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却不得善终,被剁成肉酱?

 南山友 2022-09-27 发布于广东

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绝不胆怯,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三千弟子中,最优秀的十人之一,他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最后却不得善终,死于他人手中,还被剁成了肉酱,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什么却有如此悲惨的结局呢?

子路与孔子初相识

子路出身贫寒,父母年迈,因此家中十分贫苦,他们只能吃一些粗陋的食物果腹。

父母晚年的愿望就是喝上一口粥,于是子路常常翻山越岭,去几十里外的镇上买一点米,为了让自己的双亲早一点吃上大米粥,子路在路途中也不愿意休息。

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没有接受过教育,让子路崇尚武力,行为举止也粗鲁,性格也比较冲动,但是百善孝为先,从小事就可以看出子路的本性很好。

孔子是鲁国人,是没落的贵族阶层,从小饱读诗书,之后成为管理藏书的官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为官之路却一直不太顺利。

在30岁的时候,就选择了办学,教导世人,孔子私人教学,不看出生,因此收了许多平民子弟。

在游学时经过了子路的家乡,这时的子路看见了孔子,孔子身形高大,看起来十分勇猛,子路就想与孔子打一架。

但是孔子不愿意,因为他觉得君子应端方,于是任由子路打,因此子路十分看不起孔子,还认为孔子宣传的“仁德”,没什么用。

但是孔子听闻子路的事迹,知道他是一个孝顺的人,并且乐于见义勇为,不欺凌弱小,觉得子路是一个可以教化的人,于是想要收子路为徒。

子路信奉武力,就十分看不起孔子,还常常讽刺孔子,但是孔子总是循循善诱,告诉子路一些礼仪和道理。

一次孔子问子路喜欢什么,子路回答到“喜欢长剑”,孔子就说“如果以你的天赋,加上学习应该会有更好的才能。”

但是子路认为自己有天赋就足够了,孔子就说“如果经过学习和加工,剑的威力会更强”,子路听后,受益匪浅。

于是主动身穿儒服,找到孔子的学生引荐,正是拜孔子为师,孔子也接受了子路。

孔子最宠爱的是子路

子路成为了孔子的学生之后,就一直跟随孔子学习,是伴随孔子时间最久的弟子,二人的关系也非常要好,亦师亦友。

在孔子生病的时候,子路为孔子向鬼神祈祷,希望自己的老师孔子,可以健康常驻,在孔子问这么做的理由时,子路《诔》中就有可以向鬼神祈祷的证据。

子路学习也非常认真,总是积极回答孔子的提问,孔子也会根据子路的性格,提出建议,因此,在论语中,子路的出现频率也是非常高的。

在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子路一直充当着保镖的角色,他武艺高强,一直保护孔子,孔子还说”就是因为有子路,所以他一路上都很少听到恶意的言语“

并且在鲁国的时候,子路已经有了官职,事情办得也很好,但是知道老师要前去卫国时,义无反顾的辞掉了职务,伴随孔子周游列国,直到身死,都跟在孔子左右。

子路为人十分冲动直接,因此他也是唯一一个敢于批评孔子的人,子路还骂过孔子,但是孔子深知子路的性格,并没有责备他,只是时常教育子路不要冲动。

但是子路还是改不了,孔子在卫国很久,讲学也不受待见,为了自己的抱负,孔子答应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女子的邀约。

这个女子就是南子,但是在当时,南子掌握了政权,于是孔子就想凭借南子的势力,扩大自己讲学的影响力。

但是看到孔子如此行事,孔子的学生们都很不能理解,认为孔子没有气节,子路更是直接,质问孔子为何去见南子,是跟南子有什么关系。

孔子只好解释,自己是想要扩大讲学的影响力,这样子路才放过孔子,可见孔子对子路是十分宠爱的。

惨死的子路

在卫国的几年,孔子和子路都谋取了一个职位,在新君继位后,子路更是成为了权臣孔悝的门生。

可是卫国内部却并不平静,继位的皇帝是卫出公,是上一人国君的顺子,卫出公的父亲还在,只是因为南子当政时与其不合,逃出了卫国。

但是权力的诱惑,让蒯聩联合一切势力,争夺皇位,他联系了孔悝的母亲,承认她与外人私通的合法性,而且孔悝的母亲与蒯聩又是姐弟,于是孔悝的母亲成为了蒯聩的助力。

但是孔悝不愿意加入蒯聩的阵营,于是被母亲和舅舅逼迫歃血为盟,而这时,卫出公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早已集结人马,躲了起来。

食人俸禄尽人之责,得到消息的子路没有逃跑,反而想要救出孔悝,于是前往孔悝家中,要同蒯聩讲道理。

子路到达之后,就劝诫蒯聩,说“何必一定要胁迫孔悝呢?就算杀了他,也会有其他人来反对你,所以你应该放了孔悝。”但是这明显不可能。

于是子路就想起蒯聩胆小,于是立盟约用的土台子下放火,蒯聩又惊又怕,命令身边的武将去除掉子路,子路寡不敌众,很快就呈现败势,身受重伤。

子路知道自己敌不过,又看到自己被割掉的帽缨,想起了孔子的教导,于是停下反击的动作说道“且慢,正直的君子死时,帽子不能不正”于是去整理自己的帽子。

但是抄孽的武士却不会停手,手起刀落,就结束了子路的命,蒯聩因为被威胁,对子路十分厌恶,于是让侍从将子路剁成了肉酱。

在这之后,蒯聩成功继位,成为了卫庄公,而子路就这样,惨烈地离开了人世。

结语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在生死大事面前,子路竟然为了一个帽子,不顾自己的安危,觉得子路很迂腐。

但是在当时的礼仪中,冠缨的重要性堪比生命,因为冠缨代表着儒士的品行和形象,即便死也不能让冠缨落下。

以子路的角度来看,子路是为了儒学所死,为了仁礼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