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关系潜规则,姿态放得太低,反而没人尊重

 李舟笔记 2023-10-17 发布于重庆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如果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那吃相就太难看了,大家也会把你当成唯利是图的人,自然会离得远远的。

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总为他人着想,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一味地容忍和退让,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把你当成是软柿子随便地欺负。

那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拿捏好其中的分寸呢?

其实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全盘考虑之后,再选择最有利的行动方案。

1、自身角度

李舟一直认为,虽然我们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人,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值得我们把精力花在他的身上。

在选择和谁交往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首先想想和他交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

其次想想和他交往,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比如在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总是受到大家的排挤,而你还选择和他交往,那么在大家看来,你肯定和他是一样的人。

虽然你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可大家也会给你贴上类似的标签。

再比如很多时候,可能都需要选边站队。

老王和老张有矛盾,如果你站在老王这一边,那在老张的眼中,你就是他的敌人。

所以啊,不要以为只管做好自己,那就能随便和谁交往,这么想肯定是太单纯了。

2、他人角度

除了要站在自身角度思考,还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对方和你交往,甚至给你提供帮助,那肯定不是由于看你长得帅,或者是人品有多好。

而是在和你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为他带去某些利益。

当然了,这种利益,也是分为两种形式的。

第一、广义上的利益

广义上的利益,是包含情感因素在里面的,比如你和对方没有业务上的合作,但都有钓鱼的爱好。

那在周末的时候,就可以找个地方一起去钓鱼,放松一下心情,这就是满足了彼此的情感需求。

再比如捐款的时候,虽然你没有得到对方的物质回报,可认为这样做,能够展现自己的善良和仁慈,这也是满足了心理需求。

第二、狭义上的利益

狭义上的利益,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可以看到的回报。

比如你和某个客户在谈一笔单子,谈成后你能提成两万。

由于有很大的利益在里面,那自然会想方设法的去满足对方,从而让自己获得这两万块钱的回报。

不过话说回来,对方即使知道你是有提成的,但还是愿意和你合作,那肯定是这种合作,也能给他带去很大的好处。

有了第一次的合作,你还想客户以后继续在你这里下单,所以就会花很多的精力,去维护好这种关系。

俗话说得好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成年人做事,千万不要只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那肯定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你把时间全部花在了一些没有意义的人和事情上,等醒悟过来后,却发现年纪也大了,就算再想做点事情,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