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志辉丨周作人的四则“启事”

 明日大雪飘 2022-09-27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周作人19174月进入北京大学,一开始任北大附设的国史编纂处编纂,同年9月又被聘为北大文科教授。此后,周作人就一直在北大任教,直到1937年北大南迁。这期间周作人虽然也在其他大学如燕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兼课,但北京大学是他最重要的据点,未曾离开。在北大的二十年间,这里不包括后来在伪北大的任职,周作人最主要的事情是教书,除此之外,也会偶尔参与北大的校事校务。作为北京大学教员的周作人,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事情需要与学生沟通。遇到这类事情时,周作人常以《周作人启事》为题,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布。《北京大学日刊》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刊,是报导学校大小事务的公共平台,也是师生发布个人信息的有效媒介。以下四则《周作人启事》未收入《周作人集外文(一九〇四—一九四五)》(陈子善、赵国忠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能反映周作人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点滴,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一则启事发布于19221128日《北京大学日刊》第1119号第1版,内容如下:“同学中那一位有吴梅教授的戏剧史讲义的,可否请借给我一阅,请一示知(交第一院号房转交),以便走领。”周作人想在学生中借吴梅的戏剧史讲义一阅。此时的北京大学很多课程印行讲义供学生领取学习。吴梅在北大教授“词曲”课程,也印有讲义。周作人这时想借阅吴梅的戏剧史讲义阅读,具体目的不知为何,可能是为自己所授课程参考,也可能是想借此了解戏剧史,或者其他什么目的。周作人不直接跟同事吴梅借,却不嫌麻烦在校刊登此启事向学生借阅,颇值得玩味。
第二则启事发布于19241025日《北京大学日刊》第1552号第1版,“选修日本散文诸君务请于星期一(二十七日)上午准十时至第一院国文学教授会一谈为要。”19231924年度,周作人开设有“散文(日文)”课程,这则启事是通知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谈话。大概是有关于课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通知,所以才登此启事。
第三则启事刊于192538日《北京大学日刊》第1641号第1版,“下列二书忘记被那一位借去了。现在另外有人要看,请借用的人检出还我,或交国文教授会代收为要。1.Pater , Renaissance2.Carpenter,Luves Coming-of-age.三月八号。”这则启事比较有意思,是催人还书的。如这类催还书的启事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还有不少,钱玄同、高一涵、江绍原、张凤举、高仁山、温源宁、单不庵、陈翰笙等都曾刊登过此类启事,看来借书不还,在当时也较普遍。过了几天后,第一本书已经有人归还,周作人又另发一启事:“下列一书忘记被那一位借去了。现在另外有人要看,请借用的人检出还我,或交国文教授会代收为要。Carpenter,Luves Coming-of-age.三月十一号。”这两本书都是外文书,也可见周作人此时阅读的一斑。
第四则启事刊于192756日《北京大学日刊》第2103号第2版,“诸位写信给我,叫本校信差递送时,以后务请费神添写'八道湾’字样,以免与周作仁先生的信件相混,有投递不到之虞。五月五日。”北京大学经济系有一位叫周作仁的教授,与周作人的发音完全一致。此前大概导致了一些信件递送上面的混淆,所以周作人专门发此启事,提示发信人填写其住址“八道湾”,以免将信件送错了地方。
以上周作人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发布的四则“启事”,有向学生借阅讲义的,有通知课程相关事宜的,有催借书者还书的,有提醒写信人注明地址的。今日读来颇觉有趣,会觉得这样的事情竟也可以登到校刊上面去吗。但是联系到当时媒介的有限,而校刊又是师生之间联系的重要平台,就会觉得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这四则启事的内容虽然是教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反映了周作人在北京大学教书生涯的某些侧面。这当然对我们了解周作人,了解《北京大学日刊》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补充《周作人集外文》,虽然该书“凡例”第三条称“周作人因职务行为所作的各种公文、演讲、讲话、事务性的通知等,本书不予收录。”这主要是针对周作人任伪职期间的职务行为,而周作人任北大教授期间的一些启事则属于私人行为,不在此列。《周作人集外文》中也确实收录有周作人北大任教期间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的《周作人启事》一则。以上四则属于同样性质,应收录较为适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