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首广为传颂的《君生我未生》诗歌首见于长沙窑瓷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南长沙出土了大量唐代长沙窑瓷器。瓷器上镌刻有许多唐人题诗,引起了文学爱好者的热烈关注。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就是瓷器题诗中极为感人的一篇。 ![]() ▲长沙窑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文壶 ![]() 壹 什么是长沙窑 长沙窑是兴起于唐朝中晚期的商业性窑口,窑址位于长沙所辖今望城区石渚湖彩陶源村一带,今人称其为“长沙窑”,唐时被称为“石渚窑”。 ![]() 长沙窑的烧造历史短暂,但却创造了诸多辉煌。 长沙窑是第一个彩瓷之窑、是第一个将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相结合的瓷窑、是第一个将外来文化广泛吸收的瓷窑,亦是第一个烧造红釉瓷器的瓷窑...... ![]() ▲长沙窑波斯人物舞蹈贴花执壶 湖南博物馆藏 据统计,现今世界范围内收藏的长沙窑瓷器数量已超过7万件,尤以1998年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底打捞出海的“黑石号”沉船上的长沙窑瓷最多,数量超过5.6万件。 在这数万件长沙窑瓷中,有相当一部分瓷器上装饰有釉下彩绘画。 此种瓷器装饰工艺首先是在瓷胎上用褐彩、绿彩、红彩或者以上几种色彩共同描绘,绘画完成后再上釉入窑烧造。 ![]() ![]() 长沙窑釉下彩绘画内容丰富,纹饰虽然简洁,但每一幅画都有不同的韵味,可以说出土的釉下彩绘画中没有一幅绘画是重复的。 ![]() ![]() 贰 “黑石号”沉船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末,一位渔夫在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外海潜水捕捞海参时发现了一堆陶器。随后,一家德国打捞公司闻讯而来,在证实这是一艘沉没古船并命名为“黑石号”后,立即于1998年开始了持续近一年的打捞。 ![]() 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 人们从中发现了带有唐代“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826年)铭文的瓷碗、完好无损的青花瓷盘、罕见的唐代专贡皇室的“江心镜”、唐代皇家大盈库所拨器具以及唐代长沙窑的5万余件瓷器等。 ![]() ▲杨子江心镜 令人惊奇的是:沉船上这5万余件长沙窑陶瓷依然保存完整。这一发现,揭开了长沙窑的神秘面纱。 ![]() ▲“黑石号”沉船唐代长沙窑瓷器 ![]() ▲“黑石号”沉船唐代长沙窑瓷器 ![]() 叁 唐代长沙窑瓷器创烧了釉下彩与釉中彩瓷器。 匠人们以铁、铜作呈色剂,用毛笔将纹饰图案描绘于素胎上,然后用一层釉覆盖;也有的匠人会直接将纹饰描绘于未烧制的釉上,再入窑长时间高温烧制,使美丽的色彩从釉里呈现出来。 ![]() ![]() 釉下彩绘内容丰富,既有人物、动物、花鸟、山水、象形图案,也有诗词文字书法等,艺术造诣达到空前的高度。 ![]() ![]() ▲唐 长沙窑青釉褐蓝彩双系罐扬州博物馆藏唐代流传至今纸绢书画真迹寥若星辰,而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却有许多绘画书法填补了唐代美术史上的空白。 ![]() ▲长沙窑白釉绿彩写意壶 上田社藏 ![]()
![]() 肆 长沙窑纹饰 长沙窑瓷器还具有当时极罕见的瓷器书法艺术; 在它的釉下彩瓷器上题有大量的诗、单句、联句等文字,句子一般为警句,如“仁义只从贫处断”;“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等等。诗则大多通俗易懂,富有风土情趣。 有反映离别相思的:“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 ▲青釉褐彩“一别行千里”诗文壶(残) 还有一瓷器上是刘长卿的《苔溪酬梁耿别后见寄》:“鸟飞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等等 ![]() ▲青釉褐彩“悬钓之鱼”题记壶(残) ![]() ▲青釉褐彩“一暑(树)寒梅南北枝”诗文壶 长沙窑匠人发挥其“创作担当”的才华,开创了“以诗饰瓷”的装饰手法,创作出大量以诗歌、警句作为陶瓷的装饰,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 目前,长沙窑瓷器上发现的题诗有100多首,一般都是青釉下书写褐彩文字,五言诗居多,字体多为行书。 除了最开始提到的爱情题材,还有礼仪教化、警句、思念等诗,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 ▲唐 青釉褐绿彩“仁义礼智信”题记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这些创新性的装饰手段,既有装饰效果,又富文化内涵,对于当时看腻了青白两色瓷器的,唐代人民来说,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长沙窑青黄釉壶 华菱石渚博物馆藏 长沙窑凭借着自己丰厚的历史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一首首瓷题诗在历史长河里漂进坊间,流淌着中国最纯粹的唐瓷文化;那一幅幅瓷画见证了中国陶瓷纹饰的发展,在虚无缥缈的时空里挥洒着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一件件瓷器顺着湘江,跨过汪洋,在蓝色的彼岸开出一朵绝美的东方艺术之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