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三周年祭

 马尔的视觉 2022-09-26 发布于安徽

N天前李四就开始叨叨:张三离开一年整那天,我们兄弟仨去他墓上祭扫一番。老兄弟四人相处多年,终究是个缘分,虽不能同生共死,心意是要表达的。

说到最后竟抽噎起来。

张三死在酒桌上,同他一起喝酒的李四与王二麻子,心里总归有一道阴影刻下痕迹,从此被愧疚感缠绕住。

相比李四,王二麻子还能看开些。人迟早都要归去,张三算是打个前站,给兄弟们先收拾出一块地方,以便将来再聚。

此话不能说不在理,可听着又不那么舒服。

四人数王二麻子年纪最长。奔七的路上岔口,有人越来越怕死,恨不能天天拿医院的各种机器扫描一遍,身体里一有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

王二麻子属于豁达的那一类,六十以后再不做体检。他的理论简明扼要:能治的病来了再治也不晚;不能治的病,与其早查出,恐惧、折腾到死,全在病床上受煎熬,不如快活一日是一日。张三不还是正教授级别的名医来么?说没就没了。

他说的当然属谬论,可听着又挺有逻辑的

王二麻子其实受张三影响极深。

张三生前有个理论:钱多钱少,临了多半都得送到医院里去。医院跟医生管生管不了死,患必死病的人,往往在医院里花钱最多。

我和李四只当他发发牢骚。张三对自己只干个科室副主任耿耿于怀。

王二麻子听了,却在心里记下了;由单位出费用的体检也再不肯去。

张三介绍过医院的黑幕:小病大治多收钱;人躺在手术台上也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王二麻子对医院的信任感就此坍塌。

张三之死,惟李四最纠结。

那一场酒是他邀的局,他总觉得好像是他一把将张三推进了阎王殿。我劝解他很久都不管用,只好开骂,骂他为什么不查查是不是喝了劣质酒,竟放过了真正的罪魁祸首。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简单实用,从此以后李四到处去说那种酒的不是,说是把他最好的朋友给喝死了。

李四说他最近老梦见张三,梦一次他就去张三坟上烧一回纸,可效果甚微,张三还是来梦里找他。慌得他不到两个月,连续跑合肥、上海细细地查一遍身体,查来查去还是气管炎、高血压、脂肪肝,都是暂且死不了的毛病。

看来张三似有事要托付,在梦里流露出的眼神不停地在央求李四,却又不明说。一急,李四便醒了。他思来想去,猜测可能是两个原因所致:呢摊上疫情期间,单位没给他开追悼会。张三是个何等要面子的人,连个告别仪式都不给,咋也闭不上眼。他人生的最后一场酒,独缺了知己马尔,留下了大遗憾,断不肯罢休。

他强烈建议我们仨去扫墓,开个小型追悼会;再带些酒菜,陪张三喝几口。


我知这都是李四自个存着的心事,遂他愿或许心思就淡了,便与王二麻子应诺了下来。

离张三忌日还有几天,李四拿来他撰写的悼词叫我定夺。我一看就有些晕眩,他按照最有档次的高规格,给张三的人生定下了调子。比如称张三为“杏林奇人圣贤”,就拔高得离谱。“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此君为人治病不取钱物,重病愈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杏树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遂以““誉满杏林”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杏林奇人圣贤”看似高大上,其实并不在调门上,咋能将奇人与圣贤同时标注一个人呢?关键是张三若还活着绝不会容忍,如此等同骂他祖宗八代。张三一生最大的自豪就是努力做个真人,不说假话也不听假话。

这样的悼词等于对张三一辈子的全盘否定。     

李四的悼词最终也没用上。也是蹊跷,张三忌日前一天,王二麻子随飞车族骑行,小城那条著名的川藏线上下坡放飞,一个颠簸跌断了腿,住进了张三所在的医院。周年祭若缺了二麻子,那就是遗憾叠加缺憾,窟窿套窟窿。于是只得作罢。

躺在病床上的二麻子,似乎忘记了他此前关于医院的谬论,人变得乖顺,叫吃啥药吃啥药,医保报不了,大手一挥说多花几个钱没事;康复时给他按摩脖子,也不说过度治疗了。

周年祭虽没祭成,李四却明显地云淡风轻了,说那就明年吧。

我心想定与王二麻子断腿有关。他对张三的愧疚,由王二麻子的一条腿一并偿还了。有些不厚道,我没敢跟二麻子说出口。

作者相关文章
张三正喝着酒呢,死了
王二麻子飞来之祸兮祸兮福所倚
我被李四的群给踢出来啦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