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927古代文化常识教材注释(3)

 老程杂记 2022-09-27 发布于安徽
《与妻书》
1、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民智书局1926年版)。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意映卿卿如晤:意思如同“我妻见字如面”。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如晤,如同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3、骨化石:古代传说,有一男子外出未归,其妻天天登山远望,日久天长变成了一块石头。后人称之为“望夫石”。
《促织》
1、里正:里长。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
2、游侠儿:这里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3、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小吏。胥,官府的小吏。
4、假此科敛丁口:借此向百姓摊派(进贡蟋蟀的)有关费用。假,凭借、利用。科敛,摊派、征收。丁口,即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中。
5、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考秀才。操,从事。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童子六七人”中的“童子”与这里意思不一样,指的是未成年的男子。
6、抢呼欲绝:头撞地,口呼天,几乎要绝命,形容十分悲痛。
7、不复聊赖:不再有所指望。意思是因绝望而精神郁闷。聊赖,依赖、指望。
8、东曦既驾:太阳已经升起。东曦,指日神东君。曦,日光。既驾,已经乘车出来。古代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9、蠢若木鸡:形容神貌呆笨。《庄子·达生》说,养斗鸡的,要把斗鸡训练得镇静沉着,仿佛是木头雕的,才能够不动声色,战胜别的斗鸡。
10、抚军:即巡抚,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
11、细疏:在公文上详细地分条陈述。疏,分条陈述,作为文体名,是臣子给皇帝的奏议。
12、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
13、俾入邑庠:使他进入县学,即取中秀才。俾(bǐ),使。
14、蹄躈:蹄为脚,躈为肛门。计算牲口时,以四蹄加一窍(肛门或口)为五,算一头牲畜。
15、以蠹贫:因胥吏侵害而贫穷。蠹,蛀虫,这里比喻胥吏。
16、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晋葛洪《神仙传》记载:西汉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飞升天上。他剩下的仙药让鸡犬啄舐了,于是鸡犬也成了仙。比喻一个人发迹了,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得势。注意与成语“弹冠相庆”区别。
《谏太宗十思疏》
1、选自《贞观政要集校》卷一(中华书局200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魏征,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2、居域中之大: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域中,天地间。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3、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4、将有作:作,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江海下百川,江海居于百川之下(而能容纳百川),比喻有度量,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下,居于……之下。
6、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7、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8、松、乔之寿:像仙人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赤松子、王子乔,都是传说中的仙人。
9、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答司马谏议书》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王安石全集》第6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司马谏议,指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写信给王安石反对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
2、某启:草稿中代指本人名字,常用“某”。
3、故略上报:所以只简单地给你回信。司马光因反对新法,曾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其中第一封长达三千字。王安石收到信后曾写了一封短信回复,即此处说的“略上报”。
4、受命于人主:人主,君主。
5、授之于有司: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这里指专责的官吏。
6、难壬人: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7、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
8、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这是古代书信的套语。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阿房宫赋》
1、选自《樊川文集》卷一(《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阿房宫,秦宫殿,遗址在今陕西西安西郊,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前212),到秦亡时尚未完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2、六王毕:六国灭亡了。六王,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的国君,指六国。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3、隔离天日:遮蔽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注意“隔离”的古今异义。
4、檐牙高啄:檐牙高耸,如鸟仰首啄物。檐牙,屋檐翘出如牙齿的部分。
5、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说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走向而建。
6、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好像兵戈相斗。
注:这里的“钩心斗角”,在名句默写或直接引用诗句时,不能写成“勾心斗角”。
7、复道:楼阁之间架在空中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故称。
8、妃嫔媵嫱:指六国王侯的宫妃。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补:妃,帝王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宫廷里的女官,也指帝王的侍妾,一般而论,嫔的级别比妃低。媵,古代贵州妇女出嫁时,跟随陪嫁的女子。嫱,古代朝廷内的女官,实即帝王侍妾。
9、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辇,君王及后妃所乘的车。
10、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
11、独夫:残暴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12、戍卒叫:指陈涉、吴广起义。
13、楚人一炬:指项羽占领咸阳后纵火焚烧秦宫室。
《六国论》
1、选自《嘉祐集笺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
2、至丹以荆卿为计: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3、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4、三国:指韩、魏、楚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5、故事:旧事。
《登岳阳楼》
1、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二(中华书局2015年版)。此诗为大历三年(768)岁暮作。这年春天,诗人乘舟由夔州出三峡,岁暮抵达岳阳。
2、戎马关山北:指战事起于北部边境地区。当时吐蕃正侵扰陇右、关中一带。戎马,战马,代指战争。关山,在今宁夏南部。
《桂枝香·金陵怀古》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七(《王安石全集》第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桂枝香,词牌名。
2、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
3、门外楼头: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隋文帝开皇十年(590),隋军大将韩擒虎率兵从朱雀门攻入金陵,俘获了陈后主及其宠妃张丽华等人。门,指朱雀门。楼,指结绮阁,是陈后主特意为张丽华建造的。
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念奴娇·过洞庭》
1、选自《张孝祥词校笺》卷一(中华书局2010年版)。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宋词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
2、青草:即青草湖,在今湖南岳阳西南,属南洞庭湖。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载:“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
3、玉鉴琼田:形容月光下洞庭湖皎洁的水面。鉴,镜子。
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意思是,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上下下全都清亮明洁。明河,银河。
5、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意思是,应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本就在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岭海,五岭至南海之间的地域,指今两广一带。
6、细斟北斗:用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细细斟酒。语出《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游园》
1、选自《牡丹亭》(《汤显祖戏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明代戏曲作家。代表作有传奇《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汤显祖居所名)四梦”或“临川四梦”。《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描写了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这段曲词出自第十出《惊梦》。
2、朝飞暮卷:语出唐王勃《滕王阁》:“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补: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意思是,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锦屏人,深闺中人。忒,过于。看的……贱,把……看轻。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相关链接:
20220925古代文化常识教材注释(1)
20220926古代文化常识教材注释(2)
20220830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上)
20220831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