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车的脚蹬,真的是为广大车主考虑吗?网友:脚蹬子很“伤人”,浅谈脚蹬利与弊

 电动车小行家 2022-09-26 发布于天津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之后,道路行驶的电动车更安全了,这是有目共睹的,毕竟,大多数人交通事故都来源车开得太快,新国标之后,车辆不仅质量品质提升,速度还下降,安全性必然会提升,不过,新国标之下的电动车,也有一个备受争议的,那就是脚蹬。

浙江绍兴的一位网友在非机动车停车位随手拍,发现道路上停放的新国标电动车,不少车辆都是没有链条、脚蹬,而且概率很高,连排的十余辆电动车,都是拆除了脚蹬,网友也感慨:哪有电动车用得上脚蹬。

其实,针对新国标脚蹬的讨论,从新国标实施一段时间,就一直就有,那么,电动车的脚蹬为什么会被车主拆掉,能不能拆呢?小行家作为电动车的从业者之一,就来浅谈脚蹬的利与弊。

电动车需要安装脚蹬怎么来的?

根据2019年4月15日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就拥有脚踏骑行功能,所以,新国标实施之后,我们能够买到的新国标车,都是带有脚蹬、链条的。

但是,这并意味着,电动车需要安装脚蹬是新国标才开启的,在新国标和老国标的调整对比中,我们能够看到,新国标中对于时速、功率、防篡改、质量、防火阻燃和淋雨涉水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但“必须具有脚蹬骑行功能”,并没有调整。

这也意味着,电动车需要安装脚蹬,不是来自新国标,而是在1999年颁布实施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也就是最早的老国标,就有的。

那么,为什么在新国标中,没有调整脚蹬,这就要聊到安装脚蹬的“利端”,安装脚蹬有2大优点:

1、 安装脚蹬用来增加车辆属性的辨识度,新国标电动车是唯一的非机动车,而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在管理上区别很大,增加辨识度可以更好的用来管理。

2、 增加了车辆的驱动方式,没有脚蹬的电动车,只能依赖于纯电骑行,但有了脚蹬的车辆,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纯电、助力、人力这3种驱动模式,让车辆更实用。

这2点是认为电动车安装脚蹬,确实能够带来的“有利”之处,而关于一些专家介绍的,脚蹬可以增加车辆平衡性等等,我都认为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不少车主要拆除脚蹬?

无论安装脚蹬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哪里,现在的电动自行车想要合法出厂销售和上路,都应该带有脚蹬、链条这些骑行功能装置,那么,为什么很多车主要拆除脚蹬,这就是牵扯到安装脚蹬的“弊端”。

关于脚蹬的“弊”,其实骑行过这类车,都深有体会,一位网友给小行家的评论,就能很好总结它的“弊”:脚蹬没用,有电用不到,没电蹬不动,还不安全,我就让它摔倒过一次,脚蹬挂住了裤脚。

可以看出,脚蹬在实用性上较差,理论上的3种驱动方式,在实际上其实是行不通的,现在的电动车为了节省成本,电机基本采用的不利于骑行的类型,骑行很耗力,此外,不仅不能骑,脚蹬子还会“伤人”。

电动车脚蹬可以随便拆吗?

那么,即便脚蹬不实用,还会“伤人”,就代表开头提到的不少车主拆掉脚蹬是对的吗?小行家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电动车脚蹬不能随便拆除。

抛去各地的电动车管理条例,已经明确了脚踏不能拆除不谈,我们就来谈随便拆除后的后果,如果脚蹬被拆掉,就不符合非机动车,一旦发生违章或交通事故,就可能被认定为“机动车”,那么,承担的责任和非机动车就有很大差别。

以酒驾为例,比如驾驶了带有脚蹬的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而酒驾处罚只有50元,但如果是酒驾没有脚踏的电动摩托车,处罚则是和开私家车力度一致,面临就是罚款、扣分,而一旦被认定为醉驾,还会面临拘留。

小行家总结:

脚蹬固然是电动车中的一个“瑕疵”,而造成瑕疵的原因也不全来自新国标,新国标的本意其实是好的,只不过厂家在生产的时候,并没有注重电动车应该带有骑行功能,没有按照新国标构想的那样,打造出“能够轻松骑的电动车”,在这种情况下,才造就了“没电骑不动”,但是,即便有“瑕疵”,小行家也不建议大家拆除脚蹬,避免在违章或遇到交通事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对于电动车的脚蹬,您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