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王权宏

 国粹艺术名家 2022-09-29 发布于山东

王权宏,男,1953年出生于中国陕西西安。笔名:花甲童子,灞上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从小喜欢书法艺术,尤其对篆刻、篆字十分爱好。

成年后,当过兵,复员后曾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任中层干部,后又曾受聘于陕西数家媒体,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在个人的生活历练中,观察社会,觉悟人生。到处留意,研习篆书,并刻苦拜读临习历代篆书碑贴,虚心请教当代一些专家老师,在长期的勤学苦练中,对篆书有独到理解,由期潜心研究瓦當、钱币、篆刻传统艺术,敢于创新,作品独具一格,形成个人风格。作品在形式上溶入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形式多样,富有创意,作品章法新颖,笔法流畅,刚劲大气,全石味浓。

现为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理事、书画研究员、艺术顾问,西安华艺天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大唐新丝路群英会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西安清心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部长将军书画协会西部书画研究院理事、全球华人总会传统文化发展副部长、西安惠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西安市灞桥区继子书画院理事。

热心参与各种公益事业,近年来作品参加省、市、区级大型书画展会,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关注与好评,作品被北京、广州、西安、洛阳、榆林、青岛、长沙、桂林、安康、咸阳等城市书法爱好者和一些著名机构收藏,并有作品经友人流传到法国和澳大利亚。

篆书是中国五大书体(楷、行、草、隶、篆)之一,其结体严谨、瘦劲挺拔、端庄雅正,线条悬针垂露、婉转流畅。篆书之美,如丽人仰首望月、秀发垂柳,又如伊人低眉拈花,回眸善睐,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王先生写篆书,非常在意笔墨的书写效果。取法峄山碑,却不仅仅反馈回来碑字的立骨精神,还通过精研覃思表现出笔墨书写的传神魅力!形神兼备,尤其贵于神!字字有跃、腾、奔、卧的人格姿态,让书法完完全全回归到了艺术的界域之内。所以观赏他的篆书作品,一定会被传承与创新而凝聚起来的独家创作力而大为折服!

穷研篆籀,功省且易成。王先生的篆书取钟鼎石鼓,从大处落笔,于细节里小心收拾,把古风朴茂写得极有笔墨的书写品位,致力于雅俗共赏的表达。所以他的篆书作品有很强的亲和力,是文字学研究的范本,也有装饰万家屏障的古典丰神。挂一幅这样的书法作品在雅舍,古色古香,文化意象油然而生,艺术性与欣赏融为一体,焕发了古文字书法的活性!

王先生磨砺书道,有穷研篆籀的觉悟。取法泰山碑的正大气象,参意峄山笔的典雅圆活,把篆书一体写得饱满圆厚,丰姿多神。很善于笔法的使转策略,转笔处多,逸转而过,不是俗笔的转折成滞,自始致终可以把中锋行笔控制得游刃有余。所以他的篆书笔意很滑畅,绝无结与节,这是贵得笔法的根基,也是把篆书写得刚柔相济的重要资粮。善作篆书者,既是寻到了书法用笔的本与源!依源本觉悟书道,水到渠成!

篆书的美感其次体现在它的对称美和变化美上。中国传统篆书讲究对称美,从篆刻出现之日起这种美感就受到推崇和追捧,一直被奉为经典。

王先生虽然在篆书的字体和构造结构上进行了创新,但还是延续了这种对称美和中和美,在创新的基础之上,对篆书的体势进行了革新,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对篆书的体势进行了不同以往的创造。

王先生的书法作品笔划、结构、造型寻求韵味,耐人品尝,充分展示了书写者的豁达与魅力。通过笔画、结构、章法的多变,强化书法的艺术之美,并且突出了传统与创新、刚与柔、虚与实、快与慢、浓与淡、粗与细、轻与重、大与小、正与斜、疏与密、连与断、拙与巧、霸气与秀气等多种变化,使书法艺术进入更高的境界。

篆书艺术,向前可索源数千年,向后将延续到永远,在篆书艺术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王权宏先生必将是独特的存在。王权宏先生正值创作的黄金时代,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史诗级作品不断问世,为中国文化的万代传承贡献更为丰富的资粮。

愿王权宏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笔耕不辍,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王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