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时珍外出采药时,看到街上出殡的棺材一直往外滴血。他大惊:里面莫非是活人?他赶忙跑过去拦住:快停下,打开棺材让我看看!家属十分不悦:人都死了,你想对我老婆干吗?他接下来的操作,让家属大哭不已。
李默是个农民,老实本分的他虽然不富裕,但与妻子的日子过得也算幸福,两人一直盼着孩子的到来,对未来充满希望。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怀孕的妻子,忽然日益消瘦,为了给妻子治病,他花了很多钱,请了不少大夫,可妻子还是不见好,大夫都让他做好准备,大人和孩子都保不住。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对于李默来说,便是如此。他觉得是自己没能力,所以才治不好妻子的病,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默默掉泪。
这天,当他听说有位名医后,他想再去找大夫试试,他拉着妻子的手,说道:“你要好好养身体,病马上就好了,你等我回来。”
躺在病床上的妻子,红了双眼,点了点头。就这样,李默去了邻镇找大夫。谁知道,三天后,当他带着大夫回家时,发现家里人哭声一片,原来,妻子还是没有熬过去。
此时的他,疯了一样地不敢相信,跪着求大夫再为已经去世的妻子诊治,大夫见状,也不忍心打击他,便做做样子。
过了片刻,大夫说道:“恕老夫无能为力,请节哀。”
男人顾不上仪态,坐在地上失声痛哭,守了放进棺材中的妻子一夜,第二天,便和家属给妻子出殡。

谁知道,他刚走到一半,就听到有人大喊“快停下”,他本想不理睬,可对方却竟然挡在棺材的前头:“快让我看看棺材里的人!”
李默心中本就有郁结,此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是我去世的妻子,请你离开,休得胡闹!”
“我叫李时珍,是一名大夫,你赶紧打开棺材,你的妻子还没死!你难道要活埋她吗?”李时珍也着急了起来,他并不知道李默的为人,但他不能见死不救。
李默顿时一惊,足足愣了5秒,才颤抖着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莫要骗我!”
“自然是真的,救死扶伤本是我的职责所在。”李时珍看他神态激动,语气急迫,也说话放松了下来。
于是,李默命人开棺,可周围的人,却不大相信,但都知道李默爱妻如命,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也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此时,李时珍就做了两件事,便将女子救活了: 1. 先对其身体进行按摩; 2. 用针在她的心窝上扎了一针。
没过多久,李默的妻子就醒了。李时珍看她无事后,对着李默说道:“回家好好照顾她,孩子也平安无事,以后别让她太劳累就好。”说罢,李时珍就要走,李默赶忙拉住他:“恩公,想要什么,我能给的都给!”

李时珍摇了摇手:“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无须挂齿。”
李默只好做罢,对着李时珍跪了又跪,表以感谢。在李时珍要离开时,李默问道:“恩公是如何发现我妻子还活着这件事的?”
李时珍笑着说:“我无意间看到棺材下在滴血,可一个人若是死了,那血就是凝固的了,不可能再能滴出血来,所以,我断定棺材中的人还活着。”
从此,李时珍用针救活一对母子的故事,被广为流传,他的名字也被传到了富顺王朱厚焜那里。
朱厚焜的孙子得了一种怪病,每到晚上,就会吃蜡烛燃烧后的灯花。这让朱厚焜着急坏了,请了不少大夫都无能为力,听闻李时珍能治疑难杂症,甚至将死人都医活,连夜就派人请他回府。
李时珍听闻孩子的病情后,他也很着急,毕竟这也是他头一次遇见喜欢吃灯花的病人。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喜欢吃灯花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肚子里的虫子。
于是,他告诉朱厚焜:孩子肚子里有虫子,吃了杀虫药即可痊愈。
果然,当孩子服药后,“吃灯花”的毛病也就没有了,他像其他孩子一样,活蹦乱跳惹人爱了。
但李时珍也有自己的原则,哪怕是嘉靖皇帝,该不“医治”时,就不“医治”。
1556年,李时珍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可那个时候,嘉靖特别迷恋丹药,可李时珍知道,丹砂、水银、硫黄等物质,吃多了是对身体有害的,更何况在他看来,嘉靖皇帝身体本来算是健壮,是个长寿命,但为了“长生不老”,吃了那么多丹药,身体肯定迟早出问题。
于是,李时珍成为上京任太医院判不到一年,就辞了职,回家为百姓看病了。
在他数十年的行医中,他发现不少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错误,于是,他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从此,他走遍各地,编写出190万字的巨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有医德,他为了病人,不在乎诊费,尽全力为病人救治,不求回报,始终没忘自己的本质是治病救人。除此之外,当他名声鹊起后,也依然不忘初心,他书写的《本草纲目》,总结了一千多种中草药,便于后世医者学习,对古代的药物学,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这样一个男人,值得我们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