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性思维的实际运用

 新用户49272060 2022-09-28 发布于广东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判断及工作计划制作,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欠缺结构性思维,导致我们的判断不合理,计划不完善。如何提高我们的判断,策划能力?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

1,结论先行;

大多数人都会走入一个误区,做总结和汇报的时候,总是喜欢先罗列过程或者方案,经过大篇幅的描述后,再来个综上,我们应该怎么判断或者选用什么方案。实际上我们汇报的对象需要知道我们的过程吗?或许,他们更希望一开始就得到一个结论。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前的工作汇报思维,对于结论明确,容易让人接受的结果,把结论放在首位展示,更能快速突出重点。

2,分类清楚;

分类是构建佐证的关键要素,比如:人分成男人/女人,清晰明了。如果将人分成老人/中年人/儿童,这个分类中间就是有包含关系。所以结构性思维,就是锻炼我们如何快速地将条件分类,提高结论的有效性。

3,排序逻辑;

分类是基础,但是排序的逻辑更为重要。在排序逻辑方面,我们可以按重要程度,时间紧急程度进行排列。重要/紧急的条件排在前面,其他次之。比如:我们在确定改善方案时,危及人身安全的肯定排在首位,便于突出重点。

4,上下对应;

说着说着偏题了,做着做着离目标越来越远了。那是我们的计划或者条件与目标不一致。上下的问答关系,下上的概括关系。我们一定不能错乱。比如:我们上面写的是如何提高来料合格率的问句?那我们下面的佐证条件一定是关于供应商,来料品质,而不能写出出货过程的回答。

5,“思维导图”MECE原则的日常练习;

结构性思维能力不是谁天生就有,生活中多练习思维导图工具。帮我们解决日常问题,随着我们的多用,多练。我们的结构性思维能力就会加强。所以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勤奋的学习和不停的锻炼。

文章图片1

结构性思维模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