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与钟的那些事

 芝润斋 2022-09-26 发布于江苏

黄钟大吕、钟鼎山林、鼎食钟鸣,钟与古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且听小编细细分说。

铜胎掐丝珐琅编钟摆件 研习社藏

钟与礼乐器

钟最早是作为贵族阶层使用的打击乐器而出现的,正如《说文》中记载,“钟,乐钟也”,形状扁圆而中空,以铜等金属铸成,敲时发声。

在商周时期就已盛行于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战国晚期以后逐渐式微。

战国 螭纹钟

春秋 侯钟

当若干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且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便构成了编钟每逢宫廷重大庆典仪式如祭祀、朝见等活动时便以编钟进行钟乐演奏。

《诗经·周颂·执竞》中记有“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描述的便是编钟与其他乐器奏礼乐时的繁荣场面。

汉 鎏金钟

我国多地曾出土过编钟,形制各不相同,其中,形制最大的一套编钟来自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音律之准、音域之宽,甚为罕见,且保存完好,至今仍可演奏。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除作乐器之外,钟同时也是象征着等级与权力的重要礼器,比如按照《周礼》,编钟的数量多寡与摆放方式是有硬性规定的。

清康熙 合金双龙纽云龙纹编钟-倍应钟

天子享用时,编钟可以多达三层,并且四面都摆放,称为“宫悬”;诸侯使用时,南面不摆,只在其他三面摆放,称为“轩悬”“曲悬”;卿、大夫两面摆放,称为“判悬”;士摆放一面,称为“特悬”

即所谓“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以此便能直观地区分出不同人的身份地位,同时亦是对等级观念的强化

清乾隆 金编钟 故宫博物院藏

汉 云纹编钟

钟与法器

伴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钟逐渐成为寺院中不可或缺的宗教法器,或称“梵钟”,一般悬挂于钟楼。

与乐钟相比,其体量要大上许多,形制也大不相同,呈圆锥形,上小下大,顶部为弧形,钟顶设钮,底口部横截面为正圆形。钟身外围大多有纹饰、铭文或佛经

大云寺铜钟

在寺院之中,钟主要作声音传播之用,可以视为“信号钟”,如“所在闻钟起,卧者必须起”。再如每日晨钟暮鼓,鸣报时辰,僧侣们便集中在佛堂;

又或是遇到重大典礼时,亦会鸣钟。体现出佛堂庄严肃穆,规矩守则。

潭柘寺钟

其次,钟声浑厚悠扬,与僧侣的念经声、敲木鱼声交织在一起,更增佛门神秘而庄严氛围。

再者,钟声亦有警觉之用。正所谓“洪钟震响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再如“若大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万善寺钟

此外,钟亦是重要的资料载体表现为铭文的多样性,有记事类,用以记载寺庙修建时间、经过等,如保明寺钟,钟身铸满了捐资铸钟者的姓名;

供奉类,一般记载佛号、佛经及咒语等,如法华寺钟上便铸有《心经》;还有祈福类的,为了祈求某件事物而铸造,多为统治阶级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愿望。

保明寺钟上的铭文

法华寺钟上的《心经》

钟与陈设品

钟作为礼乐法器,其庄重大气的造型深入人心,自然也成为日常陈设品的样式来源之一,较为常见的有钟形砚编钟摆件

清 钟形澄泥砚

钟形砚属仿物形砚中的一种,形态接近古代寺庙常见的大钟。以钟形制砚,砚堂、砚池等布局合规合度,线条圆润流畅,有的则绘纹题字,既实用又具观赏性

自隋唐至明清皆有制作,宋代《端溪砚谱》记载的端砚形制中已有“钟样”

宋 澄泥效建安瓦钟砚

而在《西清砚谱》中,也载录了几方编钟形端砚,卷五的“宋澄泥倣建安瓦钟砚”,卷六的“旧澄泥钟砚”,卷十七的“旧端石蟠夔钟砚”,卷十九的“旧端石云雷编钟砚”以及卷二十二的“松花石翠云砚”,其上均留有皇帝的赞美铭文

清早期 朱竹垞铭钟形砚

除了砚台之外,许多观赏件也纷纷效仿钟之形态,做法纷呈,有淡绘、掐丝珐琅等,如故宫博物馆藏有的青花罗汉图钟,仿铜钟式,于洁白莹润的釉面上描绘十八罗汉图,鲜明生动。

明天启 青花罗汉图钟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掐丝珐琅兽面纹钟

那么,为何钟之形态会得以广泛应用?这其中大有深意。

首先是礼乐观念所致。编钟作为古代打击乐器,是以“礼乐”治国中的重要载体。而古代各朝向来重视“礼乐”,视其为稳固国家秩序的一个重要举措,故而备受推崇。

其次,贴合文人的风雅追求。钟所奏之乐庄严而高妙,因而钟形态的应用,无疑是一种艺术品味的“合唱”。

宜子孙钟形金饰 安徽博物馆藏

钟与文学

除了为器具界的设计元素,钟也是文学坛中至关重要的载体

清 金钟玉磬 故宫博物院藏

那些朗朗上口的成语便是“铁证”,如钟鸣鼎食,形容达官显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奢侈豪华;如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钟鼎相连;

再如钟鼎之家,指的是富贵宦达人家;还有万钟之藏漏尽钟鸣等等。

清 青玉蝉纹龙钮钟 故宫博物院藏

钟亦是激发诗词想象的重要灵感,钟声悠扬,予文人墨客,特别是行旅中的文人,以无限遐想,文人有感而发,纷纷留下吟唱。

明 青玉乳丁纹钟 故宫博物院藏

如唐代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人王士禛则有“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等等,皆是对旅途中那种清远意境,复杂感受的表露。

还有“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以及“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等等。

明 钟式镜 故宫博物院藏

斗转星移,钟随礼乐器、陈设品及文学隐没于历史长河中,唯于寺观中,仍可听那一声浑厚的钟声,一感庄严气息。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