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朽的红色传奇,不倒的红色战旗——琼崖红军游击队

 梦想童年594 2022-09-27 发布于江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地处祖国南疆边陲的海南岛上。有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英雄部队——琼崖红军。这支英雄部队从成立起就一直独立坚持战斗在海南岛上。在这段漫长血腥的斗争中,琼崖革命武装和人民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遭遇过数次大的挫折,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经过艰苦的斗争,保存了大量的革命火种,如同星星之火最终照亮了整个琼岛。琼崖革命武装也由云龙改编时的300余人发展到拥有2万余名红色战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从1927年6月至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这面不倒的红旗飘扬了整整23年。

而1927年6月至1938年12月的这段时间,是琼崖革命斗争最为艰苦的时期。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琼崖红军指战员们在这长达11年零6个月的时间里,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斗争的战斗历史。

文章图片1

琼崖早期的革命斗争和苏区的形成与发展

琼崖苏区,主要位于海南岛东部地区,其范围主要包括琼东、乐会(今琼海)、万宁、文昌、陵水、崖县、临高、澄迈、儋县等部分地区,中心在琼山、文昌、乐会、万宁地区。这里的母瑞山、六连岭地区,物产丰富,山岭连绵,古树参天,峰峦险峻,道路崎岖,地势十分险要,对于开展游击战争极为有利。由于这一地区与大陆相隔仅一衣带水,与雷州半岛相毗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也为帝国主义和两广军阀所垂涎。

琼崖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 1921 年底,这里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活动。1926 年 6 月,成立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后改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简称琼崖特委)。中共琼崖地方党部成立以后,开始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各县乡农民自卫军。1927年6月,琼崖特委根据广东省委指示,成立了琼崖工农讨逆军司令部,司令员冯平,党代表杨善集,副司令员陈永芹,政治部主任符节。北伐战争失败后,8月,有9个县成立了工农讨逆军,每县有100余人。9月,琼崖特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决定,为配合湘鄂赣粤四省秋收起义,发动了琼崖总暴动。调集各县工农讨逆军,分兵三路攻打海口、加积和三亚,最后暴动遭到失败。

文章图片2

冯平(1899—1928)海南文昌人。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政治和军事。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随国民革命军第12师回琼,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广东省农会琼崖办事处主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农民协会主席、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积极发展农民武装。1928年5月9日遭叛徒出卖被捕,7月4日在澄迈县金江镇英勇就义。

文章图片3

杨善集(1900—1927)字义甫,笔名杨白。海南琼东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大革命时期广东共青团工作和青年运动的先驱,海南地区党组织和革命武装的创建人之一。1924年11月31日同叶挺等被中国共产党旅莫支部吸收入党。1925年2月赴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1927年9月主持召开琼崖特委军事会议,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9月23日率农军一举占领椰子寨,首战取得胜利。当天上午11时遭敌猛烈反扑,身先士卒,同陈永芹亲临前线,指挥乐万部队占领加所坡高地阻击致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文章图片4

陈永芹(1900—1927)琼崖革命武装的创建人之一,海南乐会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受党组织派遣到琼崖工作。11月任乐会县农民运动训练所军事训育主任。7月任琼崖讨逆革命军副总司令。9月23日与中共琼崖特委书记杨善集率乐会、万宁讨逆革命军和部分农民武装队伍共500余人攻打嘉积外围据点椰子寨。攻占椰子寨后,驻嘉积地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反动商团集中兵力疯狂反扑,他亲临加所坡前线指挥部队英勇抗击敌人。因敌众我寡,在撤退转移中弹尽被围,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刺杀8名敌人后壮烈牺牲。

文章图片5

符节(1899—1928)原名符戴徐,字宝初,海南文昌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初奉命回广州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后来赴南昌参加“八一起义”。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派回琼崖负责党的武装领导工作。1928年4月初任琼崖工农红军政治部主任。5月9日夜,由于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军包围,在突围战斗中弹尽被捕。1928年7月4日在澄迈县金江镇与冯平一起英勇就义,年仅29岁。

1927年底,广东省委派杨殷、徐成章到琼崖指导工作。重新整编工农讨逆军兵分三路:东路指挥部,总指挥梁秉枢,辖两个营。中路指挥部,总指挥徐成章,辖一个营。西路指挥部,总指挥冯平,辖一个营。1928年初,从三路抽出部分主力组成了三个营,由琼崖特委(书记黄学增)军委直接指挥。第1营营长孙达成,第2营营长谢育才,第3营营长王天俊。1929年1月,根据广东省委决定,将琼崖工农讨逆军改称为琼崖红军。1929年5月7日,省委决定在琼崖成立红军第6师,由琼崖军委直接指挥。下辖第26团(团长兼东路总指挥梁秉枢)、第27团、第28团(团长兼中路总指挥严凤仪)、第29团、第30团(团长兼西路总指挥冯平)。各团仍分散在各县活动,开展游击战争。

文章图片6

梁秉枢(1889—1977)字镜清,原名梁安洲,又名梁拱汉,海南琼山人。出生于泰国,6岁随父回国。1917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后被派回琼崖工作,历任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委员、琼崖工农红军东路总指挥、琼崖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会委员、琼崖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1929年夏任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团团长。1930年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1独立师(后改为第2独立师)师长。1931年秋调任中共东江军事委员会参谋长。1932年冬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1936年到南京步兵学校任中校教官、练习队队长等职。1938年担任广东国民革命军军训处学生训练班副主任。1939年回琼任广东省保安第5旅副旅长,后任万宁县、陵水县、保亭县3个县的督导主任、万宁县县长等职,暗中支持抗日。1941年被以“通共”之罪名撤销职务,后任琼崖守备司令参议。1942年被日本军队抓捕,1943年出任伪琼崖临时政府参议。1944年任伪文昌县县长。在任伪职期间,暗中支持共产党抗日。1951年以汉奸罪被捕,判处无期徒刑。1954年改判无罪释放。1956年12月,调往广东省参事室工作。1959年调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1977年在广州市病逝。

文章图片7

徐成章(1892—1928)原名徐天宗,海南琼山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任特别官佐。1925年,参与镇压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变。1927年11月,任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总指挥。1928年2月4日在率部进攻万宁县第4区分界墟民团据点时,不幸被流弹击中颈部,壮烈牺牲,时年36岁。

文章图片8

严凤仪(1893—1931)海南乐会人。1924年4月进入黄埔军校任学校教练部及学生部第四队副队长。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率部参加东征。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5团党代表。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2月赴琼崖参与领导工作。1928年3月中旬紧急赴琼前线指挥作战。1928年5月18日被派往东江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参谋长。1931年1月由于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交通员被捕叛变,被组织安排到香港潜伏以避风声。5月在香港不幸被捕,并被敌人引渡回广州。28日被敌人杀害,时年38岁。

1929年夏,开辟了琼东、乐会、乐万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了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不久王文明病故,由陈俊叶继任。不久,由于敌军大举反扑,琼崖红军第6师遭到严重挫折。余部后来缩编,成立了琼崖红军独立团,团长梁秉枢,副团长王文宇。7月,琼崖特委书记黄学增牺牲。1929年冬,琼崖临时特委成立,书记冯白驹,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符明经。在特委领导下,红军逐渐有了发展。1930年7月,琼崖红军独立团扩编为琼崖红军第2独立师,师长梁秉枢,政治委员杨学哲,(后)陈振亚,副师长王文宇,参谋长周朝新,政治部主任田清霖。下辖第1团,第2团,第3团和师直属独立营。全师共2000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近 6000人,7 个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琼崖革命斗争再次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文章图片9

黄学增(1900—1929)广东遂溪人,因家贫直至13岁才入本村私塾读书,1920年考上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学习班,曾任广东省南路特派员、中共农民运动特派员、广东农协执委、广东省农协南路办事处主任、广东省委候补常委、琼崖特委书记等职。是与彭湃、阮啸仙、周其鉴齐名的广东省四大农运领袖之一,又是土地革命时期广东西江和海南岛红军、苏维埃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7月在海口因叛徒出卖被捕,27日在海口红坎坡英勇就义,时年29岁。

1931年春,梁秉枢调走,由王文宇继任琼崖红军独立师师长,师政治委员郑大礼,(后)冯国卿。红1团,团长由王文宇(兼),主要活动在琼东、文昌和安定一带。红2团,团长许丁光,政治委员卢科琼,(后)梁君照,主要活动在琼山、澄迈一带。红3团,团长王德春,政治委员冯甲,主要活动在乐会、万宁、陵水、保亭和琼县一带。师部和特委、苏维埃政府、特务营、娘子军连等部队驻于琼东县文底、大里一带。1931年5月至8月,琼崖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了各种革命团体。由于琼崖苏区逐渐扩大,琼崖独立师实行了精简整编,充实了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独立师主力部队遂向外线主动出击。红1团在琼东摧毁了敌人炮台14处,消灭了大批反动的地方武装。部队在一系列战斗中得到了很大发展,新成立了师特务营和师女子特务连(红色娘子军连)。1932年1月2日统计,琼崖红军独立第2师,共辖3个团14个连,共约1100余人,800余支枪。

1932 年秋,国民党第 1 集团军警卫旅来琼,对琼崖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围剿”。由于敌强我弱,加之受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独立师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致使反“围剿”斗争失败,红军独立师解体。琼崖苏区沦为白区或变成游击区,各地党组织和革命武装遭到严重摧残,琼崖革命斗争进入了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

琼崖游击战争的时间与自身特点

从 1933 年1月到 1938 年12月,琼崖红军游击队在以冯白驹为书记的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琼崖的游击战争,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 年 1 月至 6 月),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红军游击队分散在母瑞山等地,坚持艰苦斗争。

第二阶段(1933 年 6 月至 1937 年 7 月),积极开展游击活动,革命力量不断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三阶段(1937 年 7 月至 1938 年12月),同国民党当局开展谈判,经过艰难曲折斗争,最终达成协议,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新局面。

  琼崖游击区的斗争,与大陆 14 块游击区的斗争相比,有它自身的许多特点,首先是坚持游击战争的时间比大陆游击区要长将近 3 年。大陆各游击区的斗争一般从 1934 年秋主力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撤离苏区起,到 1937 年冬同国民党当局谈判达成合作杭日协议,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为止,前后一般经历 3 年多的时间。而琼崖游击区的斗争开始的时间,即由苏区转入游击战争的时间从1933 年初开始,比大陆游击区早将近两年,而结束的时间又比大陆游击区晚了一年,即 1938 年12月才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前后长达近 6 年之久。其次是大陆 14 块游击区在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后,各地红军游击队均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苏皖抗日前线。而琼崖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后,则改编为抗日独立队,继续在琼岛坚持斗争。

  琼崖游击区的 6 年游击战争,是在远离党中央、孤岛奋战的条件下进行的。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胜利地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保持了革命的“火种不灭”、“红旗不倒”,实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格局。琼崖游击区之所以获得生存和发展,主要是以冯白驹为首的中共琼崖特委,能够审时度势,正确决策,坚持了对全岛革命斗争的统一领导。善于发挥集体智慧,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斗争方针和策略,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左”的消极影响,推进了革命力量的恢复和发展。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战术,将游击战争与隐蔽斗争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打击敌人。依靠革命群众,团结少数民族,发挥广大青年特别是妇女的作用,形成了特有的铜墙铁壁,在祖国的最南疆,保持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力琼崖革命斗争谱写了独特而光辉的历史篇章 。

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

国民党反动派对琼崖红军的迅速发展,苏区的逐步扩大,深感恐慌。1932年 7 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第 1 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派其警卫旅旅长陈汉光,率所部 3 个团和特务营及空军第 2 中队的一个分队,共 3000 多人,从广东徐闻县的海安急速渡琼。在海口港、东水港登陆,进驻海口、府城、加积、定安等重镇。1932年 8 月 1 日开始,陈汉光旅在空军、琼崖警卫队、各县民团、地方豪绅反动武装的配合下,向琼崖各苏区和红军发动空前规模的“围剿”。陈汉光旅是陈济棠扩编军队时所编的直属第 1 集团军总部的部队,武器装备比较精良。旅长陈汉光是陈济棠的侄辈,警卫旅就成为陈济棠部队中的一支嫡系部队。陈汉光在海南身居中将旅长、琼崖区绥靖委员和琼崖抚黎局局长等三要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当时,海南岛只有沿海的 13 个县,岛的中部是黎族聚居地区,未设县治。岛上交通干线的环海公路尚未建成,从海口市向东只通到崖县,向西只通到儋县。陈汉光的旅部、绥靖委员公署、琼崖抚黎局部在海口市。陈汉光“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是以海口市为基地沿着公路分东西两路由北向南推进,采取“分进合击,各个击破”的战术,分兵向母瑞山等地搜索前进,向红军根据地展开全面进攻。此时,琼崖工农红军武装力量,除各县、区、乡苏维埃政府直接所属的地方赤卫队以外,正规武装就是红军独立师王文字部和闻名中外的娘子军庞琼花部。红军独立师师部和红 1 团 300 多人同琼崖特委、苏维埃政府机关驻琼东(今琼海县)根据地。红 2 团约 400 人分驻琼山县羊山、郭儒山根据地。红 3 团 400 多人,驻乐万(今万宁县)根据地。红军行营指挥部的 600 人驻澄迈2区、琼山19区根据地。此外,还有赤卫队分驻各地。

文章图片10

庞琼花(1911—1942)红色娘子军第一任连长,海南乐会人。1927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3月任乐会具赤色女子军连连长。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 2 师女子军特务连连长。率部先后参加了沙帽岭伏击战、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等战斗,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32年被捕入狱。1937年被释放回家。1942年因被日军军官看中,誓死不从出逃进入深山,不幸被日军发现后杀害。

陈汉光旅对琼崖红军“围剿”,采取了“军政并举”、“剿抚兼施”的方针。他在对红军、赤卫队军事“围剿”的同时,还深入海南各县、区、乡、圩、镇进行反共宣传,企图瓦解革命群众的战斗意志。陈汉光又部署修建碉堡,移民并村,加强保甲制度,扩大地方“自卫”力量,并强行推行“五户联保连坐法”,其内容是:

(1)不做“匪”,不济“匪”。

(2)知情不报同通“匪”论罪。

(3)探亲者早去午归,违者以通“匪”论罪。

(4)发现可疑男女,立即报告甲、保、乡长,否则同通“匪”论罪。

(5)一户犯法,五户共同论处。

陈汉光还散发瓦解和“宣抚”的反共传单和标语,主要内容有:

(1)出来投诚自新者不杀。

(2)携械出来投诚自新者重赏。

(3)全班、全排、全队携械投诚者量才录用。

又在每家大门上贴上永久性的“反共证”。上面书写“军民合作,杀灭共匪”的字样。

独立师失败,琼崖革命斗争遭受重大挫折

  面对国民党军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根据地广大军民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奋起抗击,为了保卫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琼崖红军广大指战员顽强地进行了反“围剿”的斗争。琼崖红军独立师第 2 团被敌人包围在羊山、郭儒山一带,激战一个星期后,损失惨重,仅有 200 多人突围回到师部。接着,国民党军又集中力量向琼崖特委等领导机关驻地琼东苏区进攻,经过两天战斗,虽给敌人以一定的杀伤,但因敌众我寡,敌又有飞机配合,红军独立师难以退敌。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独立师第 1 团主力即向母瑞山撤退,留下一部分红军和娘子军在原地活动,开展游击战,牵制敌人。

  琼崖特委和琼苏机关及红军独立师退到母瑞山后,敌人又进驻母瑞山地区,派重兵把母瑞山重重包围起来,企图在这里一举消灭红军独立师。敌人一天天紧缩着包围圈,在各地的红军指战员都在进行着殊死的战斗。敌人飞机在盘旋轰炸扫射,枪炮声震撼着山岳丛林,到处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红军各路战士在师长王文字指挥下,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经过16天的残酷战斗,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红军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主持召开了特委紧急会议,分析敌我形势,研究制定对策。会议认为,敌人竭尽全力围攻母瑞山,毫无撤退之意,其明显意图是要把琼崖革命力量一举消灭。如若一意死守母瑞山则正中敌人下怀。冯白驹指出:目前形势异常险恶,为挽救琼崖革命,我们必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到各地开展游击战争,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革命火种不被扑灭。会议最后决定,由师长王文宇、政委冯国卿率领主力突围,分散敌人。冯白驹率领特委、琼苏机关和警卫分队 100 多人仍留在母瑞山坚持斗争。

1933 年 1 月的一天深夜,突围战斗开始。独立师主力在趁夜色下山时,不料被敌发现,一时间母瑞山各个方向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大作,火光四起,流弹飞射,恶战一直持续至第二天黎明。由于敌人前堵后截,黑暗中红军独立师主力被敌打散,独立师政委冯国卿带领几名战士突出重围,在到达乐会县苗村时又遭敌人包围,在激战中冯国卿与几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独立师师长王文字率领 60 多人冲出重围,到乐会县山区后,因患病不能走动,后因警卫员叛变出卖,王文宇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屠刀和利诱威逼下,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于1933 年 7 月在府城英勇就义。独立师参谋长郭天亭、琼崖特委秘书林树芹受伤被捕后牺牲。零散突围出去的人员,流落各地暂时隐蔽起来。至此,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文章图片11

王文宇(1899—1933)又名王文儒、王明宇。海南澄迈人。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琼崖武装暴动。1928年后,任琼崖红军独立团副团长、独立第2师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独立师师长兼第1团团长。1932年底在乐会因叛徒出卖被俘。1933年7月22日在琼山县府城英勇就义。

冯国卿(1904—1933)原名冯应国,海南乐会人。1927年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后被选为支部书记。因积极参加革命运动,1928年11月回国,被介绍回琼崖寻找中共乐会县委联系。1930年4月当选为琼崖特委常委。1932年2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政治委员。8月15日和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红军独立师师长王文宇等带领红军从三十六总岭方向突围。带领红军独立师师部和红一团部队向牛探岭一带转战,掩护特委转移。10月到达乐会县中平仔、文魁岭一带与红3团余部会合。1933年5月在开展革命活动时不幸被当地民团伏击杀害,时年29岁。

郭天亭(1898—1932)又名郭仁甫,海南万宁人。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2月参加琼崖工农红军,先后任第1营副营长、营长等职。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独立师参谋长。1932年10月和王文宇一起率领红军独立师第 1 团,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和包围圈,在回到白水泉山区的途中遭敌人伏击,身负重伤被捕,英勇就义,时年34岁。

林树芹(1902—1932)字泮元,海南琼东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被选为共青团琼崖特委书记。1930年8月任琼崖特委秘书长,成为冯白驹同志处理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1932年在反“围剿”战斗中,因身患重病,未能跟随领导机关转移,不幸被反动派逮捕,囚禁于海口监狱,因久病无医牺牲于狱中,时年30岁。

琼崖特委和红军独立师之所以没有能够粉碎敌人的“围剿”,有其主客观的多方面原因。从主观上说,当时琼崖特委按上级指示在党内和红军内部开展肃反运动,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搞扩大化,错杀了一批党政军干部,使反“围剿”斗争失去了一批骨干(琼崖独立师政治委员郑大礼、红3团政治委员谢文川、琼澄县委书记冯凤仁等人均在“肃反”扩大化中被害)。在作战指挥上,特委和红军领导采取了与敌人硬拼,打阵地战、消耗战的错误方针,没有发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加之当时琼崖各根据地发展不平衡,红军所在地区未能连成一片,这就给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造成了有利之势和可乘之机。从客观上讲,敌我力量悬殊过大。敌军不仅人数多,装备好,还有空军的配合,而琼崖红军武器装备既少又差,弹药极端缺乏。因此,尽管红军作战十分英勇,但就反“围剿”斗争的全局来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步步败退的形势。至 1933 年初,琼崖红军独立师被打散,损失惨重,琼崖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被国民党军占领,中共琼崖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遭受严重破坏,琼崖特委同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党组织的联系也被切断。敌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劫。原来的许多革命村庄变成了焦土废墟。无数革命战士家属和群众惨遭杀害,到处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琼崖苏区和红军受到了一次最惨重的损失和挫折。但是,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到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们,中共琼崖特委及其分散在各地的武装力量,仍然在母瑞山和其他地区坚持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坚持斗争在母瑞山上

文章图片12

冯白驹(1903—1973)琼崖革命领袖

  母瑞山位于安定、琼东、乐会三县交界处,面积约 100 多平方公里。它是五指山系的一个主要山峰,四周悬崖峭壁,谷深流急,山中林木参天,道路崎岖曲折,地势十分险要。1928 年琼崖特委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就曾带领红军游击队转向这里屯兵养息,积聚革命力量,后来又在这里成立了红军独立师,成为向反动派斗争的重要革命根据地。红军独立师被敌人打散解体后,冯白驹带领部分武装人员又一次来到母瑞山。母瑞山再次成为保存革命火种的基地,领导琼崖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坚持革命斗争。冯白驹带领特委、琼苏机关和警卫分队在母瑞山上坚持斗争。在敌人的封锁下,同党中央、省委以及岛内各地党组织和红军的联系已完全中断。而敌人的“清剿”并没有放松,在军事上,国民党军以超过红军游击队数十倍的兵力,对母瑞山进行层层包围,并在回周修建碉堡炮楼,疯狂进行“搜剿”。在政治上,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在母瑞山周围“移民并村”,建立保甲制度,并颁布所谓“十杀”政策。在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不许群众上山,不许接济红军,使山上红军游击队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坚守在母瑞山上的红军游击队遇到的困难首先是粮食短缺。开始每人每天还能分到一个拳头大的饭团,后来每人只能分一椰壳碗的稀粥或饭水。等到粮食、米粒全部吃光,就只能靠野菜、野果充饥。除了对付搜山的敌人外,就是满山遍野地寻找能吃的东西。凡是叶软、无毒、无异味的野菜,就采来煮成野菜汤喝。在敌人没有搜山时,男同志们就下到山沟里、河水边抓鱼虾,上树摘野果,掏鸟蛋。女同志们则去采蘑菇,挖木耳,挖野竹笋等等。后来在采野菜时发现了一种形似蚕豆、茎软叶嫩的野菜,这种野菜后来被战士们亲切的称为“革命菜”,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100 多人来主要就是靠“革命菜”填饱肚子。从此“革命菜”成为了琼崖革命的“招牌菜”,是冯白驹以及所有琼崖革命战士朝思暮想的美味,琼崖革命军民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始终保留了用“革命菜”宴请客人和招待战友的传统,这个红色传统一直持续到了海南岛最终解放,并流传至今。“革命菜”也成为了琼崖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历史“见证者”。

文章图片13

革命菜”,学名:野茼蒿,菊科,属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茎有纵条棱,叶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钟状,基部截形,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每年7—12月开花。嫩叶是一种味美的野菜。以全草入药,味微苦辛,性平。具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等。夏季采收,一般以鲜用为佳。民间常捣烂外敷,治疗乳腺炎。

坚守在母瑞山上的红军游击队遇到的另一个困难就是居住问题,红军战士栖身之处常常是在石崖下或山洞里。琼崖的深秋,台风多,雨水大,每当台风过后,栖身的茅草屋被刮得无影无踪,正值大雨时,大家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同狂风暴雨搏斗。琼崖的冬天虽无冰雪,但在深山野林里,寒气逼人,又加上经常下雨,本就破烂不堪的衣服被雨淋湿后,浑身冻得发紫。夜晚无法入睡,就点起火来,把芭蕉叶烤热当草铺、当被盖。当火柴用完了,就学着古人钻木取火用于取暖。

除此之外,游击队战士们还要同山里的山蚊、山蚂蟥、山蚂蚁以及毒蛇做斗争。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不少战士身患腹泻、疟疾,甚至有人因病饿牺牲。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还要随时准备对付敌人的“清剿”。一次与搜山的敌人遭遇,大家在冯白驹的带领下,突出了重围,摆脱了敌人。但携带的东西全都丢光了,只剩下身上穿的破旧衣裳。尽管环境如此险恶,生活如此艰苦,作战如此频繁,但红军游击队的革命意志却非常坚强。他们在冯白驹等人的领导下,始终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正是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使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顽强地坚持着斗争。

在母瑞山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为了弄清情况,寻找散落在各地坚持斗争的红军战士,冯白驹、符明经、王业熹等人商量,决定派出少数武装人员分批突围下山。但先后派出的 4 批人员,有的遭到敌人袭击牺牲了,有的下落不明,只好暂停执行这一决定。

文章图片14

符明经(1901—1946)又名符文光,海南琼东人。1925年冬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4月当选为琼崖特委委员。1931年3月当选为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32年8月和特委书记冯白驹、琼苏政府秘书长王业熹等率领党政机关及红军警卫连100多人与敌周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33年9月被特委派往琼西南地区开展工作。1939年8月开始先后任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第3大队副官、第8中队政治指导员、琼崖抗日公学总务主任。1941年9月当选为中共琼东县县长。1945年秋任琼山县民主政府县长。1946年4月率部迎击国民党军清剿”。5月初在新马茄芮山突围战斗中为扶救同志渡沟,不幸溺水牺牲,时年45岁。

文章图片15

王业熹(1899—1947)字洁夫,海南乐会人。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到琼崖工作。1930年4月当选为琼崖特委委员。1931年3月当选为琼崖苏维埃政府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6月兼任琼崖高级列宁学校教育委员会委员。1932年8月与特委书记冯白驹、琼苏政府委员长符明经等率特委、琼苏政府机关和红军,从琼东四区益平乡驻地撤退到母瑞山坚持斗争。1933年春突出重围到达琼文地区,重建党的组织和红军游击队。9月被派到琼西南地区工作。1937年任中共海尾支部书记。1941年1月任政训室主任和独立总队党委书记。1944年2月任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5年5月任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秘书长。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琼崖特委秘书长。因长期处于战争环境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身患重病。1947年5月1日在琼东毛贵地区辞世。1953年被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国民党军重重封锁、不断“搜剿”袭击的情况下,加上饥寒、疾病的折磨,母瑞山的红军游击队减员严重,100 多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冯白驹、符明经、王业熹、刘天佑(红军庶务长)等 4 名干部,以及林天贵、林天德、林茂松、傅烈军等 20 名红军战士,还有王惠周(冯白驹的妻子,后于 1935 年春牺牲)、李月凤(红军炊事员)等 2 名女同志,共 26 人。他们百折不挠,在母瑞山度过了极其艰苦的岁月,一直坚持到最后突围,终于保存了琼崖党政军领导骨干,留下了可贵的革命火种。

林天贵(?—1941)琼崖独立总队“五虎将”之一。1932年加入琼崖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后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2大队第5中队长,1941年在粉碎日军“蚕食、扫荡”战斗中,伏击昌洒日军出援时,不幸中弹牺牲。 

林天德(?—1941)琼崖独立总队“五虎将”之一。1932年参加革命,加入琼崖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后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2大队第4中队长,1941年为粉碎日军“蚕食,扫荡”、巩固与扩大抗日根据地,在琼山咸来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文章图片16

林茂松(1913—1942)琼崖独立总队“五虎将”之一。原名林绍定,海南海口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随冯白驹上母瑞山坚持斗争。1933年4月重返琼山苏区,担任琼文县文南区委组织委员。因其枪法极准,担任锄奸、处决叛徒工作。1936年夏与琼崖女杰刘秋菊结为革命伴侣,前往陵水、崖县开展恢复党组织工作。1938年秋奉命调回特委工作,12月参加“云龙改编”。1939年被任命为琼崖独立总队第1大队第1中队长,率部赴琼山咸来乡一带开展敌后抗日活动,年底任总队特务大队第1中队长。1940年2月率部保卫特委机关进入澄迈县美合建立根据地。1942年1月12日,国民党保7团第2营进犯咸来、龙发。他率部逼退敌人7公里。在追击溃逃顽军时遭暗藏的2名敌兵枪击,胸部中弹不幸牺牲。

傅烈军(?—1942)琼崖独立总队“五虎将”之一。海南琼山人。1932年初参加琼崖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成为作战勇敢的神枪手,前后参加了惩办叛徒冯大同、化装奇袭翁田乡流水山堀炮楼、镇压道崇民团长王老学、没收国民党师长韩汉英家等斗争。1942年在粉碎日寇“蚕食、扫荡”的万宁堆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琼崖各地的斗争

当冯白驹、符明经、王业熹等人在母瑞山坚持斗争的同时,分散在琼崖各地的红军配合当地干部,在与特委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以各种形式隐蔽力量,坚持斗争。

东部的乐万根据地,红军排长陈妚九带领红3团突围出来的10多名战士,历经艰辛,与中共万宁县委书记肖焕辉带领的县委干部及几十名赤卫队员汇合一起,在六连岭上与敌周旋,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琼崖特委委员王白伦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到被敌人摧残的红色村庄进行个别联系,开展秘密工作,找到了在乐万地区坚持斗争的原红 3 团政委冯甲,并与肖焕辉会合共同成立了中共乐万临时委员会(后改为乐万县委),统一领导乐会、万宁两县的斗争。

冯甲(1902—1934)海南琼海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任琼崖工农革命军琼东警卫连指导员。同年12月接任连长,并领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7月被选为琼东县苏维埃政府委员。1931年10月任红军独立第 2 师第 3 团政治委员,率部在乐会、万宁两县境内活动。1932年7月兼任中共乐会县委书记。1934年4月任中共乐万县委书记。7月7日在乐会、万宁交界的北岸大洋村被敌包围,在指挥突围作战时牺牲,时年32岁。

文章图片17

王白伦(1903—1946),原名王育才,海南琼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参加琼山县革命武装队伍,先后任红军班长、小组长、中队长、政治指导员等职。1931年底当选为中共琼崖特委委员,1934年春调到特委协助冯白驹工作,兼任善集县委书记。1936年5月当选为特委常委、组织部长兼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政委。1937年9月代理特委书记。1943年兼任西区军政委员会主任。1944年4月兼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任。1944年7月兼任琼崖独立总队和纵队政治部主任。1946年兼任西区临委书记。由于长期抱病工作,同年11月5日,在白沙县阜龙乡病逝。

文章图片18

肖焕辉(1907—1986),海南琼海人。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夏至1934年3月任中共万宁县委员会书记。1935年3月至1936年5月任中共琼东县委员会书记。1945年3月任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委员兼民运部部长。1942年至1945年3月任中共琼崖东路临时委员会书记。1943年4月至1944年2月任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琼山县委员会书记。建国后历任海口市军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常委秘书长,海南行政区公署副主任,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第一副局长,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第三书记,海南行政公署主任,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副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86年11月15日逝世。

南部的陵(水)崖(县)根据地,红军被打散后,中共陵崖县委的张开泰、林克泽、林诗耀、林鸿蛟等人,几经周折,找到了 40 多名失散的红军战士。同仲田岭转移下来的陈文光、陈世德带领的红军游击队会合后,于 1933年 3 月在崖西合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第 5 连,全连80余人,以光峰岭为基地开展活动。后在陈汉光旅和反动民团加强“围剿”的情况下,红 5 连不断遭受损失,2排排长陈天贵自首叛变。红5连被迫化整为零,隐蔽在崖县、陵水、感恩等地坚持斗争。

文章图片19

张开泰(1905—1978)海南三亚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琼山县二区委员会书记。1936年6月被捕入狱,受尽酷刑,他坚贞不屈。1938年被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历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政工队长、指导员、中队长、大队长等职。1948年底,调任中共琼崖南区地方委员会委员、琼崖民主政府南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海南解放后,进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共华南分局党校副教育长、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中共琼山县委员会副书记、中共海口市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78年在海口病逝。

林克泽(1908—1996)曾用名林海波、林德新,海南琼山人。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广东省海南昌成、儋县、崖县支部书记,海口市工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职工学校工作。1945年秋调至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工作。1947年7月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1948年11月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东省人事厅副厅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交通办公室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交通部副部长、广东省物资厅副厅长、民政厅副厅长、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常委。1995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

文章图片20

林诗耀(1908—2001)海南琼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部副官、政治部副官处长,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务局局长,中共陵崖保乐边区区委书记,中共陵保县委书记,中共琼山县委常委、副县长,中共琼崖东区地委常委、东区专署专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政厅副厅长等职。海南解放后,历任中共海口市委常委、海口市副市长、海南务局副局长、海南工业处副处长、广东省山地区工局副局长等职。2001年在海口市逝世。

林鸿蛟(1909—1961)又名林豪,海南文昌人。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因党组织遭破坏中断联系脱党。1938年1月在延安陕北公学重新入党。1938年12月返回琼崖,历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2大队政委,第 1支队政治处主任、政委,琼崖独立纵队挺进支队政治处主任,琼崖纵队第五总队副政委。1950年8月任海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转业后历任中共海口市委副书记、海南行政区党委纪检处长、区党委纪委会副书记、海南行政公署监察处长、海南工会办事处主任等职。1961年在海口病逝。

在琼东北和中部地区,原琼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冯安全、中共琼文县委书记李黎明(又名黎民)和原独立师第1团第1营2连连长朱克平,带领红军的一个短枪班,在琼文地区开展活动。中共琼东县委书记黄魂、县经委主任许道中、文昌县委书记刘炎喜、文昌县文南区委书记黄一清,与红军连长冯振冠一起,在琼东、文昌、定安一带坚持斗争。

文章图片21

黄魂(1903—1944)原名符权重。海南琼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定安县委书记、琼东县委书记、琼澄县工委书记、琼崖特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特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琼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委员、琼崖南区军政委员会主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政治部主任。曾主办《特委月刊》《红旗报》《抗日新闻》等报刊。1944年5月3日在昌感县遭日军袭击,不幸牺牲。

朱克平(1911—1948)海南海口人,琼崖独立总队“五虎将”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琼崖讨逆革命军。1930年任琼崖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连长。1933年6月补选为中共琼崖特委委员。1936年5月任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司令部司令兼第1支队长。1937年7月调任中共琼山县委书记。1938年12月5日任琼崖抗日独立队第3中队第 1 小队长。1940年9月任特务大队长。1943年初调任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长。1947年任定安县民主政府财政科长。1948年6月为了改善同志们的生活,带领战士炸鱼,亲自点燃鱼炮,因正值中午烈日当空,看不清导火线是否燃着,致使鱼炮在手中爆炸不幸牺牲。

在琼西北,红1团1营3连副排长王永信先后在临高新盈、儋县新州等地以职业为掩护开展活动。琼山五区干部李元球、李之光在临高县秘密开展活动。中共党员黄金容在信县以办农场为掩护,训练党员骨干,积蓄革命武装力量。

文章图片22

黄金容(1902—1940)原名土刚,字品三,海南儋州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加广州沙面“六二三”反帝示威游行。1926年5月任儋县泊潮村党支部书记。1927年7月任中共儋县委员会委员。1933年创办“万安农场”,秘密培养党员骨干。1936年任中共儋县县委委员。1940年3月任琼崖独立总队第6大队政训员。4月上旬前往光村地区,行经抱舍墟郊外时遭遇日军,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8岁。

在琼西,中共党员马白山、马秋江等,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昌江、感恩等县学校和农村秘密开展工作。此外,还有一些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在敌人的监狱中坚贞不屈,坚持斗争。

文章图片23

马白山(1907—1992)开国少将

马秋江(1903—1942),海南澄迈人。马白山将军之胞兄。1928年秋参加中共地下组织。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返琼从事秘密工作。1939年1月任中共临高县委书记。期间兼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3大队第8中队政治指导员、第5大队政训员。1940年6月任独立总队第2支队政治处主任。1942年初任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视察团团长。同年9月率团视察途经琼山县东山乡钟宝坡村交通站住宿,遭日军包围,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琼崖著名妇女领袖刘秋菊秘密联系当地革命群众,寻找并保护了一批随红军独立师突围时被打散的红军指战员。

文章图片24

刘秋菊(1897—1949))海南琼山人,琼崖著名妇女领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下交通员、中共琼山县委委员、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文南区委书记、琼崖西南临委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琼崖特委妇女书记、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琼崖特委民运部副部长、琼崖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主任等职务。在长期艰苦复杂的恶劣环境中英勇机智地坚持斗争,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成为传奇式人物,闻名于海内外,是全琼敬仰的妇女领袖。因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积劳成疾,1949年8月24日在白沙县毛栈乡病逝,终年52岁。

  以上事实表明,在国民党军疯狂“围剿”,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坚持在母瑞山与琼崖其他各地开展斗争的共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没有被敌人的凶残强暴所吓倒。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琼崖革命“红旗不倒”的强大支柱。 

母瑞山突围

  为了摆脱困境,重新打开琼崖革命斗争的新局面,1933 年春,在母瑞山坚持斗争的冯白驹、符明经、王业熹等领导人经过研究,决定待机突围下山。春节期间,冯白驹带领 25 名红军指战员,机智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由女炊事员李月凤带路转移到了澄迈县 2 区。这里是李月凤的家乡,冯白驹派她先进村了解情况。不幸,李月凤被捕遇害,冯白驹等只好连夜撤离,重返母瑞山。

向何处去,从哪里突围,这是摆在冯白驹等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冯白驹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还是向琼山革命老区转移比较合适。他的这一想法在取得大家的同意之后,于同年 4 月再次突围下山。经过几天的昼伏夜行,秘密通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胜利回到了冯白驹的家乡琼山县大山乡长泰村。经过联系查找,终于同在琼文地区坚持斗争的李黎明、冯安全、朱克平、刘秋菊和先期从母瑞山突围回乡的冯建亚、李汉等人会合。接着又同在琼东、乐万等县坚持斗争的王白伦、黄魂、肖焕辉等取得了联系。

冯建亚(1902—1935),又名冯道南,海南澄迈人。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底与冯平、符节等人一道指挥琼崖西路红军反“围剿”斗争。1929年初任澄迈县打奸队长。同年秋任中共澄临边区区委书记。11月被选为澄迈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澄迈县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2年夏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失败后随特委书记冯白驹进入母瑞山坚持斗争。受冯白驹的派遣,和李汉等偷越出敌人封锁线。1934年5月任临高县临时工委书记。1935年秋带领驳壳班袭击琼山县云龙民团据点,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文章图片25

李黎明(1903—1984)海南琼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初先后任中共琼山县委委员、中共澄迈县委书记、中共琼文县委书记、中共乐万县委书记等职。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1945年8月任冀鲁豫军区作战科科长。后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辽北省民政厅副厅长、辽北省法院院长。1948年8月任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通讯第2分局副局长。1949年2月至1950年3月任第2野战军司令部新闻处副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1984年10月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1岁。

冯安全(1903—1990)原名冯尔秋,字月天,海南琼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金堆乡农民讨逆军连排长、琼崖工农红军连长、琼山县12区委委员、琼文经济委员会委员、琼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琼文县委常委、琼崖西南区临委常委等职。1939年2月至1940年7月担任中共澄迈县委常委、书记。1940年8月至1941年担任中共临高工委书记、县委书记。1949年9月任西区地委常委兼民运部长直到海南解放。1950年5月任海南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农会副主任。1955年5月后先后担任海南行政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文昌县委书记处副书记、海南行政区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兼民政处处长等职。1966年3月离休,享受厅级待遇。1990年8月24日在海口病逝。

冯白驹等人突围成功,并与琼文县委胜利会合,是琼崖游击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琼崖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进入了恢复发展时期。冯白驹等人从母瑞山突围,与琼文县委胜利会合后,摆在他们面前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恢复工作的问题。为了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更好地开展游击战争,冯白驹等决定首先健全党的领导核心。增补李黎明、朱克平为特委委员,与原来的特委书记冯白驹、特委委员王白伦、符明经等 5 人组成特委新领导。

1933 年 6 月,在琼山县塔市乡茂山村召开了琼崖特委临时会议。会议总结了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斗争形势,研究了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迎接新的斗争等问题。会议除确定派特委交通员陈玉清到香港、上海等地寻找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党组织领导机关外,并作出 4 项决定:

1.以母瑞山下来的红军和在琼文的红军为骨干,编成 4 个红军游击小组,分散到各县活动,寻找失散在各地的同志,恢复党的组织,伺机打击敌人。

2.派出部分人员到琼崖西部新区各县,以社会职业作掩护进行公开活动,开展新区工作。组织琼西南临时工作委员会,由符明经主持,领导新区工作,恢复和新建西南各县党组织。

3. 冯白驹留在琼山,负责领导全琼党组织和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并直接领导琼文县委,开展琼文地区的革命斗争。

4.在进行恢复工作过程中,注意在群众中组织武装队伍,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主动袭击国民党区乡反动武装。

  琼崖特委临时会议所作出的 4 项决定,为恢复和建立琼崖党的各级组织,发展红军游击队,积极打击敌人,开创琼崖游击战争新局面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特委根据临时会议精神,决定首先在琼文地区进行恢复党组织的工作。由冯白驹、符明经、王业熹、冯建亚、冯安全等在演丰、塔市、茄芮、三江、苏寻山、坡园、道崇、土道一带乡村活动。李黎明、李汉、刘秋菊、林茂松、张忠诚、林天德、吴玉香等在昌城、博罗、迈银、礼让、茂山、迈德、美蓝、灵山、大林等乡村活动。

起初由于白色恐怖严重,常有敌人冒充红军游击队或共产党员蒙骗群众,然后加以杀害,造成群众真假难分,对琼崖特委派出的人员不敢接触,给恢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针对敌人的恐怖政策和欺骗阴谋,琼崖特委强调一方面要揭露敌人,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另一方面恢复工作要同武装斗争结合起来。只有积极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才能让群众放心,克服恢复工作中的阻力。为此,冯白驹和中共琼文县委的同志带领红军游击小组,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声东击西,飘忽不定,采取伏击或突击等战术,寻机袭击国民党地方武装,摧毁敌炮楼据点,打杀叛徒、土豪劣绅和地主土匪。弄得敌人草木皆兵,寝食不安。极大地鼓舞了游击区的军民同反动派斗争的勇气与信心。

  1933 年,国民党军队在琼崖游击区周围到处建据点,设关卡,妄图困死红军游击队。在琼崖特委临时会议制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红军游击队在开展游击活动中,吸取了反“围剿”斗争失败的教训,采用更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主动出击,寻机袭击国民党地方武装,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 

奇袭潭牛圩

文昌县潭牛圩炮楼,就是国民党煞费苦心建起的据点之一。这个据点控制着琼山、文昌公路干线的交通要道,国民党军队和民团以此为据点,无恶不作。群众纷纷要求红军游击队为民除害。但这个炮楼因地处交通要道,敌军来往活动频繁。四周又是平原,如果红军游击队采取强攻,势必造成很大伤亡,而且难以夺取。游击队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乔装奇袭。

1934 年的农历年关时节,人们忙于办年货过年,潭牛墟上集市熙熙攘攘。敌人在炮楼下也张贴了告示,悬赏5000大洋,买琼崖女杰刘秋菊的头颅。驻炮楼的敌军、民团乡丁为得到这笔重金过年,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一部分被派到附近村庄去追捕刘秋菊,一部分则去市场盘查和搜刮年货。据点门口只有一个哨兵站岗。当红军游击队摸清了反动乡长确实在炮楼里的情况后,刘秋菊不顾个人安危,和红军排长陈英等率领游击队员,乔装赶集群众前往文昌县潭牛墟。

游击队按照作战部署,由刘秋菊当向导,与另一名侦察员挑着豆腐花在炮楼门口叫卖,侦查员负责观察据点内外敌人动静,监视和控制敌人哨兵。刘秋菊则将敌站岗哨兵成功吸引到近前吃豆腐花。当刘秋菊与哨兵周旋时,其余红军游击队员化装成担菜挑柴的村民,陆续进入集市,到达敌据点周围。这时,几个游击队员假装吵架相互扭打起来。刘秋菊立即喝叱:“大白天的,你们胆敢打架,还不到炮楼找长官评理去!”这句话是暗示游击队员行动的信号,只见游击队员们一窝蜂地拥进了炮楼。陈英转到反动乡长身后,趁其不备,迅速拔出手枪将其击毙。反动乡长的文书,也被刘秋菊当场击毙。哨兵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侦查员控制住。红军游击队火速缴获了据点里的枪支弹药,在门窗上浇上煤油点火,然后把炮楼大门锁好,胜利撤离现场。这次战斗打得干净利索,当外面的敌人赶回炮楼时,一个个呆若木鸡。赶集的群众闻讯后,无不称赞红军游击队大智大勇,奇袭敌据点,为民除害。

奇袭菠萝、罗豆村、灵山村

  1934 年清明时节,活跃在六连岭地区的红军排长陈妚九率领游击队,化装成上坟的群众,前去万宁县菠萝据点侦察敌情。他们扛着锄头,携带香烛和祭品向据点附近走去。他们一面锄着墓上的杂草,一面侦察敌据点,发现据点呈六角形,四周是围墙,围墙外面有一层铁丝网和一条断沟,中间是炮楼,要拔掉这座炮楼有一定困难。他们决定在原地附近多方侦察,待摸清敌人的活动规律后,再决定采取行动。陈妚九等人连续几天来摸清了有几个敌兵总是从牛蹄林方向出现,然后乘坐汽车,开进菠萝据点这一活动规律后,陈妚九于当夜率领游击队员到达牛蹄村附近,蹲在路旁的荞荠堆里待到天亮,果然远远的坡上出现 5 个敌兵。当敌兵进入伏击圈后,陈妚丸等人紧握驳壳枪,射出了一阵密集的子弹,5 个敌人应声倒地。他们换上了敌人的服装,化装成敌人哨兵,向菠萝据点进发,并在途中截获一辆国民党汽车,装扮成运送国民党伤兵的便衣队,冲进敌人据点,击毙敌民团团总,俘团丁 10 余人,烧毁了敌据点。

  1934 年夏,琼崖特委交通员陈玉清,化装成担水群众,潜入文昌县罗豆村敌炮楼,缴获短枪 2 支。红军排长陈英等乔装成风水先生和避雨群众,带领游击队员奇袭琼山县灵山村一地主庄园和云龙乡北公山的民团炮楼,毙敌8人,并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惩治了1 名反动地主。

大致坡伏击战

1934 年 7 月,红军干部林天德、中共琼文县区委干部李苏文带领游击队员先后惩办国民党塔市盐警队长,处决道崇民团团长王志学。1934 年秋,红军游击队员林茂松等人,在琼山县岭脚乡处决反动乡长黄赞仕之后,在地下党员和群众的配合下,埋伏于大致坡公路一线,将国民党文昌县抱罗区的税收车截下,毙伤敌 3 人,缴枪 4 支,缴获光洋 2000 多元。

奇袭望楼港、翁田

1935 年夏,中共陵崖县崖西区委接到望楼港支部的报告,说是国民党县长王呜亚的武装走私船停在望楼港的海边。区委立即布置由区委书记林克泽同陈文光、陈世德、林鸿蛟率领的崖西红 5 连,立即日夜兼程,前往突袭,于敌船到达港口的头一天埋伏在港口周围,准备等天黑后动手。崖西红 5 连武器不多,只有2 支驳壳枪和 10 多支长枪,其余的都是短刀。下午 5 点多钟,潮水快涨上来了,红 5 连一声呐喊,出其不意地冲到王鸣亚的走私船上,除1人反抗被击毙外,其余全部举手投降。这次战斗缴获长短枪 16 支,小炮 6 门,还有 200 多元光洋和几十箱鸦片。1935 年秋,红军游击队员林茂松、林天德、王月波、傅烈军等人,巧入文昌县翁田赤狗铺剧场,将国民党文昌县地方民团巡逻队长击毙。第二天,他们又化装成国民党的“清乡队”,到附近的国民党炮楼,以调查“剧场事件”为名,采取突袭行动,缴获短枪 2 支。

红军游击队化装奇袭,使敌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整天处于惶恐不安之中,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1936 年春节期间,中共琼东县委书记肖焕辉带领 4 名游击队员,潜伏在下田茵林的椰子树上,准备截击敌乡长何老大和民团团董何老二。两敌虽诡计多端,极力躲避,绕道回家,但终被游击队员击毙。由于红军游击队的伏击很有威力,敌人不敢随意出动,开始改变红军游击队被动挨打的局面。

密切配合,团结黎、苗同胞

为了发展群众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与地方工作相结合,琼崖特委在城镇组织了一批“在业红军”。平时以职业为掩护,不脱离生产,一有任务就与游击队一起参加战斗。完成任务后,仍回家从事生产。这种方式既便于隐蔽,也易于解决给养,为持久作战,开展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创造了一种好形式。1934 年夏,潜伏在文昌县的中共党员林坚和蔡孝先等人,在得到上级的指令之后,巧妙地捕获了国民党永新乡反动乡长符儒书,并缴枪 3 支。“在业红军”的活动,使敌人腹背受敌,惊恐不安。特委还派人在一些重要地区设置了联络站,搜集情报,沟通联系,运送物资,配合红军游击队的活动。1934 年夏,中共乐万县委指示李居民(梁森生)、陈明钦、符我江、谢汉宛等,在乐万冯家铺子、贡举墟等地,以开设杂货店为掩护,联系失散的红军,使红 1 团的代理团长黄大猷、连长符家熙等先后找到了党组织,尔后转上六连岭,从而充实了这一带红军游击队的领导力量。

黄大猷(1904—1942),海南琼山人。1930年8月任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第1团第1营营长。1932年7月反“围剿”失败后率领部分战士退到万宁、乐会一带山区,1933年春夏间转移到六连岭坚持斗争。1936年5月任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第7支队队长,负责乐万地区的武装斗争。1938年12月5日任琼崖抗日独立队第1中队长。2月10日率领第1中队80多人,在南渡江下游渡口潭口打响了独立队抗战的第一枪。3月任独立总队第1大队大队长。1939年3月指挥罗牛桥伏击战,击毙日军大佐以下20多人。1939年9月2日指挥罗板铺伏击战,全歼日军山本队长以下官兵11名,取得了首次全歼日本军队的战果。1940年1月率领第1大队留守琼文革命根据地。1941年5月指挥龙马桥伏击战,全歼日军30余人。1942年1月任第1支队副队长,不久在大水战斗中牺牲。

1933 年春,兴峰岭下的黎、苗族恫长在红军的影响下,不怕敌人的威胁,动员和带领黎、苗族青年参加红军的行列。陵水县仲田岭(今三亚市林旺镇)数十名黎族青年,自动组成了武装赤卫队,在深山密林中用粉枪、弓箭、砍刀等原始武器同国民党军队对抗,先后打退了陈汉光旅的多次进攻,有力地配合了红军游击队的军事行动。后来这支武装突破敌人的重围,到乐万六连岭游击区参加了红军。

  在开展游击活动、恢复各级组织的斗争中,以冯白驹为首的中共琼崖特委不仅重视枪杆子的威力,同时也很注意舆论的作用,积极做好宣传鼓动工作。1934 年底,琼崖特委恢复印刷所,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出版了《特委月刊》、《红旗报》。这对传播胜利消息和宣传革命道理,揭露敌人的欺骗宣传,团结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鼓舞革命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红军游击队的积极活动,和各方面工作的紧密配合,中共琼崖各级党组织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成立

1934年7月至10月间,国民党广东省当局由于种种原因,陆续将陈汉光警卫旅分批调离琼崖,移驻粤北和广州外围。这时,琼崖敌情出现了暂时的缓和,这就为恢复琼崖共产党组织和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琼崖特委为了加快恢复、发展工作,充实特委的领导力量,和加强各县委的领导,对分散在各地坚持斗争的领导干部,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原中共琼文县委书记李黎明到乐万县任县委书记,恢复以六连岭为中心的琼崖东部地区工作。原在这里坚持斗争的琼崖特委委员王白伦回特委工作。琼崖特委和琼东县委书记黄魂等人取得联系后,1935年派肖焕辉任中共琼东县委书记,调黄魂回特委工作。同年,琼崖特委派冯安全到临高县任县工委书记。

原中共琼西南临委,因工作不力,于1935年底解散。翌年春,琼崖特委派杨启安到儋县、昌江、感恩等县工作,不久重建中共琼西南临委。新临委派李汉组织中共儋县县工委,派刘秋菊和林茂松到崖县莺歌海一带负责党组织的恢复工作。杨启安、陈克文找到马白山、马秋江、王唯一等人后,在昌江、感恩两县的广大乡村建立起一批中共党支部。为适应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1936年5 月,琼崖特委在琼山县演丰乡锦山村召开了特委第五次扩大会议。会议由特委书记冯白驹主持。鉴于1930年琼崖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特委领导绝大多数人已牺牲,特委领导力量急需充实。同时,随着武装斗争的发展,急需建立全岛统一的红军游击队领导机构,以便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会议作出了健全琼崖特委领导和成立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司令部的决定。会议经过选举,产生了新的琼崖特委领导机构。特委委员由原来的5人增至7人。冯白驹、王白伦、黄魂为常委,冯白驹继续担任特委书记。同时成立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由朱克平任司令员,王白伦任政治委员。下辖 7 个支队。第 1 支队(特务支队)支队长由朱克平兼任,第 2 支队长林天德,第 3 支队长王永信,第 4 支队长陈美深,第 5 支队长陈英,第 6 支队长林天贵,第 7 支队长黄大猷。游击队成员虽人数不多,但都是经受过各种考验的骨干,并且全部配备短枪,战斗力很强。红军游击队司令部的成立,不仅使琼崖红军游击队有了统一的领导指挥机构,同时也壮大了红军的声威,使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斗争的信心。

陈美深(1912—1949),海南琼东人。曾任中共琼东县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1936年5 月任琼崖红军游击队第4支队支队长。其后至1948年间资料不详。1949年在乐会县狗咬坝战斗中牺牲。

  中共琼崖特委第五次扩大会议,是冯白驹等从母瑞山胜利突围后,特委召开的又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琼崖特委的领导力量,组建了全琼红军游击队统一的指挥机构,为中共琼崖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根据琼崖特委关于“积极活动,积蓄力量,再接再厉,坚持斗争”的指导方针,红军游击队各支队广泛深入开展军事、政治和经济斗争,灵活机智地打击敌人,积极筹备经费,缴获武器弹药,发展壮大队伍,接连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琼崖红军游击队分散出击

1936 年夏,琼崖红军游击队政委王白伦和支队长林天德、林天贵,带领第 2、第 6 两个支队到琼定、善集等县活动,强缴善集县中兴乡大园村大地主黄敦诗的枪支 10 余支,光洋 500 元。陈英带领红军游击队第 5 支队,在琼山、文昌、琼定等县袭击国民党区乡武装和民团据点,击毙石桥乡乡长和乡下各 1 名、缴获短枪 2 支。黄大猷带领的第 7 支队,以六连岭为基地,在乐万一带多次袭击国民党驻军及民团。同年秋天,第 2、6 支队又在善集县加乐地区袭击民团,缴枪10 余支。1937 年 1 月,第 2、6 支队在定安县龙塘至屯昌镇途中的鹧鸪岭一带公路,击毁国民党运载年货的汽车 1 辆,毙敌连长和士兵各 1 名,缴获短枪 3 支和一批年货。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员朱克平带领第 1 支队随同特委机关在琼山、文昌一带开展活动,打击敌人。王永信带领的第 3 支队,活跃在文昌、琼东一带,他们偷袭国民党乡公所和文昌东郊的盐警队,化装袭击清澜联防队,先后毙敌多人,缴获长短枪数支。

红军游击队各支队积极开展游击活动,有效地打击敌人,扩大了红军的声威,进一步推动了中共琼崖各级党组织和武装力量的发展。到 1937 年上半年,全岛已恢复和建立起中共琼文、文昌、琼东、琼定、琼澄、善集、乐万等 7 个县委,海口、陵水、临高 3 个工委,以及中共琼西南临委,支部 50个,发展党员 600 多人。全琼还成立了乡一级的群众武装自卫委员会 350 个,约 2500 人。红军游击队也得到了进一步壮大和发展,仅不脱离生产的“在业红军”就扩大到 200 人。这就为琼崖特委和红军游击队转入抗日战争,实现琼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准备了力量,创造了条件。

与南委建立联系,贯彻团结抗日行方针

正当琼崖特委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军针锋相对地开展反“清剿”斗争的时刻,国内政局发生了急骤变化。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摆在琼崖特委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取得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了解党中央的新方针新政策。早在 1935 年春,琼崖特委就派交通员陈玉清携带冯白驹给中共中央的信件,前往上海,虽未找到党中央,但获得中共中央公开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936 年春,陈玉清从沪返琼后,琼崖特委获悉中央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

1937 年上半年,琼崖特委再派陈玉清去香港,找到了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至此,中共琼崖特委终于恢复了和上级组织中断了 5 年之久的联系。7 月,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到香港向南委汇报琼崖斗争情况。薛尚实、云广英等负责人听取冯白驹的汇报后,传达了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毛泽东《沦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要点,指示冯白驹回琼后要争取同国民党琼崖当局进行和谈,迅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抓紧恢复和发展共产党组织,扩大红军武装力量。提高警惕,防止在谈判中被国民党乘机吃掉。要善于适应形势的转变,带领琼崖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斗争。鉴于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琼崖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南委的指示,于 1937 年 7 月致函国民党琼崖当局,提出琼崖国共两党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团结抗日的前提下,共产党愿意改编红军游击队,以效命干抗日卫国保家事业。建议双方派出代表进行和平谈判。要求国民党当局对琼崖特委的抗日主张和要求在报纸上公开给予答复。

府城谈判及其波折

  国民党当局迫于形势和社会舆论,由第 152 师师长陈章很快在琼崖《民国日报》上发表了同意琼崖特委关于国共两党举行谈判的消息。之后,中共琼崖特委即派乐万县委书记李黎明为代表,同国民党当局举行谈判。

  1937 年 8 月,李黎明前往琼山县府城镇,与国民党琼崖当局代表、第 152 师政训处主任林序东举行谈判。谈判之前,琼崖特委领导召开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与南委的指示,对谈判、改编红军游击队等问题作了研究。行前,冯白驹代表特委向李黎明交待了谈判中必须坚持党的立场、原则和方针,特别强调了提防国民党通过谈判吃掉红军的阴谋。

谈判开始,李黎明首先表明琼崖特委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内战,团结一致抗日的方针和决心,阐述迫切要求琼崖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愿望,并提出在团结抗战的前提下,琼崖特委愿意改编红军游击队的条件:

1.国民党停止进攻红军,停止逮捕中共党政人员。

2.红军改编为抗日部队。

3.改编后,红军保持独立性,不与国民党军队混编。

4.红军改编后,有单独的防区,不同国民党军队混驻在一起。

5.红军改编后,当局要一视同仁,要同国民党军队一样发给粮饷、被服及其他各种军需品。

6.给红军补足枪支弹药和各种装备。

7.红军是琼崖人民的子弟兵,誓在琼崖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当局不得以任何借口将红军调离琼崖。

但是,国民党琼崖当局对中共琼崖特委提出的以上条件都避而不谈,而是坚持要琼崖红军游击队赶快集中,编到国民党的部队中去,妄想吞并琼崖红军。李黎明据理批驳,极力坚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琼崖地方性的抗日部队,以保持中共琼崖特委和红军游击队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自主。由于国民党琼崖当局采取欺压、威胁、指责、引诱的手段耍赖作梗,导致几轮谈判均陷入僵局,毫无结果。最后,李黎明代表中共琼崖特委重申对谈判的态度:

1.琼崖特委对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方针坚定不移,对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是真诚的。

2.必须先谈妥条件,双方同意,签定协议,琼崖红军游击队才能出山改编。

3.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琼崖特委愿意同当局继续谈判。国民党当局什么时候改变无理要求,郑重其事地谈判,我们就什么时候来,我方随时等候通知。

在谈判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情况,领导斗争,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于 9 月间移住琼山县塔市乡演村。琼崖国民党当局闻讯后,竟背信弃义于1938年10 月 26 日非法逮捕了冯白驹及其妻子曾惠予,妄图以此为压力,迫使琼崖特委和红军游击队让步,以获得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

文章图片26

冯白驹与夫人曾惠予1956年合影

  冯白驹被捕后,琼崖特委千方百计地进行营救工作。一方面派李黎明向琼崖国民党当局交涉,严正要求立即释放冯白驹。另一方面,将冯白驹被捕的情况向上级报告,设法营救。同时,以各种方式将冯白驹被捕的真相公诸于众,揭露琼崖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利益,破坏国共谈判的罪行。

  中共中央获悉冯白驹被捕的消息后,十分关切。周恩来亲自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并指示南委迅速向广东省国民党当局提出交涉。叶剑英也写信给广东省国民党当局,要他们顾全大局,无条件释放冯白驹。同时琼崖各阶层人民对国民党的卑劣行径非常义愤,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表达了一致要求释放冯白驹的强烈愿望。要求实现国共团结抗日的呼声响彻全琼。港澳琼胞和海外琼侨以及爱国人士也都纷纷写信、打电报或发表谈话,要求国民党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立即释放冯白驹和一切政治犯,恢复谈判,并商定抗日大计。

  冯白驹在狱中不顾个人安危,坚贞不屈,同国民党琼崖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国民党当局软硬兼施,时而用高官厚禄引诱,时而用枪杀威胁,企图诱迫冯白驹交出全部红军。冯白驹理直气壮,严词驳斥了国民党蛮横无理的要求,重申琼崖特委要求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正确主张,揭露国民党琼崖当局破坏抗日谈判的行为,并表示要当局保证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琼崖红军游击队愿意接受改编。

  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叶剑英等的反复交涉下,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抗议要求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于 12 月下令琼崖国民党当局无条件释放冯白驹。

  冯白驹被捕期间,特委书记由特委常委王白伦代理。不久,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派李明(林李明)来琼任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出狱后任特委常委。冯白驹出狱时,会见了国民党琼崖军政当局负责人,重申了举行谈判,团结抗日的诚意。国民党当局无奈,表示愿意继续谈判。

重开谈判,琼崖国共合作抗日协议签订

  1938 年 1 月,中共琼崖特委派冯白驹为全权代表,同国民党谈判代表、琼崖师管区司令杨永仁、参谋长吕承文等重开谈判。谈判开始,又围绕红军改编后独立自主等问题展开争论。杨永仁仍坚持要将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党军第 52 师的特务营,直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和管辖。冯白驹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要求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琼崖抗日自卫部队,改编后政治上独立自主。双方争论激烈,谈判又陷入僵局。

  为让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央了解情况,指导谈判斗争,琼崖特委利用国共谈判的间歇时间,派冯白驹前往广州八路军办事处汇报谈判情况。上级党组织充分肯定了琼崖特委在谈判中所坚持的正确立场,并指示:红军改编一定要坚持政治上组织上独立自主的原则。冯白驹返琼后,继续同国民党琼崖当局谈判。由于国民党琼崖当局企图趁和谈之机吞并琼崖红军游击队的顽固立场没有改变,经过几轮谈判仍无进展。

  在谈判期间,琼崖特委和红军游击队加紧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和对国民党中下层人士的统战工作。1938 年下半年,全岛各县普遍成立各种抗日救亡组织和团体,出版各种救亡刊物,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文昌、临高、儋县、昌江、感恩等县的国民党县、区、乡长支持共产党和群众的抗日救亡活动。全琼抗日救亡运动还得到了海外琼侨和港澳同胞的广泛支持。他们在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先后成立了“援冯(冯白驹)委员会”、“援八(八路军)援四(新四军)委员会”、“华侨赈济总会”、“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等各种抗日群众团体。还有数百人从香港、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地经过琼州海峡回琼参加抗战。全琼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海外琼胞对琼崖抗日救亡运动的支援,对琼崖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1938 年下半年,日本侵略者的矛头指向琼崖。9月24 日,日军飞机轰炸琼崖重镇海口、府城。9月30 日,日本军舰窜犯榆林港。10 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琼崖危在旦夕。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在举国上下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的推动下,国民党琼崖当局出于形势所迫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同意接受琼崖特委的主张,于同年 10 月 22 日达成琼崖国共合作协议,冯白驹和杨永仁分别代表琼崖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协议书上签字。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1.琼崖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抗日。

2.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 14 区独立队”(简称抗日独立队),在政治上、组织上保持独立自主。

3.抗日独立队为一个大队建制,下辖 3 个中队。冯白驹任抗日独立队队长,抗日独立队和 3 个中队的副职可由国民党选派,但须经共产党同意。

4.抗日独立队队部设政训处(或室),人员由共产党选派。

5.国民党按一个营的编制,每月发给抗日独立队军饷 8000 元。

至此,延续了一年多的琼崖国共两党谈判斗争宣告结束,琼崖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从而出现了团结抗战的新局面。

云龙墟改编与誓师抗日

琼崖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后,中共琼崖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积极着手做好改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委决定按一个大队建制 300 多人枪,编成 3 个中队和一个特务小队(短枪队),每个中队辖 3 个小队,每个小队辖 3 个班,每班编制员额为 9 至 12 人。不足部分由县武装加以补充。独立队的干部配备主要从红军指战员和地方各级党组织中有军事工作经验的干部中选定。关于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地点问题,特委选定在琼山县云龙墟。这里靠近公路干线,共产党组织较坚强,群众基础好,便于对付突然事变,随时转入农村游击。

文章图片27

云龙改编所在地旧址

根据这一安排,改编后的抗日独立队,队长为冯白驹,队附为马白山、刘振汉(国民党派来)。政训室主任张兴,政训员李黎明,副官谢李森、陈玉清。抗日独立队下辖 3 个中队,第 1 中队长黄大猷、队附符荣鼎(国民党派来,中共地下党员),第 2 中队长黄天辅、队附陈卓(国民党派来),第 3 中队长张缵薪(后吴克之)、队附吴定中(国民党派来)。陈克邱、林豪、莫逊分别任 3 个中队司书,负责党务和政治工作。抗日独立队队部和第 2 中队驻云龙墟,第 1 中队驻云龙墟附近的儒来村,第 3 中队驻云龙墟附近的多能村。

根据双方协议,琼崖红军游击队于 1938年12月5 日,在琼山县云龙墟举行改编和抗日誓师大会。当日,抗日独立队官兵 300 多人身着自卫团制服,全副武装,在吴克之指挥操练下,精神抖擞,威武雄壮。上万名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携带慰劳品、锦旗等,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国民党琼崖当局守备司令王毅、副司令杨永仁和琼山县县长云振中等军政要员参加了大会。王毅宣布“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 14 区独立队”成立的命令后,给抗日独立队队长冯白驹授军旗、印章,并发表讲话。冯白驹代表独立队全体指战员讲话,表示决不辜负全琼 300 万同胞的希望和重托,誓死抗日,保卫琼崖。这次大会既是红军改编大会,也是独立队誓师抗日的大会。

文章图片28

吴克之(1911—1985)开国大校,1964年晋升少将

  琼崖红军游击队胜利实现改编,是琼崖特委和全体军民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长期斗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方针在琼崖的胜利。它体现了琼崖 300 万人民要求团结抗日的共同愿望,增强了人民群众抗日的决心与信心。1939 年 2 月,日本侵略者侵占海南岛,琼崖抗日独立队开赴抗日前线,投入新的斗争。从此,独立队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与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浴血奋战,成为琼崖抗战的中流砥柱,并在随后漫长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完成了高举红旗23年不倒的英雄壮举,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