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23碧峰 2022-09-26 发布于湖南
病情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药物主要采用螺内酯、依普利酮、糖皮质激素、阿米洛利及氨苯蝶啶等,此病治疗周期比较长。

一、药物治疗

1、螺内酯:螺内酯片属于保钾利尿剂,通过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远端拮抗醛固酮,从而具有保钾和轻度利尿作用。同时治疗高血压等症状,也可预防低钾血症。根据血钾水平调整用药剂量。长期应用螺内酯可出现男子乳腺发育、阳痿月经不调等不良反应。

2、依普利酮: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是螺内酯的良好替代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对人体有益又有害,具有双面性,因为长时间服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会诱发或者加剧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仅适用于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

4、阿米洛利:治疗原发性醛固酮症所致的低血钾,肾功能损害、糖尿病酸中毒和低钠血症者慎用,孕妇及已婚育龄妇女慎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高血钾倾向者忌用。

5、氨苯蝶啶:低效利尿药,用于低血钾及高氯酸血症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水肿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二、手术治疗

1、如临床难以确定是腺瘤还是增生,可行手术探查。术前准备可口服螺内酯,控制高血压,纠正低血清钾。应采用低钠高钾饮食,待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纠正后,方可进行手术。

2、单个单侧肾上腺腺瘤,应将瘤体与同侧肾上腺切除。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主张作一侧肾上腺次全切除(一般为右侧)及对侧次全切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行肾上腺手术效果不佳时,可选用药物治疗。对于肾上腺皮质腺癌及异位分泌醛固酮肿瘤,应行肿瘤根治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