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4.13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化学的蜗牛君 2022-09-28 发布于广东

      今天谈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本文仅代表自己观点。我们学校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于这样学生水平各有分布的班级,如何进行把握授课,还是需要考量的。

      通常的做法可能有两个极端,如果希望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势必会牺牲掉一部分优秀学生的利益,常见做法在课上多次训练强调基础内容,思维容量较小。但如果只关注前面的同学,可能造成只有小部分学生受益,大部分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我觉得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可取之处,没有绝对正确之说,需要保持一个适合的程度。

      就我个人的理念而言,还是引导学生自觉为主,强扭的瓜不甜。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太多,如果仅仅是在化学学科上我生拉硬拽,学生依旧不能够到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对于自觉努力的学生,学习程度不管如何,我都会尽可能地帮助祝他一臂之力,具体表现在比如利用课下时间答疑解惑,即使他占用了我较多的业余时间,只要他有主动性愿意思考我都愿意帮助。

      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注重自我的成长。有些老师工作认真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却忽视自己的成长。具体表现在认真细致批阅作业、要求不自觉的学生来私下背记方程式、补作业等,这些工作确实能够使得班级平均分有所提高,但是对教师自己成长意义不大,更多是重复性的工作。应该寻求更高效的方法,使得教学相长。

      比如关于作业,可以由学生自行批改,教师查看学生错误情况进行备课。将答案发给学生由学生自觉完成的确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也必然有一部分不自觉的学生直接摘抄。但这部分的孩子如果没有答案,畏难情绪可能导致他不做作业,有答案在手可能还看一看巩固一点。而对于自觉的孩子在思考过后问题能够及时获得验证与进一步思考。这相比于教师先批阅再隔数日进行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在批阅工作上节省的时间可以花在准备更精彩有效的课上。而在课上照本宣科地念或者读ppt对于学生帮助不大,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的尽可能不要由教师再复述。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工作应是根据学生情况纠偏、巩固思维模型,对于具体信息类知识要点的复习可以由学生进行,比如具体物质的具体性质,教师可以做的是带着学生梳理一类物质的性质,帮助学生建立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的思路。

       对于需要掌握的硬性记忆类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掌握,常规填空式的学案我觉得意义不大,比如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理解,甚至可以设计成各种小游戏,比如走迷宫,钥匙开门,或者让学生进行反应接龙活动,增加趣味性,增强学生参与学习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