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浴海 || 一次近似面试的演讲(随笔)

 家乡文汇 2022-09-28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简介:

  王浴海,60年代初肇东一中初中语文老师。大庆退休,职称:编审。曾主编两种国优文教期刊。
一次近似面试的演讲
 
一一一篇教育管理论文的生成
【北京】王浴海

美篇说说约写“演讲出彩的记忆”,字数不得超过140个。即写,但是,反复推敲,无论如何,140个字也难于容纳曾经的一段记忆。免强写出,发过去,被推出。一读,觉得过于简括,让人摸不着头脑,于是,删除,干脆写篇短文吧。

那其实是一次的演讲尬尴,必须硬着头皮应对。

几百人的会场,众目睽睽之下,往哪里退缩呢?上了,无任何准备,而且,轮到我时,已是大会尾声,该说的,都已按照预定程序说完了,我还能说些什么?说客气话、场面话、套话,容易,但只能给与会者的审美疲劳加分,给区局领导形象减分。说会后应该如何贯彻会议精神之类,是重复,画蛇添足不说,还不符合我当时的身份。非但不得体,还有越俎代庖之嫌。

我这人一向自卑,人前,或者相关讨论会,极少无所顾及地侃侃而谈,讨厌有的人不分场合的胡侃,但不形诸于色。调入这座城市近两年,给人的印象,是不尚言辞。因为被提升为区局副手,更是招来一些窃窃私语:这个人能写,发表文章多,但肯定不能说,口拙!

这是一次教育大检查的总结会。检查为时一个月,发现八个典型。会上,八个典型的代表依次发言后,区局一把手作总结性发言。

我当时作为刚提任的副手,也被安排到主席台落座。

与会的,除了辖区各校校长、教导主任、相关教师,还有二级单位(与区政府平级的厂、矿公司)主管学校的教育处长。规模不小,氛围非常。

我作为非“脸熟”者,作为从来没有主席台落座的体验者,一时陷入了惴惴不安之中。落座不久,典型报告还在进行,区局一把手便走到我跟前,悄声让我最后讲话。

我一下子懵了。

几秒钟过去。几分钟过去……眼看就轮到我了!脑,胀胀的;心,忐忐的。

轮到我了!

承上!首先想到的是紧扣会议主题叙事,承上,衔接!

怎么承上?繁琐地重复人家讲过的话,只能是令人生厌的絮絮叨叨。

情急之中,是平日近体诗练笔给了我一线灵光。

八个典型,八种特色,每个归结为一句话,七个字,八句组成一首诗,合仄押韵。连贯起来,拿出曾经的语文老师念课文的看家本事,倾情一读,即引发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深知,如果止于此,那就成了好看不好用的丶只能照人眼花的小噱头。在这种以教育精英为主体的大会上,是蒙不了人的。这里的关键点在哪里?

在思想!

即来自于实践深处丶认知深处的教育思想。

没有这个,便无法形成对与会者的撞击。没有撞击,讲的再多,再致力于华彩,那也是哗众取宠。

于是,想到转折。怎么转折?转到哪里去?这是最要真傢伙的地方,也是决定此讲话成败的临界点。

我说:

“局长刚刚说了,榜样出来了,就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怎么样去发挥八个典型的榜样作用呢?"

问题引申了,但此处如说多,可能喧宾夺主,必须急转直下。我又说:

“由此,我想到,每年都要例行的教育检查的功能问题,怎样才能把教育检查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值问题。"

此论一出,即如张开了一只无形大手,把会场的所有目光攥在一起,拉到我抛出的丶纯属个人探究领域的论题的光束中。会场的格外沉静,给我的演讲预期隔空送来一片明丽。

可是,如果接下来,我只是推送老生常谈,跳不起来,飞不起来,刚刚被攥为一束的目光,那就难免让位给交头结耳。

于是,我故作惊人之语:

“我好有一比……"

这样的抽象的丶纯概念的教育管理论题,怎么还有一比?自然是,把刚刚引出的惊奇,推上一个思索阶梯,赢得一个短暂的、可以不慌不忙的表述空间。

我缓缓地说:

“好比收音机电视机……"

怎么扯到收音机电视机那里去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我把听众的惊奇,又向前推进一步,不给倦怠丶懈怠留有进袭空隙。

我说:

“教育检查是整体行为,是系统的运作行为。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的教育检查,都有着特定的、与学年、学期计划相接的重点、难点、突破点,用流行的信息论、系统论观点说,教育检查只有致力于此,才能助力所在系统的整体提升和跨越。怎么致力?这就需要运用检查中发现的各种积极要素,包括各类先进典型,去推进重点丶突破点的升级和升华。怎么推进?这就好比收音机丶电视机,元件再好,再多,如果单摆覆搁,那也只是一堆原材料而已。而一旦按照精心设计的线路图巧妙组装呢?那便神奇立现:整体发声!整体显像!这,让我想到了教育检查的功能,应该致力于所在系统的整体发声整体显像!"

此论一出,即等于把全体的注意力,引向一个掘进点。会场上的一律扬脸注目沉思,帶出了很有厚度的肃静。

话题,也可以叫课题,出来了;观念,也可以叫见解,出来了!但是,如果止于打比方,还是难免被疑为耍小聪明,远离说服力。

必须找到一个升阶高度。

我说:

“可以再引申出一个问题:一个力量加一个力量,是否只等于两个力量?八个典型代表八个力量,如果加到一起,是否只等于八个力量?"

人们面面相觑,一时摸不着头脑。

我说:

“这其实是一个理论色彩相当浓厚的问题。"于是,我乘势引出伟人的经典之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至此,高度出来了,于是,撞击的力度,也彰显了。我乘势涵泳归结:

“我们所说的整体发声丶整体显像,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言,造成新的力量。而这,恰是急客观需要之所急的丶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即,教育检查的功能何在?"

至此,穿透点即注意力聚焦点一跃而出,撞击的力量,表现为全场不乏厚度的沉静。经验告诉我,见好就收的时刻到了!于是我说:

“我的讲话完毕。"起立,并深施一礼。

掌声顿起,感觉得到,那里,不缺少真情和激情。

会后,许多二级单位的教育处长特意上前说:

“您讲的真有水平呵!"

我说:

“只是愚者千虑呀。"

后来,由此生发,我写出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教育检查的优化模式探究》,发表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19882期。

然,意犹末尽,兴致不减,又经过实验,写出一篇《开辟“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应用研究》,发表于《上海教育科学》19885期。

有不少同行好奇地问我:

“你干教育行政没几天,怎么接连写出教育管理论文,而且,还能在大刊刊出呢?“

我说:

“我这人真心说挺笨,只能笨雀先飞,干啥琢磨啥,而且,不吝惜傻力气。琢磨出道道来,便诉诸笔墨,如此而已。”

其实,这次类似面试的演讲,让我又一次在千回百转中,体验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全身心的震颤。

2021129日写于密云,24日重新修改

(摄影 郭建华 动画 王鑫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