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剧为何总是层出不穷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文/于德明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53日下午两点左右,荆州松滋市沙道观镇初级中学5名学生在家休假期间,到松东河跃进闸至胜利闸段戏水,意外溺水,其中4人死亡,1人失踪。

随着高温酷暑的逐渐临近,青少年溺的悲剧不断重演粗略统计仅四月,全国至少21名孩子因溺水不幸身亡——

427日上午东莞石排下沙村杨屋连塘有3名小学生溺水420日,邢台清河县黄金庄村8岁男孩和11岁女孩外出玩耍溺亡;420日河南兰考县11岁女童及2男童溺亡;412日广西玉林2名孩子掉入河中溺亡;411日通州17岁男孩不幸溺亡;47日宁夏贺兰3名孩子溺水身亡;46日江西抚州3名孩子溺亡;46日下午,江西抚州东乡区3名儿童溺亡;46日贵阳市10岁男孩溺亡。(新浪网

为什么悲剧总是层出不穷,是因为安全教育抓得不紧吗?当然不是。如今学校的安全教育抓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格,都要给力。仅防溺水安全教育,都几乎成狂轰滥炸之势学校逢会必讲老师也是每日必说除此之外,校信通微信群隔三差五发布防溺水教育信息家校期期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 可以说,学校抓安全教育就如同过去抓阶级斗争一样,氛围相当浓厚,架势相当宏大,要求相当严格。校里校外,你随便问一个孩子,他都能告诉你防溺水是怎么回事,他会背防溺水“六不一会”口诀。

可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悲剧依旧不断重演,溺亡事件依然接连不断发生,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想:

其一、只注重常识的灌输,却忽视了技能的训练。很多时候,我们的安全教育都只注重了常识的灌输,却忽视了技能的提升。比如,学校里强调再强调,禁止禁止,不许孩子做这,不许孩子做那,更多的是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却有所缺失。其实,危险在生活中总是存在的,你根本没有办法消灭它。但面对危险,我们需要的不是怎样给孩子们创设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而应该交给应对危险的办法,让他们具备安全自救的能力换而言之,安全教育不能总是捆绑孩子们的手脚,禁止他们这样那样,而是需要真真切切地提升他们应对危险的技能。比如说火灾自救,除却不玩火防触电,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现代化燃具的教育之外,我们需要交给他们灭火的常识,需要让他们知道发生火灾了,该怎样去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受到损伤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仅仅要孩子们知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得使他们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灭火器来灭火,具备最基本的处理危险的能力比如夏天防溺水教育,我们不能单单是禁止孩子们到河边玩耍,到河里游泳,相反应该配置相关的硬件设施,设置游泳课,教孩子们学会游泳,掌握溺水自救和辨别水势大小水温冷热水量深浅的方法,使他们在遇到突发危险时,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和安全自救。试想,如果孩子们熟知安全常识的基础上切实掌握了应对危险技能,那么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安全事故是不是就会少一些

其二、学校里再三强调,家庭中却重视不够。优良的教育需要家校携手合作,共同作用。但面对实际,也只能长叹一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原本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事情,现在却沦为教师的单兵作战。就拿防溺水教育来说吧。学校里紧盯死防,狂轰滥炸,教师们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可到了家庭画风却急转直下。负责一点的家长,还经常对孩子们唠叨唠叨安全的问题,不时地嘱咐几句,而不负责任的家庭则是另外的样子了——要么满不在乎,无动于衷;要么轻描淡写,敷衍了事。俗话说,危险在于防范,事故源于疏忽。很多悲剧的发生就在于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就在于心理上的心存侥幸。仅上文中的10起溺亡事件来看,其中有8起都发生在周末或节假日;26名溺亡的孩子中,23名都是在假期间外出玩耍导致溺水而亡的。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倘若家庭、家长都能够引起重视,做好监督,加强管护的话,以上的悲剧还会接连发生吗,鲜活的生命还会过早凋谢吗?

我们常说,“安全无小事”。其实真正无小事的是应对生活,应对危险的能力和技巧。如果不加强安全演练教育,如果不重视安全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如果还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口头说教,而不付出具体有实效性的行动,那么悲剧必然还会重演,伤痛必将继续盘桓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幸福,我们还得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努力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为稚嫩的生命筑造一个无安全死角的成长环境!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谢谢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