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电了,静静地想想,家长和孩子都不容易

 过河小卒2008 2022-09-28 发布于河北

  疫情肆虐延迟开学期间,全国上下中小学包括大学,利用互联网直播上课听课,一时间搞得如火如荼。


  家长不能复工,少挣点钱不要紧。孩子的课却一天也耽误不得。家里孩子多的家长还需要新买一部手机来保证每个孩子能用。没有宽带的家长,需要自己每个月多掏几十块钱买流量来满足孩子听课的需要。孩子每天不是大屏幕就是小屏幕,离开电脑手机,就是本子圆珠笔。那些自律的孩子,搞得比在学校还要紧张,还要劳累。


  你想老师一天最多上一节课,一节课大约45分钟。可是手机前听讲的学生呢?我们直播的密度压榨得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都没有了。学生没有大课间,没有做眼保健操的时间,没有去厕所的时间,没有上体育课的时间,除了听课就是做作业。好不容易熬来个礼拜天,紧锣密鼓的安排又是模拟考试。学生们是一点儿也不得闲。

  昨天在街上听一位学生家长说。他看到邻居家一个孩子就是不听课,他的妈妈用脚踹孩子,踹得一个跟头一个跟头的,孩子“哇哇”地哭叫着,看着伤心。他的妈妈却凶神恶煞一般,一边骂一边打。那只不过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呀,那么小他知道什么。这个家长还说,“我们村有个孩子现在是彻夜失眠,家长也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因为孩子们上网课家长们快憋疯了”。


  这次疫情也凸显了家庭教育的短板。家长不懂心理。顺着孩子怕骄纵他。管理得太强势,又怕孩子出心理问题。深了不是,浅了也不是。有班主任在群里通报某个孩子没有上早自习。通情达理的家长立即作出反应。“老师放心吧,我刚揍了他一顿,下次再不敢了”。可是过了几天仍然是这个孩子,再次受到老师的通报。家长恨铁不成钢。“又有好几天没挨打了,再揍一顿,他就听话了”。在我们有些家长那里管孩子,不是骂就是打。本来疫情期间留下大把大把时间供亲子交流,可是我们多少家庭,父母和孩子却成了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爸爸妈妈为什么那么不讲情理那么凶?儿女为什么那么不听话,那么不自律,那么懒。

  今天班会课上,我正在气急败坏,恨铁不成钢地抱怨,某些学生不听话,旷课迟到,听课时长不够,作业不能按时交。可是外面风雨交加,村里忽然停电了。停电那一刻,我收到了许多学生给我的解释。有的学生手机没电了,有的学生村里停电了,有的学生家里网络卡了,还有的学生使用手机流量听课,手机欠费了。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你能说是孩子们撒谎吗?是不是实际存在?而他们的家长是怎样帮助他们克服的,我们想过吗?

  停电了,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想网络那一端的学生们。现在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不用听老师的嘟囔抱怨,批评,呵斥。不用再听烦人的“滴滴滴”的钉钉群里的消息提示的声音,偶尔一下的懈怠逃避,终于找到了一个正当而合理的借口。

  这样超大规模的网络学习得以严谨有序地进行,不仅有上级教育部门的严密的统筹规划,还有移动通讯运营商提供的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事实上还有广大的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在这次疫情考验里,咱们的家长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咱们的学生已经很尽力了。

  如果把他们一味地绑在电脑前,绑在手机前,他们的心理身体极容易出问题的。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与家长共话亲情的时间。我们不是培养答题的机器,我们是培养全面发展心理身体健康的正常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