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完善、实现自我——教师的精神成长之旅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什么是教师的精神成长?百度中给出的解释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追求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享受幸福与成功的一种成长”。其实依照笔者的认识,教师的精神成长就是教师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自我发现即自我认知,它是精神成长的起点。何为自我认知?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以及对自己与围事物的关系进行认知。简而言之,即了解自我、感知自我、评价自我的过程。古人之所以说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精神成长的自觉性始于自我认知这主要是因为精神成长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东西,是非物质的,它只有在心灵的觉醒后,通过意识和心理才会发生作用。换句话说,即自我成长欲望的萌发都源于自我的认知和自我的发现。或者说只有我们知晓了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明白了自己拥有的是什么,需要的又是什么,才能够给自我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搞清楚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成长的目标。具体而言,每个教师都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和可能。但是,一个教师要真正实现专业发展,只能建立在他自身的积极主动、自觉内化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对自我的认知、发现与评价。因为只有当一个教师有了自我的认知之后,他们才能“意识”到成长是内在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才会自发地行动起来,追求成长。所以说自我发现是教师精神成长的起点。

自我完善是精神成长的动力源。“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差距,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时,就会不断地追求成长,不断地完善自己,自觉地、积极地把自我推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更深的修养层次。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精神成长的过程,自我完善则是起推动作用的动力源,它会源源不断地向自我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在这个过程既有自我吸纳,又有自我纠正。自我吸纳主要就是学习和汲取,重在修炼和补足。除了阅读书籍,从书本上汲取有益的文化营养,开阔视野,充实自己的心灵,提升自我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之外,还需要从他人身上学习,提升师德修养、心灵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自我纠正主要指反思和提升,就像孔子说的“一日三省吾身”和富兰克林的美德对比表那样,以一双澄澈的眼睛进行自我审视,以一面纯净的心镜来自我烛照,发现不足,及时弥补或改过,从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是精神成长的落脚点。巴哈伊圣作指出,每个灵魂的最终生活目标,是取得道德和精神上的卓越,即让自己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行为符合博爱创造者的意旨。其实这就是灵魂的自我实现。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人生来就有创造欲,有精神寄托和事业向往。我国古代有类似认识,天生我材必有用,“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有建功立业的欲望,每个人都想通过事业来成就自己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这种实现就是道德和心灵的双重超越,或者叫做自我的蝶变。它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它依靠精神的成长来完成。当我们经历了“日子磨砺的雕琢、时光苦寒的浸泡”,当“积水成渊,垒土成山”时,当经过自我完善,积淀足够的时候,那么它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具体到教师身上,精神成长的最终归宿,或者说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即人格)、独立的教育思想、成熟的教学理论、完善的教学体系、精湛的教学艺术,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名师或专家。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作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应该也必须要追求精神成长。“己不正,如正人何?”没有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构建和自我实现,又何谈学生的精神成长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