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中医学堂】古典中医巨著-本草纲目-药圣李时珍-善良与中医人

 红薇书院 2022-09-26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中医不为了赚钱

是为了救人帮助人

医者

仁心

古典

中医


图片

GUDIANZHONGYI

善良古典中医人

本草纲目-药圣李时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分享的是古典中医巨著--《本草纲目》--药圣李时珍-善良与中医人。

在古典中医的诞生和传承中,发现一个一脉相承的现象:每一位古典的中医人都是以善良为根基,在慈悲善良的基础上从事了治病救人这样一个工作。

其实,在古代做中医是非常艰难的,在那个官本位时代,人们的第一目标就是读书做官,很少有读书人愿意去做医生,做个中医是很不容易的,但又确实有很多有智慧有才学的年轻人,最终选择了攀登古典中医这个高峰,并且取得了成就。

今天讲的李时珍就是这样做的。当年,他的父亲也是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做官。如果他真的做了官,中国就会少了一部经典的医学著作,多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官员。回看中国历史,有成千上万的官员,实在是太多太多,人们能记住几个?根本记不住。同样李时珍如果真的做了官,在历史长河中就不会被人们记住。

他之所以愿意做一个一生钻研医学的医者,就是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从小就非常善良,一个小孩子看到病人的痛苦也会跟着痛心疾首。其实他的祖父就是一位草药医生,他有这个基因,父亲也是当地的一位名医,最终他自己也放弃做官的想法苦钻医学,慢慢地医名盛起。

图片

GUDIANZHONGYI

李时珍辞官编书

本草纲目-药圣李时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时珍三十三岁时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当时病得很严重,找了好多太医,效果不行,结果经过李时珍调理之后,好了!一下子震动了王府,后被武昌的楚王请去做医官,最后被推举到朝廷太医院,也就是说李时珍做了太医。太医是要具备一个国家顶尖的医学成就的,那种名望被皇家所认可,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不过,他感觉太医院约束太多,很多医学家其实都醉心于学术研究,不太喜欢也不擅长应酬。你想想,朝廷中有多少大臣、多少王公贵族需要应酬?看起来好像不难,不就做个医生嘛,其实很难。因为那些王公大臣找你看病,比如去王府上门诊治,里面就有一个怎样平等对待这些人的问题。其实很难真正平等对待,因为大家都想对自己更好一点,都想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用之能成,挥之即去。

李时珍这种有骨气的一代医学家,觉得这种日子实在不好过,虽然他在太医院是正六品(其实已经通过医学做官了),还是觉得这样的日子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就找了个理由回家,辞职不干了。

回去之后建立了东壁堂,就类似于现在的同仁堂,自己搞了一个门诊,前诊堂后药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例。他一边治病一边就发现医书上有好多错误。古代医书经过几千年流传,再加上战乱频发,在他那个时代已经有了许多错误。

当时他竟然可以收集到八百种医学书籍、本草,因为他曾进入太医院,这个给了他便利。古代不像现在有互联网,当时要看到一本好书可不容易。在大内皇宫,他看到了在民间几乎看不到的书,并且发现有错误。于是就发了一个心:决定要编一本本草书籍,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内容重新捋一捋,为后世医家留下宝贵的基础。

于是,他就用他的坚韧不拔、善良和坚持开始了整理工作,开始写。在写的过程中突然发现非常困难,因为东南西北中各个学派,有时候同一个药品,在各地方的土名都各异,叫法不一样,但又确实是一种东西,困难重重,怎么办呢?唯一的就是谦逊。

他非常谦逊,不仅请教一些医学家,还到民间请教那些老农甚至猎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要走出去到各地考察,亲自去看那些小草,看那些真正的药在土地里面是怎么样的情况,非常严谨。

所以,当年他本人的医学成就也很高。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是无法写出一本经典的《本草纲目》的。

图片

GUDIANZHONGYI

关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圣李时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古代学派很多,每位承袭者总得有一个学术的流派,他推崇的是张元素,也就是“易水学派”,后来的“补土派”,这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李时珍推崇这个学派,非常注重立法严谨,辨证论治。他经过一生的研究、采集、观察,觉得必须要批判性地继承历史资料。

很多人觉得中医不科学,其实都是门外汉。看看李时珍的所作所为,我们就知道中医非常严谨。而且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分类为后世所推崇,甚至后面的一些植物学家、生物学家都要借鉴他的方法。

最开始的《神农本草经》是按上品、中品、下品分类,比较简单,药也不多,三百多味。而到了李时珍这个时代,又发现了很多药物,成千上万。实在太多,如果不重新规划编排,不便于后世的学习。

他还发现了很多新的民间的方法,也把它们补充进来。比如有一味药叫做旋复花,一些车夫用它来治疗跌打损伤挺有效,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了这一味药益气续筋,补劳损。他通过对民间的一些新的论证又发现了好多新的东西。

但是,这一点被当时的经方派,甚至后世清朝的一些经方派所诟病,觉得李时珍把什么都装入他的书里,成了一个大杂货。在这里,我要为李时珍祖师爷说一句话:他的功劳和贡献,正是因为把历史上所有有记载的书、内容、草药和民间我们都不见经传的东西放入他的书里,今天我们才没有失去这些宝贵的经验,他真正的功劳正在于这一点。

人们诟病他把这些药物弄得太复杂了,而这一点恰恰是他的功劳所在。他花了一生的精力,用了将近三四十年才把这本书写出来,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啊!所以,这也是文人相轻。

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一定要明白千万不要文人相轻,不要觉得自己学的东西才是最好,轻易就去否定别人,不否定。但是,另外一点也要预防,很多人在一个地方学习了几天定不住跑了,到新的地方学习又定不住,过几个月又跑了,这种人将一事无成。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定在道系古典中医这一个学派里面,苦心学习十年,以此为指南针,以此为太极图的那个极,然后向李时珍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为我所用的前提是已经学习道系古典中医有十年之久,有一个很坚定的信仰和一个完整的系统作为根基,这点非常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李时珍可以收这么多东西进去,但是不影响他的成就。原因就是他有根基和传承,他是以易水学派为根基,还有一个家传中医(祖父、父亲都是医生)的基础,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你向李时珍学习就会变成一个大杂货,可能真的会一事无成。

图片

GUDIANZHONGYI

医者仁心是中医

本草纲目-药圣李时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还发现了当时有好多错误的说法,比如有的人想修炼神仙,却吃了一些丧命的东西--水银,这些东西吃了会丧命的,但是好多人不懂。李时珍通过严谨地研究之后,告诉大家哪些东西是治病的,哪些东西有毒,是不能吃的。

还有他发现一个现象:有些药性虽然是向下走的,但是通过人为干预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药性下沉,但是里面加上黄酒、白酒,酒是向上走的,就可以把药性改善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样就形成了“药引子”。

很多人不理解,说中医不科学,哪有什么“药引子”?而这个“药引子”恰恰是中医的伟大与科学。我们一定要明白那些黑中医的、说中医不科学的人,说出的话恰恰是中医的伟大之处。因为他是外行,外行看热闹,他攻击中医的地方恰恰说明中医的科学性。

什么叫科学?

就是面对客观事实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得出一个实用的能够得到疗效的方法,这就是一种科学--实证科学。

很多人看不到人的经脉,李时珍也给以了说明,他有一本书叫做《奇经八脉考》,认为经脉在体内运行,人们之所以无法了解,是因为还不是一个实证者。李时珍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通过自身地实践、实证发现,奇经八脉在一种安安静静的静定之中可以感应到或者观察到。经脉是怎么走的,肺经怎么走,胃经怎么走,竟然是可以观察到的,这是他的一个说明。

然后他又发现脉学、四诊八纲、切脉等也是纷乱复杂的,再加上中医是家传、秘密传承,有些人舍不得说出来,所以也是混乱不堪,于是,他就写了一本《濒湖脉学》,对后世学习中医的学生入门有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他还有一些书已经失传了,这个非常可惜。比如医案,他有医案(亲自诊治的医案),这个更是很宝贵的,可惜没有了。后来的叶天士的医案就非常宝贵,后世的医家都要去学习他这种临证,具体是怎么开方、怎么用药的?这与医书还不太一样,是面对一个个真实的病例写下来的。

今天我们介绍李时珍主要是让大家知道,中医--只有仁者才能够学习。医者仁心是中医呀,它产生于黄帝时代,黄帝都是跟他的那些医生们、中医老师们在一起探讨,甚至不愿做官愿意做个医生,都是因为善良,因为古代有很多疑难杂症、瘟疫等等流行病,会死很多人。

医圣张仲景宁愿不做官,一定要救人;

孙思邈宁愿不在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一定要到民间去救人,因为民间太需要他这种医者了;

清朝的陈修园也是不做县太爷要去救人。

李时珍也一样,明明可以在太医院享受荣华富贵,只给那些皇宫贵族治疗,有了效果就赏,会有用不完的金银珠宝,但他还是宁愿到民间。民间好多都是穷人,根本付不起钱,李时珍同样最认真地为他们治病、疗愈,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

希望听众同学们明白:学习中医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救人、帮助人,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应该去经商做生意,不应该学医。学医是很苦的,以苦为乐,为什么?因为慈悲,因为心底的柔软。当然也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家人、亲人不再受罪。

图片

GUDIANZHONGYI

东方的医药巨典

本草纲目-药圣李时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于《本草纲目》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系统,在他那个时代能够写这么多内容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两百万字啊!都是一笔一笔写下来。一百九十万字,十六部五十二卷,收集的药物一千五百一十八种,已经在前人基础上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神农本草经》才三百多种,他这有一千五百多种,翻了多少倍?而且还增加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的植物、类别;增加了民间完全没记录的单方就有一万一千零九十六种,如果他不记录很大可能会失传。

而且为了把这些错误的药物归结出来,他还亲自画图,把形状画出来,让大家知道这才是正确的,多复杂,多困难!所以,他是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而且还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是他的后人、弟子们献给朝廷,通过国家的力量才给以出版,不然今天我们都看不到这些书。他比西方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Carl von Linne)的《自然系统》早了一百五十年。

所以,《本草纲目》是东方的医药巨典,值得我们学习,一定要学习。当然很复杂,如果自己去学可能学不会,没关系,我们慢慢来讲,今天只是一个开场,好多内容将来会细讲。但是一定要不着急,不着急是很重要的,因为一着急就可能什么都学不会了。

李时珍流传下来有很多故事,讲其中一个小故事。

他诊病对脉象的把握是很神奇的,一个年轻人到他店里摸摸脉,一切脉:“啊!小兄弟赶紧回家去休息一下,你马上要遇到危险了,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大家都不信!这个年轻人也觉得李时珍简直是胡说八道,哪有这种事!结果,回去不到三个时辰,死掉了。

原因是什么呢?

乱蹦乱跳、性格急躁,从很高的地方乱跳,跳下去把肠子震断了,内脏(五脏六腑)受损,大家都不知道,没有去急救,就死去了。

李时珍在脉象上提前就知道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多神奇!大家把中医当成迷信,其实正是因为中医掌握了生命的奥妙,不仅不迷信,反而证明它的伟大和科学。

说了这么多,今天就先告一段落,再有什么新的内容我们再继续学习。毕竟中医是一个值得我们一生一世去学习的,而且值得从小就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希望听众同学们家里有小孩的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来收听古典中医,哪怕听得似是而非,听不懂都可以,毕竟在灵性里面播下了一颗种子,未来可以长成参天的中医大树。

扫描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