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10月,我院在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村附近清理了18座六朝砖室墓,其中6座形制保存较为完整,均为单室券顶砖室墓,保留有墓坑、墓道、排水沟和砖室等组成部分。 ![]() 遗迹航拍图 M8 ![]() M8平面呈长方形,方向245°,墓坑长6.3、宽2.4、残深1.86~2.1 米。砖室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位于墓室前部,墓室两侧壁对称设有一长方形小壁龛,后部有一高出墓底0.16米的砖砌棺床,棺床前端中间设一长方形砖筑祭台,墓砖为青灰色素面,分长方形和楔形两种。出土器物为青瓷器盖、陶凭几、陶耳杯、铜棺钉。 M8遗迹航拍及出土文物照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M12 ![]() M12墓坑长5.3、宽1.9、残高0.8~1.44米。砖室系平面呈长方形带短甬道的单室墓,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后部有一高出墓室底部0.16米的砖砌棺床。棺床铺底砌法为“人”字形,墓砖青灰色,长方形素面。出土器物有青瓷长颈瓶、青瓷盏、酱褐釉瓷盘口壶。 M12遗迹及出土器物照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M14 ![]() M14,墓坑长5.98、宽2.34、残深1.68~2.26米。墓道前窄后宽,平面呈梯形,两壁平直规整。砖室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后部有砖砌棺床,高出墓室底部0.15米。棺床铺底砖为“人”字形组砖,前部为丁砖锁口。墓室底部铺砖为席纹组砖。墓砖青灰色,长方形素面。出土器物有有青瓷盏、陶碗、陶盘、陶耳杯、陶勺等。 M14遗迹及出土器物照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M26 ![]() M26墓坑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26°,残长5.7、宽1.6、残深0.84~1.24米。砖室为长方形单室墓,由封门墙和墓室组成。墓室后部设有砖砌棺床,棺床前部设置有祭台。墓砖为长方形素面砖。出土器物有青瓷盏、青瓷碗、陶果盒、陶耳杯、陶盘。 M26遗迹及出土器物照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M33 ![]() M33墓坑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92°,由封门墙和墓室组成,长4.36、宽1.64、残深1.32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两侧壁略向外弧,底部为一层砖平铺呈“人”字形。墓砖有长方砖和楔形砖两种。出土器物有青瓷盏、青瓷盘口壶和褐釉双系罐。 M33遗迹及出土器物照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M38 ![]() M38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90°,长6.02、宽2.4、残深1.96~2.78米。砖室平面呈“凸”字形,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两侧壁略向外弧,东、西两侧壁对称设置一长方形壁龛。墓室后壁上设置有长方形壁龛。墓室后部有砖砌棺床,棺床前部设置有一正方形祭台,祭台上及周边放置有随葬品。墓砖有长方砖和楔形砖两种规格。出土器物有青瓷盏、青瓷四系盖罐、陶果盒、陶碗、陶窨井盖、滑石猪。 M38遗迹及出土器物照 ![]()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结语 本次发掘的6座六朝墓葬虽未发现任何纪年材料,但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可将其大致时代框定在东晋中期至南朝早期之间。 此次考古发掘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中小型墓葬的分区分期以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供稿:王 滨 编辑:黄芝林 初审:骆 鹏 终审:龚巨平 转载自:南京考古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