们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人们对于善意的请求很难连续拒绝两次,所以,我们可以依次减码,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其次,信任是影响力的垫脚石。与说什么相比,人们更在乎的是“谁在说”。所以,我们在试图说服他人时,可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点出对方的难处和自己提供服务的好处。这样下来,我们成功的几率是比较大的。也就是书中所说的三个“F”:“Feel”(感觉)、“Felt”(感觉过)、“Found”(发现)。

我们要知道: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完美的东西,人们更想要的是一个自己需要的东西。一旦对方觉得你很懂他,他是很愿意听你说话的。同时,一个事情,我们不要形容得太好,容易让人觉得夸大其词。最重要的一点儿在于:我们越是想让一个人做某件事,我们应该直接聊行动,而不是一直谈动机。

第三,书中讲到引导他人思考的六种策略:反向激将法(多奖励)、正面检验策略(往好的方向问)、里根总统的推销技巧(比起他人的结论,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答案)、假装抛硬币(怕后悔,更易纠结)、自我一致性(对方越挑毛病,越说明他感兴趣)、让你说“YES”的特色反问法(说个人的缺点和失败,更易引起共鸣)。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把握沟通的技巧,不断改变自己,从而影响他人的决策。

点个在看,一起成长~

为了感谢各位粉丝小伙伴的喜欢,我建立了粉丝群,入群可以互相学习,感兴趣的小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