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六不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再读,觉得此处“六不治”之“治”,不是“无法治”、“治不好”之“治”。而是医者“拒绝给患者治疗”之“治”。 即如有“六不治”之状况,医生应该拒绝给他治疗,或者,离患者而去。 有人以为这不尽人情,或不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是因为他没有知道,扁鹊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六不治”的。 病,只有“得早从事”,即在初期就治疗,方“则疾可也”,才能治疗好。“身可活也”。 而“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这才是关键所在。 “齐侯病入骨髓……必死无疑。其死之前,必定恨意不消,为其医者必大难来临,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所以,这“六不治”,是医者自身的保护。也说明,医生,是个高危职业。 小人是“医闹”而已。有权势的,弄不好,医生被他搞得生命有危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