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德明:这次第,怎一个“绝”字了得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这次第,怎一个“绝”字了得

——罗才军《伯牙绝弦》教学浅析

□ 于德明

 《伯牙绝弦》是一篇古文,它之所以会成为经典,其一因为故事本身悲壮,读来令人肝肠寸断,热泪滚滚;其二《高山流水》将故事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成为千古绝唱;其三“知音”难觅的一种文化情怀,世世代代困扰着人们,欲求之而不可得,只有借诗词歌赋,抒发内心对“知音”的渴望和渴求。按理说,这样意蕴深厚的文章是不好教的,再加上古文自身的特点,施教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罗才军老师在执教此文时,却能够小处落笔,深入浅出,将课堂演绎得荡气回肠,以至于许久之后,依然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一、斟字酌句识知音

 古文教学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读通读顺文本。所谓读通读顺,主要指读好古文的停顿和节奏,再现古文音律美、节奏美的韵味。而罗老师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先抓住两个文言虚词——“兮、哉”,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读出气断丝连的意蕴,从而便顺理成章地将文句的味道给读了出来,古文的言语特点在诵读中也自然地落入孩子们的心灵中。其次,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懂“谓、乃”,从而让学生把握住“伯牙//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的读法。最妙的是老师范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时,气势恢宏,声音浑厚,给人以高大巍峨的泰山立于面前,水波盛大的江河横于面前的绝美感觉。

二、品善析念解知音

 理解古文意思是古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老师在教学时,精挑细选,抓住“善”和“念”两个字,低吟浅酌,品味知音之蕴。

 先以“善”开始,寻找相关语句,借助注释读懂善之意,接着勾连前后文品析“善”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实际经验和古文的对接中,泰山之势、江河之态便倾然而出。那琴中音,心中感,一唱一和,一起一伏,时而如大河奔流,时而如高山耸峙。置身课堂,恍然坐于江畔,立于山前一样。

 扣“念”解“志”。往往在理解中,执教者总好将“念”归于“心里所想”便草草收兵。这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解读。而向更深处的挖掘是需要教师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罗才军老师就是如许之人,他在引导理解“念”时,将“志”结合起来,通过补白、练笔、配乐朗诵等形式,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明白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那种“心有灵犀,知音、知念、知志”的情谊,“知音”的内涵自然立体地烙印在学生心中,真可谓巧夺天工!

三、补白读写祭知音

“子期死”是文本的一个留白。这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文本的魅力和张力。罗老师巧妙地抓住这个练笔点,让学生站在伯牙的角度,想象补白。悲伤的情绪总是易于感染的。在这种伤感的氛围里,古筝低鸣,人心微颤,六年级的孩子们以稚嫩的笔触却书写了令人赞不绝口的华章妙文,有效地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强化了情感的渲染力度。

四、巧用素材诵知音

古文的教学需要咏叹,尤其是如《伯牙绝弦》这样的古文,唯有反复吟诵,方可充分展现其魅力、韵味和意境。执教者以“资料袋”为依托,及时补充“知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荡起的簇簇浪花:从故事发生后300年的《列子·汤问》到500年后的《吕氏春秋》;再到1000年以后的唐朝,2000年后的明朝,直至2500年后的今天,人们时代吟咏、吟诵,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涟漪,一咏三叹,复复沓沓,层层叠叠,以至于嗟叹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整个朗诵过程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呈现排山倒海之势,让现场观众也禁不住心潮澎湃,眼睛湿润,甚至于潸然泪下。

 《伯牙绝弦》乃人间绝唱,罗才军的课堂演绎亦绝非一个“绝”字可囊括的!十年前,聆听此课,感觉如是!十年后,回味起来,感觉复如是!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谢谢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