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长富引领新风尚(51-52章)

 青羊老叟图书馆 2022-09-27 发布于山西

第五十一章  战备先进连  生产突击队

 

西沟公社赵店民兵连,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十多年来,遵照毛主席“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教导,民兵工作一步一个新胜利,一年一个新变化。战备是先进连,生产上是突击队,短短几年时间,彻底改变了光山秃岭乱石沟的落后面貌,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连续三年达纲要、过黄河,1972年在大灾之年跨过了长江,受到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好评。

学习王长富活动以来,赵店大队党支部、民兵连,在广大干部和民兵中坚持战备教育不断线,经常抓,常年抓,使广大民兵的战备观念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

1973619,赵店境内到处是轰轰烈烈的场面:在工地上的高土坎上,飘扬着一面绣着“赵店民兵连”的大旗,山上起石点炮的,河滩挖渠筑坝的,山沟里修水库,烧石灰的,车来人往干劲冲天。整个工地一副气壮山河、改天换地的动人景象。

 

十五个民兵建水库的工地。

 

赵店西沟是一条长达七、八里地的大深沟,山高坡陡,一有大雨总是爆发山洪,沟里的禾苗、土地年年都要受到山洪的袭击,上年七月,一场山洪将几十亩土地连苗带土一扫而光。广大贫下中农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纷纷要求彻底根治这条大沟。

为了彻底改变赵店的山河面貌,这年四月份党支部研究决定在这条大沟里修筑一个长九十米、高三十米、底宽九米、顶宽三米的水库,党支部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民兵连。

民兵连接到任务后,马上进行了研究,挑选人员,组织力量。老民兵、党支部副书记李群考同志亲自坐阵指挥,民兵连长张志宽带领十五个民兵于215日到达水库工地,召开水库修建开工典礼大会。广大民兵纷纷表示决心,响应党支部号召,坚决完成任务,决心书、请战书纷纷飞往连部,学习专栏也设在连部。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赵店西沟面貌的战斗打响了。

水库工程上马后,十五个民兵坚持“劳武结合”的原则,利用推车、响炮、筑坝等工程建设,练思想,练作风、练技术、练战术,他们把水库工地当做埋葬帝修反的战场,从各方面培养了民兵的过硬杀敌本领。

他们在水库工地上遵照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教导,各个民兵发扬“小老虎”的精神,早出工、晚收工,一天两送饭,黑夜还要加班干,两个人的任务一个人担,他们吃大苦,耐大劳,不叫苦,不喊累,起石头的起石头,垒坝的垒坝,推石头的小车来往飞奔。工地上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裴松根在工地上苦活累活抢着干,哪里有危险他就去哪里,一次排除哑炮,连长张志宽高喊一声:“同志们注意隐蔽!”喊声未落,他就抢上前说:“这危险,我来干!”话没说完,就冲了出去。在排哑炮的过程中,同志们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抡大锤打炮眼,他一连打了300锤,汗流满面,眼冒金花,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他咬着牙说:“在打50锤!”“叮当、叮当”的锤声响个不断。新民兵裴志敏在一次打炮眼时掌钎,被锤手一锤打偏,重重地打在他的右腿上,痛得他浑身冒冷汗,领导看到他伤重,让他快回村治疗。他说:“王成身负重伤不停止战斗,这点伤算什么?”硬是坚持着不离工地。他们在工地上苦干、实干、拼命干,各个都是英雄汉,短短几个月时间,完成石方4000方,土方2000方,垒坝高20米,两年的工程四个月就完成了三分之一。

广大干部民兵,昼夜奋战在工地上,他们决心以优异成绩向“国庆”献礼。

 

工地上的战备教育。

 

施工在紧张地进行,民兵们在工地上利用各项工程建设培养过硬的军事技术和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连长张志宽随时随地掌握每个民兵的思想状况,经常对民兵进行传统教育和战备形势教育,发现问题及时举办“学习班”。一次,一个民兵放炮,一连三次都没有点着。这件事张志宽看在眼里想在心中,炮为什么三次都没有点着?像这样,打起仗来怎么办?这件事的根子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举办了学习班。大家认真讨论、分析,认为:一是战备思想树立的不够;二是胆小怕死的思想作怪;三是技术学的不过硬。这样大家帮助这个民兵学习毛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教导,认真学习过硬的技术,克服胆小怕死的思想。残废军人、民兵排长裴有成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启发这个民兵。他说:“抗日战争时期,敌人一个连包围了我们一个班。战士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主义精神,固守阵地,一个战士双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还在坚持战斗,一连打退敌人的十几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荣获了尖刀班的称号。”他越讲越激动,讲了黄继光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机枪眼、王成战斗到最后一口气。这个民兵非常感动,认识到自己战备观念不强,技术学的不过硬,决心苦练杀敌本领,准备在未来的战争中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

诗云:赵店民兵连,个个不简单。牢记学毛著,不忘搞备战。生产突击手,战备英雄汉。工地当战场,扎实践誓言。

 

 

第五十二章  表扬更谦虚 决心再奋进

 

西沟大队党总支、民兵营,在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大办民兵师”的伟大号召,狠抓路线教育,加强了党对民兵工作的领导,使民兵建设越搞越好。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军分区党委在这里召开了“大办民兵师”十五周年经验交流会;县委作出推广西沟经验,狠抓路线教育,搞好民兵建设的决定。西沟大队党总支、民兵营在荣誉面前不自满、称赞声中再前进。连日来,他们组织民兵认真学习马列关于“人民武装”的教导、毛主席有关民兵建设的一系列指示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办好民兵》的社论,深刻领会毛主席“帝国主义者如此地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一指示的重大意义,总结了十五年来大办民兵的丰硕成果,检查了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更进一步地鼓起了广大民兵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再接再厉,乘胜前进,搞好民兵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响应十大号召,遵循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按照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突然袭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一切准备。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西沟民兵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积极投入民兵建设上的两条路线斗争之中,利用广播、黑板报、民兵专栏、田间、场头,批判林彪反党集团反对民兵制度,破坏民兵建设的罪行,广大民兵义愤填膺,越批越有劲,他们说:“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兵民是胜利之本,’'大办民兵师’,林彪叫嚷什么'对民兵要重新认识、重新实践、重新摸索’,是有意破坏民兵工作三落实的。他破坏,我们偏要搞好'三落实’”。民兵排长廉猴则文化水平低难不倒,工作忙挤不掉,每天坚持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掌握批林武器,带头参加大批判,被称为“批林的尖兵”。全营民兵口诛笔伐,深入批林,“九、二九”以来,举办批林专栏十多期,写批判文章三百余篇,田间批判会七十多次。

目前,正值三秋大忙季节,前段阴雨连绵,直接影响了三秋工作的进度,他们在老英雄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紧握拳头,不皱眉头,组织13名民兵突击队,分秋收、秋耕、积肥,三支队伍,以王长富为榜样,日夜奋战,已收回核桃1万多斤,苹果15万斤,谷子全部收割完毕,玉米也收割400亩。民兵响应县委号召,开展了快收割、快腾地、快积肥、快除茬、快深翻的革命竞赛。五排民兵把与阴雨的斗争当做是与帝修反的斗争,他们白天割谷子,晚上运谷子,硬是用晚上将谷子从六、七里以外运到场里。王计秀、马改珍、张新平等女民兵向男民兵挑战,决心要在三秋工作中发挥女民兵的半边天作用。东峪沟民兵在排长常改连的带领下,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作风,大抓收割。

“三秋工作的突击队”,这是广大贫下中农对西沟民兵的赞扬。的确,在三秋工作中,决心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冲锋陷阵,做毛主席的好民兵。他们把对林彪的无比仇恨,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限忠诚,化作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实际行动,他们把搞好三秋工作作为对美帝、苏修、林彪的有力回击。以12个民兵排组成12个民兵三秋突击队,那件任务重,他们干那件,那里最艰苦,他们到那里。民兵教导员秦周则带领二连民兵一天两送饭,晚上还要加班干,他们突击五个晚上把一百多亩玉米全部割倒,把一百多亩谷子运到场上;工业上的民兵崔玉义、王志林为了加快秋收进度,经过七昼夜的精心设计和制造,造出了打谷机,在阴雨连绵影响秋收的情况下,他们用两个昼夜把古罗的谷子全部打完;林业上的民兵把多摘一个苹果,当做向世界革命多做一份贡献,在李顺达同志的带领下,开展了快摘、快装、快运、保质量的活动;基干民兵、拖拉机手张海考、周连秀为了快耕地,突击抢修拖拉机,由于充分发挥了民兵的三队作用,目前为止,他们把谷子全部打完入库,30万斤苹果、2万斤核桃全部收回送交国家,玉米收割基本结束,秋耕积肥掀起了高潮,还抽出一部分民兵组成突击队,投入了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广大贫下中农看到西沟民兵坚决捍卫和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崇高思想境界,看到他们把对林彪的无比仇恨化作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支援世界革命的实际行动,无不称赞“西沟民兵是毛主席的好民兵”。

广大民兵发扬“劳武结合模范村”的光荣传统,一边生产、一边练武,利用田间地头、在雨天和晚上不断地进行小型就地的军事训练,他们现已基本掌握了射击、投弹、刺杀、爆破、队列的动作要领,经考核成绩优良。

诗云:地委分区树红旗,谦虚谨慎严律己。批判林彪划界限,路线斗争志不移。劳武结合双丰收,三秋工作夺第一。时刻准备上前线,坚决消灭来犯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