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3891》中的渡江战役(中)

 新用户1950iCbf 2022-09-29 发布于河南

老照片 解放军渡江作战部队在训练中

此时,蒋介石已经宣告“下野”,桂系李宗仁虽然当上了国民政府代总统,却依然被蒋介石“玩弄于股掌之上”,国军部队基本上都听从“隐居”溪口的蒋介石调遣。

所以,国民党内部矛盾也削弱了国军的战斗力。

而解放军方面则是另外一番新气象。

1949年1月中旬,华东野战军改称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主持三野前委工作。

渡江部队包括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他们刚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带着战场的硝烟,也带着英雄部队的豪情。

其中,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部约12万人由平津地区南下,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他们将会同中原军区部队牵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老照片 解放军渡江作战部队

此时的敌我力量对比已经与“三大战役”时大不相同,因为“三大战役”,国共两军的实力发生了逆转,解放军已经在气势、战略和兵力上压制住了国民党。

也就是说,渡江战役不过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而非国共两军的战略决战,解放军已经兵强马壮,“打过长江去”只是时间问题,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所以,我军没有把“渡江战役”列为“四大战役”是有其道理的。

那么,在创造渡江战役速胜奇迹的过程中,我人民解放军又有哪些“神来之笔”呢?

其实,华东野战军早在一年前就未雨绸缪,开始了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

大家都知道粟裕“斗胆直呈”,建议暂不渡江南进的故事,因此才催生了闻名天下的淮海战役。

但是,粟裕并没有放松渡江南进的准备。他组建了渡江先遣纵队,先后派出几百名干部深入沿江地区开展工作,并购置了一批引擎,用于改装木船。

老照片 解放军渡江作战部队

济南战役一结束,粟裕就命令渡江先遣纵队南进到淮河以南、长江北岸,后来又派出几个加强营到皖中、苏中地区活动。

先遣纵队在地下党和游击队配合下,广泛发动群众,侦察沿江敌情,勘察沿江地形,搜集长江渡口、水文以及相关河湖港汊的资料。

淮海战役刚刚结束,粟裕就把精力集中到了渡江作战上来。

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前,粟裕又派出若干支侦察队潜入江南,绘制和完善了国民党军的江防地图,为日后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起了重要作用。

解放军部队还对全体指战员进行了形势、政策和纪律教育,为进入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作好准备。

解放军部队大量征集渡船,训练水手,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部队就收集到各种类型的木船8000余只,动员了数万余船工。

解放军各部广泛进行了渡江作战的战术技术训练,通过紧张的训练,许多指战员由“旱鸭子”变成了“水上蛟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