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5年,北宋名相吕蒙正辞官归隐,宋真宗赵恒破格提拔他的儿子

 Zsy20151225 2022-09-29 发布于广东
1005年,北宋名相吕蒙正辞官归隐,宋真宗赵恒破格提拔他的儿子。不料,吕蒙正却不高兴,直接告诉宋真宗:“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替儿子向皇上辞官。

944年,吕蒙正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

他的家庭是官宦世家。

祖父:吕梦奇,曾任户部侍郎。
父亲:吕龟图,后周起居郎。
叔父: 吕龟祥,殿中丞、知寿州。
弟弟:吕蒙休,殿中丞。

而自己是北宋初年名相,三度拜相,当任过太子赵恒的老师。在劝诫赵恒勤政时,写下千古奇文《寒窑赋》。

由于父亲吕龟图年少花心,宠妾灭妻,把原配嫡妻刘氏和大儿子吕蒙正赶出家门。

刘氏和儿子吕蒙正母子俩孤苦无依,便在龙门山寺庙附近石洞居住(一说刘氏寄居在淮南小叔子吕龟祥的住处,江淮一带有吕蒙正在八公山寒窑苦读的民间传说)。

刘氏靠寺庙僧人接济,和缝补衣服补贴家用,吕蒙正则潜心读书。

生活上巨大变化,让年幼的吕蒙正迅速成熟起来,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深有体会。

但因为与僧人为邻居,让吕蒙正养成了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的性格。

977年,登基仅仅三个月的宋太宗赵光义,开科取士。

吕蒙正参加考试,并高中状元。

当时,宋太宗赵光义得位不正,在朝堂内信任他的官员为数不多。

而治理一个国家,仅靠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必须尽快培养更多的亲信。

吕蒙正刚中状元,就被急需亲信的赵光义视为心腹。

吕蒙正被赵光义任命为江苏省南京市通判,地位仅在知州之下。

吕蒙正在向宋太宗辞行时,宋太宗勉励道:“上任了,要好好做。如果有什么处理不了的事情,可以骑马过来告诉我,我为你做主。”

得知吕蒙正家境贫穷,宋太宗赵光义便赏赐给他20万钱,用于家用。

宋太宗对吕蒙正的好,已经超出当朝的文武百官的想象。

于是,吕蒙正带着赵光义绝对的信任,前往南京上任。

此时,父亲吕龟图年老体弱,吕蒙正以德报怨,把父亲接过来一起居住。因为父母不和,让双亲“同堂异室”,照顾得十分周到。

吕蒙正也不负皇恩,工作兢兢业业、勤恳,宽厚待人,德才兼备,深受宋太宗赵光义的赏识,一路升迁。

980年,宋太宗赵光义钦点吕蒙正为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诏书,成为天子身边的近臣。

三年后,赵光义又破格提拔吕蒙正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

吕蒙正任宰相期间,对自己认可的事情十分坚持。

宋太宗让吕蒙正推荐官员出使辽国,吕蒙正推荐的人,宋太宗凭直接不喜欢此人。

吕蒙正却再三推荐此人,坚称最为适合,当庭与宋太宗争执,其他官员无不佩服他的勇气。

最后,太宗皇帝任用了此人,也不辱使命很好完成与辽国的谈判任务。

吕蒙正看人的眼光是很不错的,知人善用为人钦佩。但他的容人的度量,与人相处也是学习。

赵普,虽然是北宋开国宰相,但是是前朝旧臣。

吕蒙正,虽然是新任宰相,但却是赵光义的心腹,是赵光义钦点的状元,亲自栽培的宰相。

论和赵光义的关系,无疑吕蒙正更为亲近。
其中关节,吕蒙正自然心知肚明。

多年的读书心得和生活阅历,让吕蒙正谨慎从事,自甘居后,发表意见,坦然说出,尊重赵普,绝不冒犯。

因此,不但深得赵光义器重,而且还获得赵普的夸赞。

正因如此,在宋真宗继位后,吕蒙正再次拜相。

1005年,吕蒙正年老体衰,准备辞官归隐,宋真宗感激吕蒙正对朝廷鞠躬尽瘁,想破格提拔他的儿子。

宋真宗问吕蒙正说:“卿的几个儿子谁可以重用?”

不料,吕蒙正却不高兴,回答说:“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直接替儿子向宋真宗辞官。

还向真宗推荐了自己的侄儿叫吕夷简,称他具备有宰相的才能。

吕夷简也从此被宋真宗关注。


@好学小酒馆

《宋史.吕蒙正传》中这样评价他: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

译文:吕蒙正为人厚道宽容,有很高名望,以坚守正道自律。遇事敢讲话,每次讨论时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上赞许他能无所隐瞒。

吕蒙正宽厚待人、知人善用,处事公平,敢于纳谏,勤政爱民,胸怀广大,便是当时百姓的福祉。

而作为后人的我们,或许可以从他的人生找到人生的真谛,当你身处逆境时,我们不妨看看他写的《寒窑赋》。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关注#头条创作挑战赛# #打开眼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