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 | 培养有文化涵养的跨学科创新人才——C-STEAM的理念、方法与愿景

 大奔h1wmjlcm1r 2022-09-28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对 话 嘉 宾 


图片

詹泽慧

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珠江学者

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智慧教育装备产学研基地负责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创客与跨学科教育研究组秘书长,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核心成员。

图片

图片

曾筱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图片


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智能名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百千万名师优秀学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C-STEAM的缘起与意义

图片


曾筱洵:詹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本次特约对话。近年来,您结合许多一线教学案例,提出了以传承传统文化为目标导向的跨学科教育,即C-STEAM教育,系列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关注,有不少关注STEM教育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您提出的C-STEAM教育理念十分感兴趣。可否请您谈谈提出C-STEAM教育的缘起和意义呢?

詹泽慧:C-STEAM的提出是基于本土化情境发展STEM教育的一种考虑。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多样的文化。作为民族根源的载体,传统文化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情感价值、特有的审美习惯与思维方式,保留着中华民族形成的原生状态。我们的学生,作为华夏儿女,有必要了解自己根源所在的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近年来,虽然国内STEAM教育一直不乏探索性尝试,但大多只强调多学科融合而缺乏对本土化情境的适切性考虑。这是我们提倡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导向的学科融合教育的初心所在,即建构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家国情怀为核心价值观导向的本土化STEAM教育(简称“C-STEAM”)。

C-STEAM教育中的C,即Culture,是指以文化传承为目标导向,也有人将其解读为China,即中国本土情境,这两种解读是异曲同工的,都强调了C-STEAM的本土文化特色。而其中的STEAM则是强调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整合形态,以此作为实现文化传承的教学手段。C-STEAM教育提倡在传统文化主题背景下对跨领域的知识进行合理融合,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科学、数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富含文化概念的探究和创作中去,更重要的是,在项目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理解,孕育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C-STEAM既是时代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又是传承与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诉求。

在C-STEAM面向文化传承的目标导向下,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将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彰显,逐渐浸润学生的心灵,对培育具有文化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新型人才有重要作用,也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具体而言,C-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体现在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为核心价值观导向,学科融合将更有利于催化师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价值,体现在C-STEAM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STEAM课程当中,即将文化传承“课程化”,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构建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在动态视角下,C-STEAM强调“做中学”“玩中学”,通过参与式的项目加深文化体验,即将文化传承“活动化”,在活动体验中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第三,打造区域特色文化的社会价值,体现在C-STEAM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在当地为这一行业培养潜在的从业人群和消费人群,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形成以文化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

图片



图片

课程层面:构建C-STEAM课程设计的6C模式

图片


曾筱洵:发展C-STEAM教育,确实对新时代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探索和推进STEM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其中,C是目标导向(面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STEAM是实现形式(多学科融合的系统化项目式学习)。那么,文化传承的这一目标在C-STEAM中如何实现呢?我们应该如何具体开展C-STEAM教育呢?

詹泽慧:在提出C-STEAM之前,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做了不少创新性的尝试。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提炼出一个普适性的教学模式,把老师们已有的经验沉淀下来,形成一个基础理论框架,用以指导实践中C-STEAM的开展。于是我们一方面分析了与C-STEAM相关的优秀案例,另一方面基于李克东老师、钟柏昌老师和我们自己过去对思维培养的研究,融入了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5EX模型、微创新、思维联动的理念,对C-STEAM课程的设计脉络进行了梳理,构建了C-STEAM项目设计6C模式。6C对应C-STEAM项目的6个环节(由首字母为C的六个词组构成),分别是文化情境感知(Contextual Experience,C1)、文化内涵理解(Connotation Comprehension,C2)、文化特征探究(Characteristic Inquiry,C3)、文化制品创作(Create Artifact,C4)、联系社会推广(Connect Society,C5)、 总结评价反思(Conclusive Reflection,C6)。6C模式是供老师们设计开发C-STEAM课程和相关项目的一个参考模板。


图片

曾筱洵:我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曾以春节为例,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学生开展“写春联”的体验活动,规划准备的物品;根据门框的大小自行裁纸;根据红纸长度,判断选取春联的字数;懂得在张贴时分清上联与下联;学会从书法角度欣赏字体。春联的长度应该根据什么来选?长联与短联仅仅根据喜好选吗?红纸没有格子,书写时怎样排版呢?上联应该贴到门框哪一边?一次看似简单的写春联活动,原来要涉及量门框、根据门框高度选对联的长短、折格书写、区分上下联并正确张贴等,这就需要运用STEAM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STEAM的系统性思维,增进了学生对春联的写法及其在春节中独特的文化特征的理解。

另外,我在教学中开展的制作“热动力走马灯”事实上是C4环节的开展。然而,这并不是单纯的手工制作,而是以学生能主动参与技艺活动,并通过质疑解惑,切身体验民风民俗为教学目标的。制作“热动力走马灯”只是外显的行为,实际上,学生首先要了解中秋节、元宵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收集资料,发现“点花灯”这一民俗,再初步了解此举是源于民间误杀天鹅、挂灯笼、以各家各户起火燃烧的假象骗过前来报复的天兵的故事。在对文化内涵(C2)了解的基础上,在制作文化制品(C4)时,进一步探究文化特征(C3):榫卯结构怎样架起灯笼的支架?在不用电的情况下,一支蜡烛为什么就能让灯笼“走”起来?进而提升对文化制品(C4)的制作水平,在成果展示课中,推广制作的方法及讲述推断的原理(C5),参与的组员与听众均强化了对元宵的文化认知(C1)。

这里想请教一个问题:詹教授您认为在课程实施的时候,这6个环节是单独实施还是迭代循环的,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必要的联系?

詹泽慧:这6个环节从感知、理解、探究、创作、推广到评价形成系列渐进的逻辑,所以活动序列具有一定的循序渐进的关系,但更强调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迭代:文化特征探究(C3)与文化制品创作(C4)之间存在最内核的相互作用。学生对探究的文化特征进行创意设计、文化联结,赋予作品以文化内涵。同时,在创作中,重点考虑文化理念在作品中的传达,鼓励学生多作尝试、发散思维,形成多种方案,构筑对文化特征探究的重新思考,二者相辅相成。另外,文化内涵理解(C2)、文化特征探究(C3)、文化制品创作(C4)、联系社会推广(C5)形成中间层次的环形迭代,迭代顺序根据具体项目内容而适当调整。同时,联系社会推广(C5)为文化情境感知(C1)提供了新的机会,学生在联系社会进行产品推广时,对社会的文化情境也会产生新的认识,即在原有文化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迭代循环,重新感知和体验真实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情境,促成新的理解。而最终的总结评价反思(C6)也可能成为深化理解文化内涵(C2)的新一轮起点,“反思”,鼓励学生回顾所经历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和剖析文化,反思个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推及人的根源性、群体性等,进而形成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由此形成罗盘式的外围迭代。


图片

曾筱洵:您认为在应用6C模式开展C-STEAM教育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詹泽慧:我想有四条原则是需要老师们注意的。

第一,在C-STEAM教育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等重要。在文化情境感知环节(C1),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后由学生来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的提问可作抛砖引玉之用,但最好不要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设问,取代他们在文化情境中感知、思考、凝练的过程。

第二,探究与创作之前先让学生提炼文化特征,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在C2的文化内涵理解环节上,学生将通过基础阅读、文化观摩、技艺训练等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对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初步理解。在经历了C1和C2后,学生在感知和认知层面上经历了一次基本的文化内涵理解,可避免后续的主体活动(探究和创作)流于浅薄。尤其是创作类的活动,若前期没有形成一定的文化沉淀,容易沦为一般意义上的手工制作课。

第三,探究与创作是C-STEAM的核心内循环,需要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架对探究和创作过程进行引导。C3的文化特征探究环节分为社会调查和科学实验两个部分。在社会调查中,学生既可以根据任务要求收集相关的二手历史文化资料,也可展开实地调研(以问卷调查、参观走访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一手资料),而后进行资料的归集和分类整理、思考提炼、发现问题,培养探究精神。在科学实验中,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多轮实施,最后验证问题假设,从而完成对某一文化特征的深入挖掘和论证。C4的文化制品创作环节分为设计和动手操作两个子环节,前者着重培养设计思维,后者着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进行创意设计后,形成设计方案,在制作环节进行反复调试和修改定型从而形成最终作品。

第四,根据情境认知理论,个体的心智活动依赖于情境建构,文化传承的实现应考虑“自外而内”的观念内化过程和“自内而外”的情意表达和展示过程。在C-STEAM中,应以文化情境感知(C1)为起点,从知觉层面上通过参观、研学等方式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具身认知,引导其思考和提问,并由外向内渗透。而在完成作品后,应注意让学生联系社会,进行推广。例如,为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可以作品展览、文艺汇演、公益报告等展示形式进行分享与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并尝试产生社会效益。在以往的STEAM项目中,推广环节常被人忽视,但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可以通过此环节锻炼表达能力、自我展示和推销的能力,培养自信和勇气,在与市场接触的过程中变得更有同理心,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哪怕偶尔有过几次被否定和拒绝经历,那也是一种宝贵的历练。

稍微总结一下,C-STEAM教育中6C模型的实施,尤其需注意在问题发现、内涵理解、探究与创作、产品推广四个方面的引导。


图片

曾筱洵:C-STEAM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存在哪些误区?我们应如何避免呢?

詹泽慧:在以往的STEAM教学实践中,在“跨学科教育”的具体实施上,人们容易产生误解:有人认为必须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这五个科目,且缺一不可;也有人认为只要涵盖了STEAM五方面的教学目标,将不同学科知识设计在一个主题活动或项目中就是STEAM教育,就能达到去学科本位、淡化学科边界、整合各学科知识的目的。事实上这两种解读都不太确切,因为STEAM教育强调的是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内在融合,尤其是人文与科技的融合,而并非一定要五个学科同时存在。对于基础教育中低年学段的孩子来说,STEAM课程中工程(E)的元素占比较小,甚至有所缺失,这都是正常的。另外,除了STEAM字面上的五个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纳入呢?我认为也是可以的。设计的关键并非只在看课程中是否纳入了五门学科的知识,而是重点在看这些纳入的学科知识是否有合理的通道让学生融会贯通,有助于促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生成。那么这一通道在哪里呢?在我们为学生设计的STEAM项目中。只有通过系统合理的项目与活动设计,才能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学科融合体验,从而生发STEAM的系统性思维。

图片



图片

学校层面:合理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和特色校园文化

图片


曾筱洵:在学校管理层面,您认为应该如何开展C-STEAM课程建设?

詹泽慧:各类学校是C-STEAM教育的主阵地,C-STEAM的实施与管理离不开学校的顶层设计和教学支持。相比于普通的STEM/STEAM课程,要开展C-STEAM课程,首先,应对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做深入了解,挖掘学校所在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筛选、判断,思考应该如何结合C-STEAM理念与框架来设计项目与课程。我们曾从学生的培养方式和能力发展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C-STEAM项目的ETIC分类框架:以“重过程-重结果”“低阶能力-高阶能力”为两轴,可将C-STEAM课程在空间象限中划分为“感受体验型”(Experience to understand)、“技艺训练型”(Train to craft)、“探究学习型”(Inquiry to learn)和“创新创作型”(Create to innovate)四种主体项目类型,分别指向不同的文化传承目标、培养形式和项目产出,同时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场所有着不同的要求。

其次,对C-STEAM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应该开放包容,给予一定的弹性空间:一方面要重视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和资源建设,让跨学科课程能够有合理的固定课时安排和授课环境,有计划地建设和积累优质教学资源,开拓校外的研学与实践基地;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跨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自由组队、协同创新,根据不同文化主题项目组建跨学科的教师队伍,发挥学科优势,支持教师多渠道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给予充足的专业发展空间。事实上,我们提出的6C模型也可作为C-STEAM教师的能力框架,每一个C都有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学校可就此开展相应的师资培训,逐渐建立一个乐于创新且具备C-STEAM教学胜任力的师资队伍。

最后,区域各校之间应该注意交流和联动。由于开展C-STEAM需要一定的师资和各类资源的基础,极少有学校有能力遍地开花、全面覆盖各类文化,因此区域内各校可以有所规划,每所学校重点做一两类特色文化,区域片区可以形成一个C-STEAM教育的生态系统。各校分别积累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动态地调整课程的教学流程、内容、形式,梳理出完整的教学资源、内容。各类校本C-STEAM课程在生成的同时,也在同步打造一个百花齐放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在区域内实现更大范围的传统文化的推广。

图片



图片

区域层面:打造C-STEAM教育生态,助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图片


曾筱洵:C-STEAM教育生态的构想很让人兴奋!C-STEAM课程如何助力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呢?

詹泽慧: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一个非常小的子系统,C-STEAM教育生态系统与整个教育系统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系统,里面包含的主体通常有学校、家庭、社区、政府部门、相关产业等。很多时候,学生及其作品本身就是最佳的传统文化宣传名片,因此学校开设和推进C-STEAM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创新的。例如,学生在C-STEAM课程学习中,可能会在家中、社区中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文化宣传和推广,使得更多人了解到这个文化。在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通过在社区中展示和讲解所创作的产品,加大对产品背后文化的宣传与传播,促进相关文化产品在大众中的销售,此外还可以结合作品的义卖活动,将筹集到的善款用来做文化传播的公益。学生的奇思妙想也可能会促进文化企业的改革创新,引发更多的文化产品创新潮流,将更富有时代取向的文创产品、文化资源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收益。企业还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发文化课程,协同创办文创工作室,甚至可以“聘请”杰出学生作为“产品设计师”等,与企业中的设计师一同开发设计更有创意、更符合时下年轻人审美情趣的系列文创产品。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可行、可能的方式和途径,这需要不断探索和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可复制的经验。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热爱的种子,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他们的心灵,启发促进其勇于创新、承担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品格。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变得朝气蓬勃和多元化,进而促进整个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

曾筱洵:非常感谢您的分享,让我们对面向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相信随着C-STEAM的开展,我们会看到更多富于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C-STEAM项目,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更深地镌刻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以上内容发表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18期

图片

点击图片,订阅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