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德明:变冲突为教育的资源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变冲突为教育的资源

□ 于德明

正在办公时,班长匆匆跑进了办公室。还没等我问,她就急急忙忙地说:“于老师,不好了,李宇又在班里闹事了,曹老师要你去一趟。”我赶紧放下笔,随着她一起往教室赶。一边走,我一边问询事情的原委。原来这节课曹老师组织数学测试,要求单竖排的同学转向后边坐。坐在最后一排的李宇硬是占着身边的一张空桌子,不让转过去的刘瑶坐。曹老师批评他,他就对着曹老师吵,并且出言不逊,气得曹老师浑身直发抖。

唉,这个李宇,还真是个刺儿头!开学不到一个月,他都和三个科任教师干上了。第一次在社会课堂上捣乱,被教社会的王老师当场抓住,批评他几句,他就对着王老师吵,并且还把桌子给推倒了。后来经过批评教育,他向王老师认了错,道了歉。可没过多久,老毛病又犯了。第二次是在英语课上,孟老师让抄写单词,他却不写;老师批评他,他就顶嘴。孟老师气不过,揪住他的衣服领子要他站起来,他和孟老师扭打起来。好在我及时赶到,才制止了一场打斗。事后,我找他分析了事情的缘由,他承认了错误并主动做出了书面保证——不再和老师对着干。原本以为这下可要消停些日子了。可没想到,这才刚过去一个周时间,他居然又和教数学的曹老师斗了起来!

走进教室,我发现李宇横着身子半趴在两个桌子上,两只手像翅膀一样牢牢地霸占着两个桌子,一副不可侵犯的模样。可能是看到我来了,他稍稍收缩了手臂,但依然霸占着桌子。站在旁边的曹老师阴沉着,仿佛能挤出水分来。看到这剑拔弩张的场面,我先把曹老师拉到教室外边,安抚了一番,然后走到李宇身边,对他说:“李宇,长时间保持着一副顶牛的模样,不感觉累吗?”周围泛起了一阵轻微的笑声,他没动,也没吭声。我又拍拍他的肩膀:“把手收回来,站好了,男子汉就得站得端端正正的!”我的语气很柔和,丝毫没有批评的意味。他听了之后,犹豫片刻,便低着头站直了身体。“呵呵,这样做就对了嘛!”我趁势表扬了他,他的头微微地又往下低了下去。见此情景,我按按他的肩膀请他坐下:“先考试吧!有什么事情,考试结束后再说。”他照做了,我也离开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里,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李宇其实并不笨,但由于他的父亲中年得子,对他格外娇惯,所以使他逐渐养成了骄横、倔强的性格。后来父母感情不和离异,母亲出走,父亲外出打工,他只好跟着叔婶过日子。因为缺乏管教,做事我行我素,养了一身的坏习惯。很明显,对他来说,三番五次地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教已经不起作用了。而指望家长协助教育,更是不现实,何况那样的方式既廉价,效果又不好。寻思半天,我才想出一个办法——利用这件事情,组织一次以尊师为主题的班会教育活动。


下课了,我先让他到办公室等着我,然后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1、征求家长对这件事的看法:2、搜集尊敬师长的名言警句;3、针对刚才的事情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想法。回到办公室,我并没有提及课堂上发生的事情,而是问询他:“周五的主题班会上需要点材料,不知你能不能帮忙搜集一些?”他不知是计,一口答应了下来。再三追问,看到他露出坚定的神情时,我才告诉他——搜集伟人或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他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顿时有些犹豫。我赶紧安抚了几句,他才点点头,转身离开。

下午,他就把从网上搜集到的尊师小故事交给我,我趁机表扬他说话算数,同时又交给他一项任务——从中选择三两个尊师小故事,并尝试着讲下来。他没有拒绝。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周五的班会时间也到了。按照既定的程序,首先是听小故事——由李宇给大家讲述《周恩来向老师赠款》《朱德给老师敬礼》和《鲁迅尊敬老师》的故事;接着是观拜师礼——通过多媒体平台,观看古人拜师的视频;第三项是现身说法——邻班的班主任正好生病住院,班长周四下午组织四个同学作为代表一起去看望老师,我把四位代表请到班会上,分别让他们谈谈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第四项是班级论坛——先请同学们转述家长对于李宇事件的看法,展示孩子们论尊师的优秀习作,交流对整件事儿的看法;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心灵表白——以李宇为中心,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并背诵尊师的名言警句。班会后,我又请班委会围绕这次班会的主题,设计一期尊师黑板报,要求突出李宇的内心独白和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完。结合整件事情,单独和李宇又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随后,他不仅向曹老师做了深刻的检讨,而且还当众宣布上课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直到现在,第二学期已过了三个月,班上再也没有发生学生和老师对着干的事情了。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谢谢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