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遇见贵人,请先成为自己的贵人

 nysd2012 2022-09-2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快乐就是,

读书,听琴,执笔写浮生,

浅酌晨昏,

不计尘缘。


早上7点

遇见每一个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你







社会的优质资源和人脉大多不是靠钱买的,而是靠个人价值置换的。

成为有价值的人,才能被需要。


01

永远不要高估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我被一个好朋友拉黑了。”

邻居小婧跟我抱怨,满脸伤感。

原来她在目前公司已经3年的同事兼好友璐璐,此前和部门上司闹了不愉快,愤然辞职了。

而她也曾跟璐璐说自己也想换个工作环境,在找合适的时机。

小婧一直以为,她们虽不是同事了,但彼此3年的深厚情谊还在。

直到上个月,璐璐在微信和她聊天的间隙得知小婧竟还未从原公司离职,有些愠怒:“不是说好要和我一起辞职的吗?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啊?”

“我想等找好下家再提,不想裸辞。”事实也的确如此。

“哦。”璐璐只回了一个字。

小婧刚想再回复,顺带想问一下她的近况,谁知道再发消息过去时,屏幕上却弹出冰冷的“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这几个字。

她被拉黑了!

“她刚进公司那会儿没地儿住,在我这住了1个多月呢,我也没收她房租,之后我们也一起吃饭、旅行、逛街啊,很多次都是我买单的......我以为我们是好朋友,她怎么可以因为我没有和她一起辞职说拉黑就拉黑我了。”小婧还是难以置信。

每个人都期待一份恒久的感情,包括爱情和友情,会不自然的将这种情感期待值无限上升。

尤其时间一长,共同经历过一些美好时光,往往就觉得自己在别人心里至少是不同的。

但,对待一段关系,往往期待越高,失望就越多。

任何时候,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你或许曾对他们掏心掏肺,可他们却一个转身就能将你忘却。

有些人,你执着地以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结果大抵是人心陌路提前散场。

02

人走茶凉是人生的常态

前段时间给母校的丁老师做采访时,听他说起一件事。

他在学校任教期间,一位本科生多次要加他微信,但他未曾给这位学生上过课,甚至不认识。

加了微信后,这位学生经常在微信上问他一些专业、考研、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他每次都认真解答,甚至还会给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助其明确复习方向。

后来这位学生顺利考取了研究生,刚开始时,还会偶尔找他聊聊天。

等过段时间,他想找这个学生问点事儿时,发现对方已不在他的微信好友中,发过去的消息也“开启了好友验证”,他已被对方删除。

丁老师回忆说:“人家进入新的环境,要结识新的朋友,我对他而言已经没用了。人走茶凉嘛,想想也很正常。”

人走茶凉,物是人非,短短数字,道尽了人间亲疏远近,世情冷暖。

而这一切皆因人与人的相遇是有机缘的,缘来指向相聚,缘散则指向陌路。

人生的因缘际会向来如此,一路相逢,一路告别。

很多人却想不开、参不透,由此痛恨此中的人情事故,徒添烦恼。

知乎上有个问题:“从公司离职时,哪一刻让你觉得人走茶凉?”

有一个很扎心的回答是这样的:
“你发现以前和你有说有笑的同事此刻正冷漠脸看着你走;

你的办公桌迅速被其他人占领,曾经熟悉的桌子一下子摆满了陌生的东西;

下楼的时候也没有人向往常一样给你打招呼「早啊」;

大家都只是匆匆而过,甚至连你看都不看一眼,可是,这些人曾经那么热情,现在如此陌生;

走出大门口的时候你发现只有保安大爷问了你一句「下班了啊,今天很冷,看你穿这么薄,赶紧回去暖着」。”

很扎心是不是?但这就是人生常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身处很多圈子。

可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那些生命里的过客,终究只能陪你走上一程。如此,过去便过去了,实在无需介怀。

国家著名编辑范敬宜曾作一首打油诗道出了其中精髓:“人走自然茶就凉,不凉反而不正常,只要留得真情在,纵然成冰又何妨?”

余生,寻一知心爱人,求得三两知己,留得父母健在,这山一程水一程的人生逆旅,便是岁月流光,不负韶华。

03

太在乎别人的评价,
是每个成年人都有的

前段时间刷到吴昕参加的一个节目,再次惊艳于她的变化。

自信精致、落落大方、台风自然,与十年前那个快乐大本营里自卑软懦又毫无存在感的小透明判若两人。

其实早在《我家那闺女》的时候她的日常穿搭就已经让网友们觉得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而后来的《乘风破浪的姐姐》舞台上她大秀一字马和甜美嗓音的时候,观众早就忘了她是曾经那个又土又胖的小透明。

图片

这些年她做足了功课:减肥、美腿、学表演、学穿搭,甚至还修习商业思维,不仅参加巴黎时装周、有了自己的时尚节目,还靠自己的头脑经营连锁饭店,坐拥亿万资产。

而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迷失了自己,她说:
“那个时候更多的不是说做自己,而是成为别人喜欢的那个样子。我不管怎么样突破自己,我还是会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和喜欢。”
所以她会用沉默来保护自己,收敛自己的锋芒压抑自己的想法,尽全力变成所有人都喜欢的样子,却渐渐弄丢了自己。

后来她终于意识到这一点,不再掩盖自己的缺点,开始学会做最真实的自己。

她说:“我那段时间特别想证明自己,做完之后我就发现,看不上你的人永远看不上你,所以我之后就不care了。”

图片

历经15年,她也终于成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姑娘。

有句话说得好:“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才发现,别人根本对我们没有想法。”

关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远没有关注自己的感受来得重要。

我也向来是个脸皮薄的人,别人的评价,也是我的逆鳞。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只是沉默、微笑,妄图以此来模糊别人对我的评价。

你看,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或许是每个成年人都有的“病”。

此后年纪渐长,也终究懂得:你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而且对于别人来说,你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这世间纷纷扰扰,别人自己的事都顾不过来,哪会时刻关注你呢?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大概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英国思想家罗素说过:“在和别人、即使是与自己亲近的人的一切交往中,也应该认识到他们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触及的是他们的自我,而不是从你的角度、从触及你的自我来看待生活。不应该期望任何人为了另一个人的生活而改变他的生活。”

因此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毕竟,世界少了我,其实无所谓;别人离了我,其实也无所谓;但我少了我,还剩什么呢?

永远不看轻别人,也永远别高估自己。

04

你生命里最大的贵人只有你自己

我有个文友,她特别热衷混圈子,总是想挤进所谓牛人的圈子,与牛人建立关系,获得牛人的吉光片羽以精进自己。

但是,一年过去了,她除了手机通讯录里增加了几百个好友外,那些所谓的牛人并没有给她提供什么帮助,反而是她浪费了这一年沉淀和提升自己的大好时光。

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说要去靠近牛人,寻找能拉你一把的贵人。

但这些年,身边人的经历,以及我自己的经历,让我越来越坚信一个事实:

势均力敌的人才能一路同行,在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你跟那些优秀的人是无法成为好朋友的,因为没有处于同一高度。

要靠近光,先要去成为光。想遇到贵人,先成为自己的贵人。

所以,真的不要挤破脑袋去混圈子了,如果你无法给别人提供价值,就算进了你想要的圈子又如何,不过也是好友列表里的一串数字而已。

当你处于低位时,先去提升自我,等有了一定的资本和筹码,再去混圈子才有意义。

社会的优质资源和人脉大多不是靠钱买的,而是靠个人价值置换的。成为有价值的人,才能被需要。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丽·勃朗特说过: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灵魂和力量,作为礼物慷慨给予,浪费在不需要和受轻视的地方。

不用费力去经营任何一种关系,也不要高估身边的任何一段关系,成年人的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给。

当有一天,你无需凭借谁的光,也能成为一颗耀眼的太阳时,那些关系会自动来找你。

END


然雪婵

写作者。

观尘世烟火,

写俗世浮生。

简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