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战学小说】​轮 岗

 西岳文化 2022-09-28 发布于陕西

作者\张战学

轮 岗
早间的阳光有些灿烂,虽已是深冬却因了连日来好天气,煦日依然暖和。

忙完手头事情的四级高级法官穆嘉禾在办公室有些无聊,于是起身前往旧单位寻访。在那棵硕大的樱花树下,恰遇见往日的副书记贺,贺副书记已退休多年,刚好从主任处下来,两人站着闲谈甚欢。贺忽然提议穆嘉禾能否回办公室工作?然后相约到办公室去转转,于是穆嘉禾跟着贺副书记从二楼上达五楼,管电梯的人说督查室已搬到一楼。两人又随即下楼,在白楼会客室遇见往日同事郭瓢子,闲聊几句,提及听说穆嘉禾将回办公室工作,不知是否属实?穆嘉禾笑笑未应答。

在一楼督查室贺副书记谈起穆嘉禾工作,说是应该是分管政务纪要事项,可考虑先借调来熟悉业务。穆嘉禾早先在基层站所工作,又曾在在市委中枢工作多年,后来外放到法院任职已有十余个年头。目前为“四高”法官,相当于副处调待遇。谈起往事,穆嘉禾说自己对贺副书记很是佩服,“那年初到办公室工作,时逢大市考核,需要各位领导述职并汇报市委工作,主要领导的汇报材料几番操作尚不能得到领导满意,最后还得时任办公室主任的贺亲自上手,撰写了市委工作汇报并主要领导的述职材料。”穆嘉禾与时任贺主任接触较多,因而更加拜服。听到穆嘉禾的赞誉之语,贺副书记也是一笑了之。

辞过贺书记,穆嘉禾到机要室找郭瓢子闲聊,从郭口中得知,原来是市委办主任王云,升迁无望又面临二线离养,急欲寻找一单位安顿。有听闻法院司改进程,法官待遇剧升,以为是清闲退养的好去处,因而看上了法院副院长的职位,寻求主要领导帮助,抑对调到法院工作任职副院长,法院因而就需要一人出来腾出副院长的位置。“贺副书记是找自己谈话啊!”穆嘉禾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穆嘉禾从市委出来,脑子却歇不下来,即使午间躺在床上休息也是你辗转反侧。好事!坏事?坊间听闻仕途之上,如果你不能顺利提升也即提拔到上一级位,那么你就要努力保现在职位,难度一样的大。自己何不是这样?法院工作也已小二十年了,上升已无空间,也面临五零这一坎,好在司改中解决了四高待遇,工作轻车熟路很是顺手。周围一帮伙计时常夸穆是人生赢家,拿着高工资,享受高威望,干工作不累,实际大伙都是“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不在其位不知其难罢了。新时代案件井喷式爆发,案多人少矛盾凸显,而且案件终身负责制,案件一到手终日不得休,责任追究搞得人心惶惶。近年来基层案件越来越多,可以说是数量“激增”,基本上每个法官都得超负荷运转,大多数法官不但工作压力大,为完成任务不得不采取“白+黑”、“5+2”的模式,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很多法官都有颈椎、腰椎等职业病,还有一些积劳成疾的,甚至殉职的也不在少数。且上升空间小,相对于政府里面的公务员,法院的晋升非常缓慢,都在本系统内循环非常封闭,干部流通不畅,十年科员的法官比比皆是。员额制更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入额”遥遥无期。一次穆嘉禾与同事谈起来法官延退的说法,作为员额法官延退可能要到63岁,退休尚有三年的禁业期以及法官的责任追究制,自嘲的说这些就像一个笼头牢牢地困住了法院里的千里马,丝毫不得自由。穆嘉禾心里常羡慕行政单位的同事,可提前离岗,工资待遇不降,内心里其实早就有离开法院的想法,只是下不定决心而已。一是离开法院工资收入要下降,作为普通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另一原因穆嘉禾学的是法律,干的是司法,其实内心早已把法院工作与自己理想追求牢牢地绑在一起。也许就是这一代人共同的心灵归宿,事业梦的心中寄托啊。

午后天上布满青云,天空有些暗淡。穆嘉禾心里静不下来,又到旧单位走走,遇见旧日同事大嘴老王,知道钱主任早已退休了,老王以副主任身份暂代工作。说起往日熟悉的人事,原来一帮同事提拔的提拔、交流的交流,现在大多数干部已经不熟悉了。老王也说穆嘉禾的好运。穆嘉禾说道:基层法院其实工资待遇一般,相较于同资历的律师同学会相差很多;面对目前的高房价、高消费,尤其是男法官生活压力比较大。一但跳槽工资能够翻几番,尤其是做法务、律师,基本上都是法院工资的两倍以上。大嘴老王又对穆嘉禾吐露一个消息,王主任到法院工作的事已经确定,大概明天组织部门就要考察了,据说第二关已确定,穆嘉禾的副院长必须让出来,理由是“轮岗”,也即政法干部在同一重要岗位连续工作五年以上,按照组织原则必须轮换到其他岗位任职。

穆嘉禾心想难怪刚才院办打电话通知,明天开会有重要事项。原来是这样,中枢已传成这样了,自己还迷迷糊糊不知真相,真个是“灯下黑”。穆嘉禾心里有点转不过来,为什么非要是自己,前边一个领导年龄大些,于年初退出岗位;后面一个领导年纪相仿,自己在中间却为何独独相中了?原来后面一位与王主任是乡当啊。在自己的阅历中,某院可以提拔一个仅有半年就到龄的副职领导,是组织原则;一个没有入额的干部也可以变通成为副院职领导,什么叫必须的基层历练?自己心中神圣的组织原则在哪?想到昨晚还在梦中办理案件,彻夜操心着手头一件纠纷案子如何处理,工作离不开谁是谁啊!

夜幕降临的时候,穆嘉禾走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思索。巧遇一帮人同行,其中就有同学梓丽,她在资源局上班,她老公已因病离岗多年。所谓无风不起浪,听闻说穆嘉禾将要离开法院岗位,梓丽就急匆匆走到一起关心的询问穆嘉禾的想法。穆嘉禾告诉梓丽:其实自己也不反对离开副院长的岗位,只是心中有些不舍。况且离开法院到另单位工作,也能躲避竞业限制,自己早有从事法律工作的想法,毕竟法官、律师、检察官都是法律共同体。自己有着律师从业资格,离岗后从事律师工作也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是想到组织如此操作,心中依然有些失落。

穆嘉禾次日来到单位楼上,天空依然蔚蓝如洗。想到很快就要离开辛勤耕耘的地方,工作生活的经历如放电影般的在脑海中闪现:办理过的案子,民事的、行政的、执行的,林林总总;接触的当事人,感恩的、动情的、难缠的,形形色色;共同工作了同事,在岗的、离职的、离世的,活灵活现....。眼前忽然涌现一张熟悉的脸,想到今日被双规的政法书记,昨日还在台上讲着廉洁报告,不日却已在铁牢写着悔过书,心中不由得有些释然。人生如戏,你的底线在哪?冬日的阳光依然和煦,可坐在办公室里的穆嘉禾心中却是阴沉沉的。穆嘉禾想着“四高法官”心事,心中有些茫然。

时间如白煦过江,这个冬月终究没有轮岗换掉穆嘉禾的副院长职位,王主任也没有如愿到法院享受“四高”待遇。第二年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组织部门来人作了一次考察,整个法院班子全盘端掉,七零前的领导全部下岗退入二线。新的班子成员很快就要到位进入角色。穆嘉禾在内的三个副职一块进入老人序列,也不用担心责任追究了,法院工作很快就与他们没有了“半毛钱”关系。


作者简介:狄震,网名华岳青晨,法官,诗人,作者,行者,渭南作协会员,《作家前线》签约作家,曾用华山长涧客等作文学追梦人,创作散文、诗歌、小说等,行迹遍布九州,有《法悟》,《途说》、《行走的歌》结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