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九

 老梅的碎碎念 2022-09-26 发布于江苏

想拖延,继续拖延,想改变,慢慢来改,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我们也不着急。

小伙伴们早上好,开始我今天的分享。今天分享《拖延实验:拖延,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和《罗森汉实验:到底谁是精神病》。

说到拖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我特别是。当然,我也遇到过雷厉风行的人。她说:很多事情顺手就干了。这句话对我造成极大的冲击。很多事是能顺手干了,但我就是不干。

作者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阐述了人为什么会有拖延。上本书《认知觉醒》告诉我们人的脑是“三重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那我们所定的计划,来自理智脑,希望收获一个更美好的自己。拖延来自于情绪脑和本能脑,它们非常强大且行动力强。理智脑干不过本能脑和情绪脑

我们本性是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去做简单快乐的事,要付出意志力的事,我们内心就会退缩和逃避的。拖施产生。计划就是需要意志力去完成的,

书上提到了“赌博”实验,赌博是没有规律。随时可能大赚一笔,随时可能大输一笔。但赌博心态的人,认定赌博是有规律的,输久必赢。总在等待那个赢的时刻。陷入这样的认知,是戒不了赌的。

作者说拖延是一种反抗,我是认可的。昨天的分享里我提到了“躯体化”。就是情感没有办法在意识层面流通,而被压抑在潜意识里了,然后用潜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躯体化。拖延就是一种表现,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想改却怎么也改不了。

潜意识里就是一种抗议,抗议曾经被强制、被强迫、被压抑。就用了一种用消极抗议的方式表现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读书了,妈妈给他买了课外卷子给他做。一般情况下,这个孩子就会产生拖延行为。课内作业怎么也做不完,因为他不想做额外的作业。这就是抗议。

所以当你孩子做作业有拖延,家长可以反过来想想,你曾对他做了什么,造成了他的拖延。家长怒吼,暴跳如雷,孩子的症状会更加的明显。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拖延的另一个原因是——能力不够。如果一项工作超出了能力范围,就没有办法切入到工作状态,本能的拖延,并在拖延中自我说服,自我调节。如果自我说服,自我调节后着手去做有困难工作。最好。如果没有办法自我说服,只觉得能力不够,事情太大,那拖延会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精神内耗。

我曾经给自己定了个“早到三分钟”的计划。三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做到。“早到三分钟”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区区三分钟,我用了三年时间都没有办法做到。我在出门之前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是忘了这个,就是丢了那个,不是找这个就找那个。明明可以早出门,就是会把自己弄很狼狈。我就问我自己,为什么贪恋卡点上班惊心动魄感?

我天性爱自由,自然就非常讨厌那种按部就上班;也可能在挑战权威,想通过挑战权威来获得心灵上的自由。但我又没有办法挑战制度,规则,我就选择了卡点上班。

怎么改变拖延症:学会共存;觉知关系,建立新体验。共存,就是承认自己有拖延症,整个人就会放松下来,不拉扯自己,不攻击自己。如果一边拖延,一边恨自己拖延,那真的没好日子过了。

觉知关系,意味着对自己有一个了解,然后通过体验给自己带来改变自己。觉知跟他人的关系,觉知自己跟一些事件的关系。知道了关系,理清了关系,拖延就迎刃而解了。

建立新的体验。怎么带来改变,找到让你怦然心动的触点,然后去尝试。尝试之后,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这种新的体验让你很舒服。就代替了原有的体验,重新建立一些新的你想要看到的关系。

所以小伙伴们拖延并不可怕。只要不否定自己,拖延就不会给你造成的困扰。认知到“拖延是在自我保护,是一种对抗”。对外在强大的压力的自然本能的保护,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

想拖延,继续拖延,想改变,慢慢来改,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我们也不着急。

第二个实验是《罗森汉实验:到底谁是精神病》。这个心理学家罗森汉挺可爱的,他跟他八个朋友伪装成精神病人到精神病院去了,到精神病院就说自己一切正常,但人家不让他们出来了。人们是不相信精神病院的人是个正常人。

罗森汉通过这样的实验写了篇论文,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精神病的诊断并非根据患者的内在状况,而是受外在情境的操控,因此诊断过程必然充斥着这类误差,诊断结果并不可靠。

那时没有现代的医疗,没有精准的仪器数据分析,都是通过观察言行来判断人是否正常的。

精神病院是个缺少人文关怀的。人和人之间是存有芥蒂的。当一个被认为脑子、精神上有毛病时,很多人本能地不愿意跟这个人去建立亲密的关系,去进行人文关怀。这是人的偏见,内在芥蒂,自我保护。我觉得正常的。

怎么样真正地去认识一个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咨询治疗大师罗杰斯认为的:体验是认识一个人的根本。我们换句话来说,就是看见别人,体验到别人的情感,别人的需要。这部分跟共情差不多,但比共情更大一点。

一个人去看见另一个人不容易的,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每个人对他人的认知都会带有一种刻板印象,标签化。哪怕是父母对孩子。很多父母是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体验不到自己的孩子。孩子很痛苦。

我国意向对话技术创始人朱建军老师的有一个练习,可以帮助家长进入孩子,看见孩子,体验孩子。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练习,我是有一点心理学的基础的,所以能理解整个操作的流程,以及想达到的效果。这样的练习自己可能去按照步骤做一做,但最好在心理咨询师来引导下去这样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其实有时你若想了解你的孩子,你就去做孩子的肢体语言,你会一下子击重的,体验到了孩子。

好了,小伙伴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结束了。我发现这个作者都会将实验的最后落脚点到亲子教育,亲子关系上。

一天的好心情。

系列回顾: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一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二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三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四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五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六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七

广而告之,“老梅的碎碎念”有个读书群,欢迎你来。群很纯粹,不闹、自在、有收获。

TimeFlies

2022
09月
26日
宜:上班

备注:艺术作品来自“功夫水彩”公众号,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