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发挥 (阴阳五行学说临床意义)2.2 概要

 昵称1Z7nN02j 2022-09-28 发布于福建

二、《内经》关于阴阳概念和阴阳法则的论述

《内经》承袭了古代哲学阴阳相反相成,构成天地万物的理念,从医学角度对阴阳学说做了深入的阐释和发挥,其关于阴阳的概念及阴阳法则的论述尤为精辟。(一)阴阳概念

什么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性质和功能角度做了如下定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指出阴阳是天地之间万物万事的根本规律,是自然界神秘莫测的运动变化和一切事物生长化灭的内在动因。

按照《内经》这一说法,任何事物都可划分为或阴或阳的两个方面,阴阳法则具有普遍适应的绝对意义,因此,有人将其等同于现代哲学的“矛盾”概念。但实际上,由于阴阳具有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畴中,阴即是阴、阳即是阳,不可互相替代。但对于矛盾来说,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并没有质的规定,只是矛盾的一方和另一方,而不称某一方为“矛”、另一方为“盾”。由于阴阳有质的规定,因此,就不可能像矛盾那样具有绝对的普遍性。举个例子来说,邪气与正气可以构成一对矛盾,但却不能说它们是一对阴阳。因为尽管正气有阳气、阴气,邪气有阳邪、阴邪,但邪与正之间却不能划分谁为阴、谁为阳。从矛盾范畴来说,阴阳只是诸多矛盾中的一对大矛盾,尽管这对矛盾非常大,绝大多数矛盾都可以纳入阴阳范畴之中,但两者仍然不能等同。这是阴阳与矛盾在概念和范畴上的差异,必须有所了解,方不致牵强套用。

(二)阴阳的可分性和层次性

《素问·阴阳离合论》认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指出了阴阳的可分性和层次性。在《内经》中,对阴阳的进一步分划主要有“阴阳太少”说和“三阴三阳”说。

1.阴阳太少

《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和《素问·天元纪大论》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都认为阴或阳的每一方可以再次分为阴和阳,亦就是可以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进一步二分为四。这样划分的结果,《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为“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而《素问·六节藏象论》等篇则相应称为“阴中之少阳”、“阳中之太阳”、“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太阴”,可见这种阴阳太少的划分系引自《周易》“四象”说。《易传·系辞》称∶“易有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两仪”即阴阳,而“四象”则指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即少阳(阴中之阳),代表春;太阳(阳中之阳),代表夏;少阴(阳中之阴),代表秋;太阴(阴中之阴),代表冬。

与《周易》“四象”说的本义一样,阴阳太少的分划,在《内经》中主要用以说明自然界四时的阴阳盛衰消长,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谓∶“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即是将一日分为四时,类比于春夏秋冬而言。《灵枢·阴阳系日月》则用以说明经脉的阴阳属性∶“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即手经为阳,而手三阳经为阳中之阳,手三阴经为阳中之阴;足经为阴,而足三阳经为阴中之阳,足三阴经为阴中之阴。《灵枢·通天》亦以“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命名体质类型,与“阴阳和平之人”合称“五态之人”。

2.在阴阳太少的基础上加进“至阴”

阴阳太少理论用以说明四时阴阳消长最为恰当,但用以说明五脏则不相符,故《内经》在阴阳太少的基础上提出了“至阴”的概念。至,即“到”,至阴即是“到阴”,亦即由阳开始入阴之际,其位置则处于少阳、太阳之后而在少阴、太阴之前,即∶少阳、太阳、至阴、少阴、太阴。

在阴阳太少之中加入至阴,实际就是把阴阳二分为五,通过这样的分划,可以比较恰当地说明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中心的五脏的阴阳属性,故被《内经》广泛运用,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阴阳系日月》等篇都有“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之说。其以至阴配属脾,盖因脾主中央,在胸腹中居心肺之下而在肝肾之上。进一步,为了“藏气法时”,又将一年分为五季,而将长夏亦称为至阴而为脾所主令的季节,如《素问·咳论》谓“乘至阴则脾先受之”,所言“至阴”,即指长夏季节而言。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故每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至阴”除了上述代表脾和长夏之外,《素问·水热穴论》亦称肾为“至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此处之“至”则为“极”之意,至阴即是“极阴”。至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等篇所言的“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则又是足太阳经井穴之名称。学习经典古籍,必须注意同一词语在不同范畴或语境中的具体意义,不可一以概之。

3.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在阴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阴阳做“二分为六”的分划,即将之进一步分为太阳(又称巨阳、老阳、三阳)、阳明(二阳)、少阳(一阳);太阴(老阴、三阴)、少阴(二阴)、厥阴(一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谓?两阴交尽也。”可见这一理论亦是以《周易》“四象”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即在“阴阳太少”的基础上,增加“两阳合明”的阳明、“两阴交尽”的厥阴而成三阴三阳。

《素问·天元纪大论》谓∶“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说明三阴三阳是用以标示阴阳的多少盛衰,既带有初步定量的意义,更说明其“少则壮,老则衰”的盛衰消长情况∶一阳为阳之初生,其量虽小,但少则壮,具盛长发展之势;二阳为阳之盛,其量大且势壮;三阳为老阳,其量虽然最大,但其势已衰。同样,三阴为老阴,其量虽大但势已衰;二阴为少阴,其势正壮,为阴之盛;而一阴乃“阴之绝阴”、“阴之绝阳”(《素问·阴阳离合论》),故为“二阴交尽”,一阳将生,具阴尽阳生之机。所以三阴三阳不仅从量的角度说明阴阳的多少,更从发展变化角度提示阴阳盛衰消长趋势,由此亦可理解《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二阴为雌”的意义。

由于三阴三阳能够比较细致和深刻地反映事物的阴阳属性与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在《内经》中成为阴阳学说中的一种相对完整、独立的理论而有相当广泛的运用∶

(1)命名十二经脉∶应该说,《内经》提出三阴三阳理论的初始目的,主要是用以命名人体十二经脉并说明其阴阳属性。《素问·阴阳类论》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阳(当为'三阴'之误)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晦朔。""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其意即谓∶三阳为太阳,足太阳经乃全身最大之经脉,独统阳分,故“三阳为父”,又以其纵行于身体后部上下,故称为“经”(与横行之“纬”相对);二阳为阳明,阳明经居太阳、少阳之前,阳气最盛,维络于身而捍卫诸部,故又称“二阳为卫”;少阳行身之侧,居太阳、阳明之间,故称为“游部”、“为纪”。三阴为太阴、老阴,乃诸阴经之表,与太阳一样,为阴经之藩篱,故又称“三阴为母”;二阴为少阴,足少阴居三阴之里,为阴气最盛之经,故称“二阴为雌”;一阴为厥阴,厥阴经外接少阳经,为阴尽阳生之处,故称其为“至绝作晦朔”,又称其为“独使”。可见以三阴三阳命名十二经脉,系以该经之部位、功能及阴阳气之盛衰为根据。

(2)命名十二脏腑∶由于十二经脉与脏腑互相络属,故《内经》又以三阴三阳代表十二脏腑∶足太阴代表脾,手太阴代表肺,足少阴代表肾,手少阴代表心,足厥阴代表肝,手厥阴代表心包络(心主),足太阳代表膀胱,手太阳代表小肠,足阳明代表胃,手阳明代表大肠,足少阳代表胆,手少阳代表三焦。如《素问·经脉别论》即有“太阳脏”、“阳明脏”、“少阳脏”、“太阴脏”之说。

(3)命名外感热病证候类型∶《素问·热论》以三阴三阳命名外感热病六个证候类型,以之说明外感热病的证候及发展变化过程,既以三阴三阳经脉病候及病机为基础,亦寓含有三阴三阳盛衰消长机理。其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继承、发挥《内经》热病理论,同样以三阴三阳命名外感热病证候,揭示外感热病过程中阴阳盛衰消长机理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遂为后世沿用至今。

(4)标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运气学说将三阴三阳用以标识风、寒、暑(相火)、湿、燥、火(君火)六气,《素问·天元纪大论》谓∶“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标识之内容虽与三阴三阳之本义有所不同,但其立论根据亦在于脏腑经络之三阴三阳属性及其与时令气候关系。

可见,由于阴阳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因此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加以划分,而随着划分层次的深入,对事物的阴阳属性的认识亦就更具体、更精确。上述“阴阳太少加至阴”和“三阴三阳”的分划,正是《内经》为了深入研究和精确说明脏腑、经脉等的阴阳属性而提出的。而阴阳的可分性和层次性亦提示∶在研究或讨论事物的阴阳属性时,首先必须确定其范畴,只有明确所研究或讨论的范畴,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举个例子来说∶要讨论“心”的阴阳属性,就必须确定是在脏腑的范畴还是在五脏的范畴中进行讨论,因为在脏腑范畴中,心为五脏之一,相对于六腑而言,其属性应该为阴;但若在五脏的范畴中,心为阳中之太阳,其属性又应该为阳。所以,离开规定的范畴去讨论事物的阴阳属性,则可能得出错误结论,或者沦为无谓的诡辩而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