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脘穴的功效
中脘穴(RN12)属任脉。是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怎么找中脘穴的地方?人体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受凉,饮食不注意等原因引起的胃痉挛,胃胀,胃痛,您就可以用按摩或者艾灸中脘穴的方法调理。中脘穴多用于缓解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疾病。 找中脘穴位置:1、仰卧位,在上腹部,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2、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穴的刺激方法 刺法:直刺0.5~1.0寸。针刺时,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 灸法:艾炷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头痛、失眠、惊风。 按摩法:以拇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勿施力过重,以免压迫腹部的内脏。推揉中脘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黄疸、头痛等。 点击法:两手相对,如果另一只手不方便,用一只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很弱,不容易点揉到这个穴位,所以至少要用两个手指头,对于胀气,胃痛,可以点击它,点击它会出现酸痛,随后会出现打嗝,用力要大,坚持一般3-5分钟。 拔罐中脘穴的方法:用气罐留罐中脘穴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头痛、黄疸、便秘等。 刮痧中脘穴的方法:用角刮法刮拭中脘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腹胀、呕吐等。 特别提醒:中脘穴孕妇禁止按摩。

中脘穴健脾和胃祛湿除困 悬灸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在施灸部位上进行一上一下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指压法:患者坐位或者卧位,5手指并拢,中指指尖垂直按压在中脘穴上,另一手覆于其上协助用力,缓慢加压,使局部感到明显酸胀痛感、但能够耐受为度。按压时间为2~3分钟。再用手掌的大鱼际按揉放松。重复上述治疗3~5次。

|