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 2020年物业行业发展报告

 物业工匠 2022-09-27 发布于广东


 (一)社会认知问题

社会对物业管理定位还存在一些不同认识:一是将物业管理等同于政府管理。有些居民认为“进了小区门,就是物业事”,无论该问题是否属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事项,遇到问题都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解决。二是将物业管理等同于公共服务。物业管理承担小区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责任,事关民生,具备准公共性。但公共服务体现的是公民权利与国家责任之间的公共关系,而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属于民事关系。三是专业价值认知不足。行业生活性的服务属性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具体体现,但生产性的服务属性还没得到广泛认识,行业专业价值被严重低估。

(二)政策制度问题

近几年,物业管理市场主体、客体市场化程度显著增强,产业链布局和行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但现行物业管理行业制度的顶层设计已落后于行业的发展。一是行业内外修订《物业管理条例》意愿强烈,亟须根据《民法典》的条款内容和行业发展新情况做相应调整。二是条例配套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承接查验、物业维修资金、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等相关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企业资质和物业管理师资格制度取消后,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制尚需尽快建立。四是国家层面上缺少扶持物业管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针对中小物业服务企业的优惠政策。五是“营改增”税收红利未惠及行业。

(三)市场竞争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品质消费时代的到来,业主维权意识和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是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物业服务低端化同质化服务供给过剩。二是人员成本不断上涨,物业服务费合理调价机制的缺失,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一点一点被挤压,物业收费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业服务成本脱节。三是“十三五”期间物业服务企业数量近年来呈现翻倍增长的情况,少数企业为争夺市场恶意压价的现象屡现,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四)人力资源问题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物业管理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是行业近700万从业人员中80%为一线操作人员,农村务工人员居多,本科生比例不足7%,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二是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物业服务企业需要吸纳大量的互联网、金融、资本、智能科技等跨界人才。三是物业管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政策和标准尚不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