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助结构化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慢点数学 2022-09-26 发布于江苏

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通过自学是完全可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能注意计算结果的约分与验算,不需要老师的讲解。但是,要问起异分母分数加减为什么要先通分?不通分能不能解答?多数学生是回答不出来的,其实这也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所在。

如果先复习整数小数加减法,来体会相加减的算理,再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道理,如1/2+1/41/3+1/7等。

因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所以有的会提出分母加分母作分母、分子加分子作分子进行计算;有的通分后进行计算;有的会转化成小数的形式来计算;还有的通过画图方法进行解答;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但不同方法之间都可以进行相互验证,从而得到统一的答案。

接下来就是思辨环节,用通分、转化成小数或画图等方法计算时,这些方法背后的相同目标是什么?都是想实现能够相加减的什么条件?

通分后,分数单位就变为相同,便可以进行相加减;化成小数后,就可以让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进行计算;画图方法必然要把单位1”等分成相同的份数后,才能进行比较;等。这样就会突出加减法的共性,从而得出加减法算理的本质——统一计数单位。

学生产生的任何新颖想法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对头脑中的已有经验进行加工重组后形成的。同时,各种数学知识之间又存在着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的逻辑关系,具有系统性。这就要求老师或家长,要为学生搭建结构化学习的平台,让其数学知识更加丰富、系统,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