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磻溪有座石拱桥

 昵称45109175 2022-09-29 发布于浙江

在历史文化沉淀厚重,人文会萃风光旖旎的云南大理洱海湖畔的古渔村——磻溪,村子里有座石拱桥,是我童年时期的乐园,伴随着我度过春秋冬夏,走过童年、走过少年……

石拱桥,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近两百年来,她默默地诉说着磻溪的发展变迁,成为磻溪历史的承载者和见证者。

离开故乡四十多年,在我漂泊四海、奋斗人生的岁月长河中,一些童年的记忆和过往静静地躺在记忆深处,可有些难以忘怀的旧事却常常萦绕在脑海之中,依稀触摸到石拱桥往昔风云的温度与脉搏,缠绵于心间不曾遗忘,沟起我浓浓的乡情和对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

细数过往,回首走过的韶华岁月,那些印记在童年的往事,成了一抹永恒的记忆。家乡的水、家乡的桥、家乡的土、家乡的云、家乡的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萦绕在心中。儿时的童真,儿时的记忆,像来至大理苍山的一脉锦溪,在心中流淌出柔美的味道,并滋润着心田。


磻溪,白族话叫“表气”,相传磻溪村坐落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磻石),有古人诗曰:“磻石镇中流,平分山河百二,溪水归大海,变成气象万千”《大理县稿》载,相传商末之时,姜太公在磻溪垂钓,以待贤者,因此取名磻溪。

在风过生香,雨落成诗的磻溪,自古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西靠苍山,座拥洱海,具有典型白族聚居的水乡风情的古渔村,这里完整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石拱桥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彩虹”横卧在家乡的小溪上,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厚重的一笔。

据村中老辈人讲,磻溪“石拱桥”的活水源头流域来至苍山十八溪的“茫涌溪”。明清时期,大理坝子每逢雨季,山洪暴发,出现干渠横流,洪水泛滥成灾,影响邻村群众物质交流,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张继诗中“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漁火对愁眠。”的意景是何其相似。

当时乡绅富豪省吃俭用耗尽家财,善举捐赠银两,化害为利,在磻溪洱海入口处修建了这座 “石拱桥”,后来人们称之为“永济桥”,真正实现了“拱桥跨江卧晴虹、永济村邻路可通”。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彩虹雄跨在江面上,贯通南北,对老百姓出行发挥了极大作用,方便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永济桥”它一头承载着村舍,一头连接着农田,村民沿着海岸通向外面精彩的世界。



历史上,修建这座 “石拱桥”,颇富传奇色彩,不像现在的水泥灌筑(当时也没有洋灰水泥),而是村民精挑细选了一对金童玉女,横卧江面,再用人工敲打出来的石板、砂石、石灰等铺成,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石拱桥梁面不用一钉一铆,而是用厚重的石板条紧扣相接,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建筑智慧和白族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

上百年来,石拱桥的石板桥面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略显苍老却风骨犹存,尽管岁月压弯的脊骨,在时光流转的时空中,依然守望着乡野,从清晨到日落,固守着生命的每一刻,成为磻溪历史的承载者、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磻溪的发展变迁,成为磻溪文化旅游的亮点,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一方水土一方人,在清晰的印忆中,洱海盛产一种鱼,叫“弓鱼”,能以嘴衔尾成串的像弓一样跃出水面。石拱桥下,潺潺溪流中,鱼儿在活蹦乱跳,一群群弓鱼游动起来时尾巴一摇一摆的,在太阳的映照下,泛出忽闪忽闪的鳞光,既美丽又神气, 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精灵在水里玩耍,气势壮观,宛若意味悠长的画境,自然景观之壮美,与大自然浑然共存,真可谓:“莫道溪流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磻溪村民捕捉弓鱼的场面历历在目,那场景相当壮观,村民用苍山上砍下来的实心竹子编成竹排笼子,河床多宽竹排笼子就多宽,在石拱桥下段安放两排竹笼,两排中间隔五六米长,弓鱼逆水而上钻进竹排里,有时,河水很大,弓鱼钻不过去,就直接跃过竹排,村民见竹伐里鱼的数量差不多,就把水引放到另一边,那些鱼儿就跳着、跃着只能等待就擒。

弓鱼体形不大,每条约四至五两重,因而当地百姓卖弓鱼一般不用秤称,4条左右就是一斤。弓鱼习惯栖息于敞水区域静水环境里,为了吸引更多的弓鱼来石拱桥下水面栖息, 老百姓在洱海湖滨带挖了一口水塘, 供弓鱼在水塘里“修养生息”。每年的农历五、六月间繁殖期,弓鱼沿着苍山十八溪流水环境中产卵,弓鱼特别喜欢清水逆流而上,而且还决不回头的样子,遇到游不上去的障碍时,弓鱼就弓着腰把自己射向前方。以前,石拱桥西边500米的河道上有座水碓、磨房,要是遇着下雨,磨房泄洪,那些弓鱼就跃过竹排,直接游到磨房沟渠里。


当年,虽然是三年自然灾害,但在我的映像中,老百姓的生活从没断过鱼。捉的弓鱼多了,老百姓就把鱼肚划开,清理好鱼肚杂,晒干后,交给村里的供销社,换些油盐贴补家用。在白族民俗中,弓鱼有着诸多吉祥的寓意和传说故事,如年年有余(鱼)、多子(籽)多福、生生不息、鱼跃龙门等等。

一条条“弓鱼”,无疑是大自然对洱海湖畔渔民的恩赐,更是延续几代磻溪人的记忆。

的确,被岁月打磨过的磻溪石拱桥,在时光的浩海中,流淌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卷,不禁撩起了漂泊四海游子心中一抹淡淡的乡愁。

杨克旺,白族。笔名旺哥,云南省大理市人,大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文学二级创作委员。种过田、当过兵、参过战。1995年转业地方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国防战士报》《战旗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国防杂志》《云南政协报》《云南老年报》《大理日报》《大理文化》等报刊杂志发表新闻通讯、散文、史论近千篇。有二十多次获省、州、市创作奖。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