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元如何做投资(19)-解读营业收入

 三元核心策略 2022-09-26 发布于四川

前面我们探讨了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科目,以及通过主要资产来了解企业的业务类型。资产和负债是一个累计值,可以理解为企业积累多年后的家底。家底厚不厚,质地好不好,债权债务乱不乱,这些都要看资产负债表。但是我们投资企业不仅需要了解家底怎么样,还得了解经营能力行不行,不求上进的“富二代”比比皆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败家子”也不是没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另一张表来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里的经营结果的报表。它告诉我们:

1、企业赚钱了吗?

2、企业赚了多少钱?

3、企业是怎么赚到这些钱的?

问题1看净利润为正还是负,正就是盈利,负就是亏损;问题2看净利润的数字;问题3看实现净利润这个数字的过程。这三个问题的深度是渐进的,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只关注到前两个问题就结束了。可是如果对企业经营能力的理解只局限在净利润的数字上,那在投资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被财报操纵的陷阱。我们必须看懂第三个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从而回答利润表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的问题:

1、企业能持续赚钱吗?

2、企业的经营能力在行业中属于什么水平?

3、企业未来能赚更多的钱吗?

为了看懂企业是如何赚到钱(净利润)的,我们需要了解净利润的产生过程,下面我们从离净利润最近的科目开始来揭开其产生的全过程。

一、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所得税是按国家税法确定的,偷逃税款是违法行为,因此不能通过少交所得税来增加利润,但当国家政策对企业减税时,就能实实在在增加企业的净利润,每一次政策层面的企业减税措施,都是对企业对市场的利好消息。但减税毕竟是有极限的,不能指望通过不断减税来提升净利润,所以还是得看利润总额。

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从这里可以看出,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构成。什么是营业外收入(支出)呢?从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就是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和支出,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常见的营业外收入有政府补贴、捐赠收入、罚款收入等,常见的营业外支出有捐赠支出、罚款支出等。既然是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收支,那么其具有偶发性和不可持续性,因此越少越好。如果利润总额的主要来源不是营业利润,而是营业外收入,那么这种利润是不可持续的,更不可作为投资的依据。如果企业长期通过营业外收入而获得利润,那这样的企业务必要敬而远之。如果营业外收支的影响很小,那利润的多少就得看营业利润了。

三、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总成本。我们终于来到了获得净利润的第一步。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企业赚钱的基本方式:即营业收入大于营业总成本。营业收入是企业产生利润的起点,也是看懂企业利润表的第一步,是企业研究的重点。营业总成本包含生产、销售、管理、研发、财务等众多成本,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将拆分开来进行研究。在这个公式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企业间竞争的路径只有两条:更多的营业收入和(或)更低的营业总成本。 

既然营业收入是产生净利润的起点,那就让我们从起点开始,走进利润表。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与企业的主营业务关联度低,占比小,因此我们在研究营业收入时主要研究主营业务收入,在后文中营业收入均指主营业务收入,不再单独说明。

营业收入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其来源主要有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服务)两方面。

对营业收入的理解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二是营业收入的影响因素。

一、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首先,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为权责发生制,与是否收到款项无关。简单来说,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按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确认收入。比如:贵州茅台将茅台酒发货给经销商后,就会确认相应的收入,至于经销商的酒有没有卖出去,与茅台无关。万科卖一套期房给客户,并不是在客户付款时确认营业收入,而必须在客户收房并验收合格后才能确认营业收入。

二、营业收入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营业收入的公式来分析。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服务)量*产品(服务)单价,从公式中可以看到,影响营业收入的因素有两个,量或价。正是这两个因素指导企业选择自身的经营策略,一般来讲就是销售(服务)更多的数量,或产品(服务)卖更高的价格。量和价企业一般只能选其一,比如伊利股份主要靠量,贵州茅台则主要是靠价。一般来说企业想获得比同行更高的价格非常困难,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竞争的都是量,谁能销售更多的量,谁就能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当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增长时,一定要弄清楚企业是量在增长还是价在增长,这对我们看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战略很重要。当我们预判企业未来的营业收入将增长还是下降时,同样也是通过量和价的分析来判断。我们看待营业收入一定不能只看数值,简单的历史类推未来是增长还是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以涪陵榨菜为例来演示对营业收入的分析过程。

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榨菜、萝卜、泡菜、下饭菜和其他佐餐开味菜等方便食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榨菜、萝卜、泡菜、下饭菜。其中榨菜在主营业务中占比约90%。其20172021年营业收入情况如下:单位(亿元)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业收入

25.19

22.73

19.9

19.14

15.2

营收增长率

10.82%

14.23%

3.93%

25.92%

35.64%

只看营业收入的数字,我们会知道在过去五年,涪陵榨菜的营业收入增长很不错,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是靠卖更多(量)增长的,还是卖更贵(价)增长的,因此我们需进一步拆解营业收入。

我们要把营业收入拆分为量和价,量和价的数据在哪里呢?在企业的年报中一般披露了销售量的数据,价的数据则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和量的数据推算出来。

我们将营业收入拆解成量和价以后,可以清晰的看到,涪陵榨菜近五年来营业收入增长124.7%,其中销量增长37.65%,价格增长63.25%,以价格上涨为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近三年来这种状况更为显著,近三年来营业收入增长31.61%,销量增长仅为6.09%,价格增长24.05%。从涪陵榨菜营业收入的拆解来看,其销量的增长已愈发乏力,一直在靠提高价格维系营业收入的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历史发展情况,这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销量增长越来越困难?为什么可以不断涨价?(这两个问题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不在此赘述。)把这两个问题搞明白后我们才能回答另外几个问题:未来三年销量会增长还是下降?幅度可能多大?未来三年还能不断涨价吗?幅度可能多大?预判出量和价,才能对未来三年的营业收入做出预判。

综上,利润表是投资人最为关注的财务报表,其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里的经营结果,即净利润。我们在研究利润表时,切忌不能只看净利润数字,一定要了解净利润的获得过程,第一步就是看懂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的影响因素是销量和单价,因此搞清楚量和价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尤为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